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虹
- 作品数:9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家庭为中心的循征护理模式对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研究
- 2024年
- 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循征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通过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共50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干预组,干预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循证护理模式。选择对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常规护理,将其作为对照组。按照计算机给出的序号进行随机分配,封存在信封内,在住院时由住院护士告知有两种护理方式会随机分配。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发育情况及相关指标,并随访至一岁时精神神经发育状况。结果 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循征护理模式干预,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体征指标表现出显著改善。根据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表(NBNA)的评估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干预后的神经运动功能更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随访过程中,干预组表现出了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的纯母乳喂养率,以及更好的生长发育指标。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LBWI母乳喂养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 林春兰林白浪庄春雨孙虹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
- 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具体是将低出生体重儿与其家庭视为一个整体,将低出生体重儿作为主体进行护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实际喂养...
- 林春兰孙虹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定植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我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分析呼吸道定植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2012-2014年在我院住院的CAP患儿中选取痰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患儿692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692株SA分为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和社区获得性MRSA(CA-MRSA)两组,检测分析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性别、年龄、发病地点、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方面分析MRSA呼吸道定植的危险因素。结果:2012-2014年我院SA检出率为7.23%(692/9 569),692株SA中MRSA 226株(32.66%)。CA-MSSA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CA-MRSA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基本耐药,对亚胺培南、阿奇霉素及克林霉素部分耐药,对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唑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对万古霉素未产生耐药。CA-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CA-MSSA(P均<0.05)。低龄(<3岁)、在农村发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7 d)是CA-MRSA定植的危险因素。结论:基层医疗机构规范使用抗生素对控制CA-MRSA定植与感染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具有高危因素患儿的管理,及时完善细菌学检查,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温壮飞孙虹卓珠琳胡祥英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 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对HIV阳性孕妇产后HGB和ALT与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究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妇产后血红蛋白(HGB)、谷丙转氨酶(ALT)、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HIV阳性孕妇资料,将其中40例HIV阳性孕妇在产后坚持使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列为治疗组,40例HIV阳性孕妇在产后停止使用HAART治疗列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母婴阻断效果,比较两组产后6、12、18、24个月的HGB、ALT水平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两组母婴阻断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孕36周和产后6、12、18、24个月的HGB、ALT和CD4+T淋巴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孕36周和产后6、12、18、24个月的HGB、ALT和CD4+T淋巴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孕36周相比,两组产后6、12、18、24个月的HGB水平均升高(P<0.05),与孕36周比,治疗组在产后6、12、18、24个月ALT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产妇在产后6、12个月的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8、24个月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孕36周相比,治疗组产后6、12、18、24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增多(P<0.05),且产后6、12、18、24个月治疗组的CD4+T淋巴细胞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HAART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产后继续治疗可以增加HIV阳性孕妇产后免疫功能,但可损伤肝功能,对HGB影响不大。
- 林和先符爱贞韩曼琳孙虹周爱梅
- 关键词:艾滋病谷丙转氨酶
- 不同亚型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的感染情况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相关性,探讨HR-HPV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的591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按照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 CC)组(195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组(23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组(150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of cervical carcinoma, SCC)组(10例),回顾性分析各组HR-HPV感染情况,对不同HR-HPV感染亚型与宫颈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C、LSIL、HSIL和SCC组患者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28.2%(55/195)、79.7%(188/236)、93.3%(140/150)、100.0%(10/10),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R-HPV感染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72.464,P<0.001)。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R-HPV单一感染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多重感染率之间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亦呈升高趋势,但在SCC组的感染率稍有回落(P<0.05)。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及全部宫颈病变患者中,感染率最高的亚型均为HPV16,且HPV16的感染率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4.805,P<0.001)。结论:HR-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组患者HR-HPV的单一感染均明显大于多重感染率,本地区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感染率最高的5种亚型依次为HPV16、52、58、18、51。
- 王秀灵孙虹周琼华陈燕娥符剑花李春梅周爱梅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宫颈癌
- 血清β防御素-2对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病情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β防御素-2(HBD-2)结合传统感染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对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2例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患儿,依照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结果将感染组患儿分为非危重组(n=29例)、危重组(n=33例)、极危重组(n=40);根据败血症患儿治疗7 d后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16例)和生存组(86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检测,检测患儿HBD-2及感染性指标CRP、PCT、WBC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BD-2结合传统感染性指标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102例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患儿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6株占50.00%,革兰阴性菌53株占47.32%、真菌3株占2.68%;极危重组血清HBD-2、CRP、PCT水平高于危重组,危重组高于非危重组(P<0.05);血清HBD-2与PCT、CRP水平联合检测评估非危重组与危重组、危重组与极危重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916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ROC曲线面积为0.760、0.713、0.792、0.823、0.761、0.820(P<0.05);死亡组治疗前后血清HBD-2、PCT、CRP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3 d血清HBD-2与PCT、CRP水平联合预测患者预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899。结论血清HBD-2、CRP、PCT水平三者结合可作为患儿疾病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可提高患儿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 林群贾雁平刘玉凤孙虹
-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病情评估
- 孕妇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3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孕妇围产期B族链球菌(GBS)的感染情况,并分析GBS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5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阴道和肛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GBS感染,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将GBS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孕妇临产后静滴敏感性抗菌药物直至分娩结束,1次/4 h;B组临产后口服敏感性抗菌药物直至分娩结束,1次/4 h,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细菌培养法检测孕妇GBS感染的阳性率为7.11%(32/450),PCR法检测阳性率为15.11%(68/450)。PCR法检测阳性率高于细菌培养法(P<0.001)。GBS感染患者的妊娠结局: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宫内感染、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早产和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4.71%、14.71%、20.59%、23.53%、13.24%、11.76%和14.71%高于未感染者(P<0.001)。GBS对青霉素、头孢噻肟、万古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A组产褥期感染和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53%(8/34)和32.35%(11/34)高于B组(P<0.05)。结论 GBS感染增加了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可改善妊娠不良结局。
- 邢薇符爱贞史春韩燕媚翁叶蕊陈永香孙虹
- 关键词:围产期B族链球菌
- 一种牙科临床医疗便捷式一次性床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科临床医疗便捷式一次性床罩,涉及医用床罩设备领域,包括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外侧安装有床罩单元主体,所述床罩单元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等距分布的...
- 林白浪庄春雨符免艾林春兰孙虹符剑花
- 文献传递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耐药率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海口市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感染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耐药率,为降低患者感染率及耐药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儿科6岁以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入院后送检的9 569份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学分离及培养,对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送检的9 569份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 740株,占39.08%;3 740株病原菌中分离出多重耐药菌408株,占10.9%,主要是ESBLS(+)大肠埃希菌(ESBLs-ECO)、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其中ESBLs(+)肺炎克雷伯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多重耐药病原菌。ESBLs(+)肺炎克雷伯及大肠埃希菌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各年龄段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以ESBLs(+)肺炎克雷伯及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且主要分布在婴儿组,分别为19.6%及14.8%。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头孢菌属类抗生素耐药率在80%以上,对妥布霉素耐药率为5%~40%,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10%~53%,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5%~1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12%以下,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在6%以下。结论 ESBLs(+)肺炎克雷伯及大肠埃希菌是海口地区6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主要致病菌,婴幼儿为感染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规范使用抗生素是控制耐药率的重要途径。
- 温壮飞孙虹卓珠琳周琼华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