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 作品数:25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掺杂碳材料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锂空气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锂空气电池的分类,并阐述了非水系锂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回顾了传统碳材料和新型碳材料作为催化剂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指出了纯碳材料的优势和不足,综述了杂元素(N、P、S等)的引入对碳材料催化性能的优化。重点讨论了N元素掺杂对氧还原反应的促进作用,强调了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负载有利于氧析出反应,从而构建具有双功能的阴极催化剂。并简要介绍了具有金属-有机骨架等空间结构的新型材料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就锂空气电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张英杰章艳佳曾晓苑李雪朱子翼董鹏
- 关键词:催化剂纳米材料掺杂
- 多孔网状结构TiO2柔性电极的可控制备研究
- 2020年
- 通过水热法调整NaOH浓度、水热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制备了TiO2柔性电极材料。水热合成的优化条件是NaOH溶液浓度为0.5 mol/L,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6 h。该条件下制备出的TiO2具有多孔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增强电解液浸润,缩短Li+扩散路径,加快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恒流充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多孔网状结构的TiO2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8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之后,可逆容量为112 mA·h/g,容量保持率为67.8%。同时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较高电流密度1 600 mA/g下,可逆容量仍可保持在103.4 mA·h/g。
- 冯谦董鹏董鹏李雪
- 关键词:TIO2锂离子电池水热法电化学性能
- 新一代储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近年来,原料广泛、成本低廉的钠离子电池被公认为新一代综合效能优异的储能电池系统,但较低的能量密度和有限的循环寿命仍然是阻碍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挑战。借鉴锂离子电池的开发经验,合理的改性工艺已被证实可以明显提高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在已建立的正极体系中。本文分析了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等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性能特点,并系统综述了粒径纳米化、表面包覆、元素掺杂等多类改性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未来的研发和设计中,改进合成工艺控制粒径、拓宽包覆物质种类、梯度掺杂协同元素以及寻找不同结构特征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研究重点。
- 朱子翼董鹏张举峰黎永泰肖杰曾晓苑李雪张英杰
-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有机化合物
- 基于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超细Ir纳米颗粒的高性能Li-CO_(2)电池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恶化,寻找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型的储能转换装置已成必然。Li-CO_(2)电池由于具有能捕获CO_(2)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特性,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Li-CO_(2)电池目前还存在过电位高、循环性能差等问题与挑战。因此,本工作首次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超细Ir纳米颗粒并将其均匀负载到氮掺杂碳纳米管上(N-CNTs),作为Li-CO_(2)电池的高效催化阴极。得益于N-CNTs与超细Ir纳米颗粒的协同作用,N-CNTs交联而成的3D多孔道碳骨架结构保证了CO_(2)、离子和电子的传输,并且为放电产物的沉积和分解提供了空间;超细Ir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均匀分布提高了催化活性并调节了放电产物的形貌。采用Ir/N-CNTs阴极催化剂提高了Li-CO_(2)电池的库仑效率(72%),延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160圈/1600 h),降低了过电势(1.2 V)。另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放电产物形核机理示意图以深入探讨充放电过程中Li_(2)CO_(3)的形成与分解。本工作推动了催化剂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并为开发高性能Li-CO_(2)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王朕顾洋吴宏坤李雪曾晓苑
- 硝酸盐体系燃烧法合成CoFe2O4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正>【引言】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商业上通常使用碳材料为电池负极。铁酸盐二元金属氧化物作具有安全性能高、多倍于碳材料的理论容量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燃烧法合成此...
- 刘嘉铭李雪张英杰董鹏
- 文献传递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镍LiNi_(1-x-y)Co_xMn_yO_2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6年
- 高镍含量三元层状材料Li Ni_(1-x-y)Co_xMn_yO_2(NCM)凭借比容量高、成本较低和安全性优良等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综述了高镍NCM材料的晶体电子结构特征以及镍含量变化对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制备方法和掺杂和包覆改性的机理和特性,并展望了高镍NCM材料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 刘嘉铭张英杰董鹏李雪夏书标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高性能钠离子电池黏合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了实现钠离子电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除了从电极材料的搭配方面入手,作为维持电极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材料,黏合剂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本文对黏合剂的主要作用与性能要求进行了讨论,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高性能钠离子电池黏合剂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了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丙烯酸以及交联聚合物等5类黏合剂的特性:聚偏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良好,黏合效果较好,但存在溶胀率较大的问题;羧甲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机械强度较大,由于脆性较大而需与丁苯橡胶搭配使用;海藻酸钠环保且廉价,保形性好,但稳定性较差;聚丙烯酸拥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但是力学性能较差;交联聚合物的机械强度大,弹性较好,可能存在网络缺陷。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探讨了这些黏合剂在钠离子电池系统中的应用,展望了今后黏合剂在拓宽来源领域、匹配适合的电极材料以及消除水性黏合剂对电池性能的负面影响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 朱子翼黎永泰董鹏曾晓苑许斌郝涛李雪张英杰
- 关键词:黏合剂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
- 储能电池中钛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Ti基负极材料由于其具有体积效应小、工作电压高,可有效地避免锂枝晶的产生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具有安全性高、循环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Ti基负极材料的电子导电率低,在高倍率充放电下,高密度Li+传输较慢,严重影响材料的充放电容量,从而导致Ti基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差,限制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该文阐述了储能电池中钛基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钛基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方法。
- 韦克毅李雪
- 关键词:储能电池改性方法
- 金属硫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20年
- 金属硫化物依靠金属和硫之间强的化学键作用力把硫元素固定在电极材料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固硫策略。此外,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相比于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及比容量,因此,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从金属硫化物电化学储能行为及目前其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研究进行了全面阐述。
- 韦克毅李雪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金属硫化物
- 二维MXene材料的储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在众多储能材料中,具有单个或者几个原子厚度的二维纳米晶体材料MXene至2011年首次从MAX相腐蚀剥离得到以来,就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在锂离子电池及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方面介绍了MXene材料目前在储能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王妍洁韦克毅李雪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