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冬雪

作品数:2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5篇洋参
  • 5篇西洋参
  • 3篇学习记忆
  • 3篇血管
  • 3篇血流
  • 3篇皂苷
  • 3篇鼠脑
  • 3篇额叶
  • 3篇大鼠脑
  • 2篇递质
  • 2篇动脉结扎
  • 2篇血管性认知障...
  • 2篇神经递质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物
  • 2篇双侧颈
  • 2篇双侧颈总动脉
  • 2篇双侧颈总动脉...

机构

  • 24篇哈尔滨商业大...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4篇王冬雪
  • 10篇赵瑛
  • 7篇刘琳
  • 7篇王玥
  • 6篇杨明艳
  • 4篇谢海龙
  • 3篇周游
  • 2篇盛洁静
  • 2篇杨洋
  • 2篇吴雪
  • 2篇张爽
  • 2篇杨波
  • 1篇陈宁
  • 1篇张文君
  • 1篇王淑静
  • 1篇周琦
  • 1篇张淑香
  • 1篇于丹
  • 1篇王福玲
  • 1篇韩雪燕

传媒

  • 4篇中国商品学会...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 1篇国际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交试验优化苦豆子复方抗白色念珠菌物质的醇提工艺
2023年
本试验旨在用苦豆子复方醇提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考察指标以优化提取工艺。先采用五因素五水平单因素试验,每一因素再选取3个较低的水平,按照正交表进行五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苦豆子复方抗白色念珠菌物质的最佳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2.0 h,提取次数为1次,提取溶剂为65%乙醇;苦豆子复方有一定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MIC值为1.25 mg/mL。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等优点,并且较大限度的提取了有效物质。
王福玲高原高原盛洁静王冬雪王金宏韩晓宇辛国松杨波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正交试验最小抑菌浓度
黄连-干姜对糖尿病大鼠脑脊液中主要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黄连-干姜对糖尿病大鼠脑脊液中的Aβ42、p-tau、Ach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1%STZ 55 mg·kg^(-1)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按照血糖和体质量随机分成模型组、黄连-干姜组、二甲双胍组,连续给药75 d,并动态监测各组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每隔15 d应用小脑延髓池穿刺法采集脑脊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测定各组药物对大鼠脑脊液中的Aβ42、p-tau、Ach含量变化,以及建模75 d大鼠后脑组织内Aβ42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升高,模型稳定;大鼠脑脊液中Aβ42的含量不断下降,在用药30 d时含量显著降低;脑脊液中Ach的含量在用药30、60、75 d均较低;脑脊液中p-tau的含量在用药60、75 d时显著升高;脑组织中Aβ42的含量显著增加。而黄连-干姜对此变化趋势具有调节作用,与模型组比较,黄连-干姜组大鼠用药60、75 d空腹血糖显著降低;脑脊液中Aβ42的含量在用药30、60、75 d显著升高;脑脊液中Ach的含量在用药30 d显著升高;脑组织中Aβ42的含量显著减少。结论黄连-干姜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降低脑组织中Aβ42的含量,提高脑脊液中Aβ42、Ach的含量。
陈旭周游刘琳王冬雪
关键词:脑脊液生物标志物
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大鼠脑脊液主要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
目的: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其所引起的认知损害也正在引起广泛关注.本课题采用己建立的大鼠脑脊液连续采集方法,研究糖尿病致认知损害过程中与其发生机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Aβ、磷酸化tau蛋白、IL-6等含量的经时变化,...
周游王艳王冬雪刘月婷赵瑛
关键词:糖尿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
斑马鱼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的建立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氮气鼓泡法建立斑马鱼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为后期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氮气鼓泡法建立血管认知障碍模型;采用T迷宫以斑马鱼进入EC区作潜伏期为指标;社交实验以接触时间、接触次数为指标,检测斑马鱼认知功能;斑马鱼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于建模后60d测定斑马鱼脑匀浆中含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量.氮气模型组结果显示,T迷宫在45 d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持续至60 d,与30 d相比,45、60 d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社交实验中30~60 d时追逐时间次数呈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在30 d第2次和4次互相交流时间出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在60 d第3次和4次被追逐时间出现显著上升(P<0.01);与对照组相比,SOD测定结果显示,氮气组显著性下降(P<0.05);MDA测定结果显示,氮气组显著升高(P<0.05).氮气鼓泡法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出现认知功能损伤,同时出现脑内脂质过氧化造成的脑损伤,表明模型成功建立.
刘琳王伟佳杨寓迪康靖飞王冬雪
关键词:斑马鱼学习记忆超氧化物歧化酶
糖尿病及糖尿病认知损害流行病学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全球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而认知损害作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相较患病率、死亡率而言,糖尿病发病率对疾病流行病学变化更为敏感。本文根据国内外糖尿病发病...
杨明艳王玥毕田田毕玉莹王冬雪
关键词:糖尿病流行病学患病率传染性疾病
文献传递
西洋参-石菖蒲治疗糖尿病脑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其抗炎机制实验验证
2024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西洋参-石菖蒲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西洋参、石菖蒲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和Disgenet收集糖尿病脑病相关靶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PPI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西洋参-石菖蒲低剂量组(1.08 g/kg)、西洋参-石菖蒲高剂量组(2.16 g/kg)、二甲双胍组(0.18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建立大鼠糖尿病脑病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2周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皮质TNF-α、环氧合酶-2(PTGS2)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得到西洋参-石菖蒲活性成分26个,治疗糖尿病脑病靶点107个,主要有TNF、JUN、PTSG2等,主要富集于TNF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西洋参-石菖蒲主要活性成分与PTGS2和TNF-α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PTGS2、TNF-α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西洋参-石菖蒲可作用于TNF、CASP3、JUN、STAT3、PTGS2等核心靶点,调控TNF等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以达到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作用。
刘琳张骄骄王冬雪康靖飞王凯杨洋
关键词:西洋参糖尿病脑病炎症网络药理学
糖尿病与睡眠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不仅有维持脑功能,调节和巩固学习记忆的作用,而且在机体内分泌和代谢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睡眠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生活...
王玥杨明艳毕玉莹毕田田王冬雪
关键词:糖尿病睡眠睡眠障碍糖代谢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
文献传递
芎麻滴丸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社交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社交行为的变化,探讨芎麻滴丸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L·kg^(-1)),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kg^(-1)),芎麻滴丸高剂量组(生药1.5 g·kg^(-1)),芎麻滴丸低剂量组(生药0.75 g·kg^(-1))。模型制备第28,42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测试;模型制备第7,14,28,42天用社交行为仪检测大鼠社交能力的变化。结果模型制备第7,14天大鼠社交行为无明显变化,模型制备第28天和第42天,模型组大鼠持续接触时间减少(P<0.05);模型制备第42天,模型组大鼠接触次数减少,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模型制备第28天,芎麻滴丸高剂量组大鼠接触次数显著增加(P<0.05);芎麻滴丸高、低剂量组大鼠持续接触时间显著增加(P<0.05或<0.01);模型制备第42天,芎麻滴丸低剂量组大鼠接触次数和持续接触时间增加(P<0.05),芎麻滴丸高、低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减少(P<0.01)。结论模型制备第42天大鼠出现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组大鼠第28天大鼠开始出现社交行为障碍,经芎麻滴丸干预后,接触时间和接触次数增加,即可认为其有效缓解由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的社交能力障碍,且低剂量效果优于高剂量。
刘琳孙竺王冬雪杨寓迪赵瑛
关键词: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水鬼蕉新碱A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及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水鬼蕉新碱A的急性毒性及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一般药效学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和水鬼蕉新碱A不同浓度组(645.6,512.9,407.4,323.6,257.0 mg·kg^-1),每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的毒性症状及死亡情况。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水鬼蕉新碱A高(10 mg·kg^-1)、中(5 mg·kg^-1)、低(2.5 mg·kg^-1)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八臂迷宫法检测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脑β-淀粉样多肽-42(Aβ-42)蛋白的含量。结果:水鬼蕉新碱A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80.2 mg·kg^-1,LD50的95%可信限为341.2~423.7 mg·kg^-1。与模型组相比,水鬼蕉新碱A高、中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台次数显著延长,工作记忆错误次数显著减少,Aβ-42含量显著降低(P<0.05);水鬼蕉新碱A高剂量组小鼠的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和探究时间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水鬼蕉新碱A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记忆效果,可通过下调Aβ-42达到防治该病的目的。
周琦高恩宇于国强唐仁康陈宁王冬雪
关键词:急性毒性阿尔茨海默病
糖尿病大鼠脑额叶皮层血流量的经时变化
杨明艳王玥毕田田毕玉莹王冬雪赵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