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疗效
  • 6篇平阳霉素
  • 5篇血管
  • 5篇血管瘤
  • 5篇体表血管瘤
  • 5篇平阳霉素治疗
  • 4篇疗效比较
  • 4篇聚桂醇
  • 3篇伤口
  • 3篇伤口裂开
  • 3篇术后
  • 3篇腹部
  • 3篇腹部术后
  • 2篇手术
  • 2篇内注射
  • 2篇缺损
  • 2篇注射
  • 2篇创面
  • 1篇药理
  • 1篇乙醇

机构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华振
  • 4篇李学拥
  • 4篇孟祥海
  • 3篇孙超锋
  • 3篇孙超峰
  • 2篇李靖
  • 2篇蒋立
  • 2篇郭波
  • 1篇吕晓星
  • 1篇吕小星
  • 1篇冯剑
  • 1篇赵卓伟
  • 1篇王晓琳
  • 1篇卫国强
  • 1篇扬琴
  • 1篇杨琴
  • 1篇杨明
  • 1篇陈安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2篇2017
  • 10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单独和联合使用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单独和联合使用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单独行负压伤口治疗者为A组,单独行皮肤牵张器治疗者为B组,行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联合治疗者为C组,每组各20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3、7天创面面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创面引流液透明质酸水平以及分泌物细菌计数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治疗第1、3、7天,B组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A组(P<0.05),且C组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A组和B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治疗第1、3、7天,A组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且C组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透明质酸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治疗第1、3、7天,C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透明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联合使用促进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祥海陈安华振赵卓伟孙超锋
聚桂醇与平阳霉素治疗体表血管瘤疗效比较
华振
不同程度腹部术后伤口裂开治疗方法的选择
观察不同种类腹部术后伤口裂开的治疗方法及应用经验总结.从2012年07月至2015年07月,收集外科腹部术后伤口裂开患者25例,根据伤口裂开及基底组织情况不同,采用减张缝合、封闭负压技术、植皮、局部皮瓣转移、皮肤外扩张技...
华振剥超峰
关键词:腹部手术疗效评价
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结合平阳霉素治疗体表血管瘤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总结体表血管瘤在B超引导下行无水酒精结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笔者科室在B超引导下行无水酒精结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的体表血管瘤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50岁,其中瘤体大小6cm×4cm^10cm×15cm,对术中操作、平阳霉素用药量、注射次数以及治疗后1年随访患者治疗效果综合分析。结果:用以上方法治愈15例(60%),好转9例(36%),无效1例(4%),总有效率96%。结论: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结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能准确达到瘤体内注射定位效果,减少平阳霉素单次用量,减少注射次数,一定程度减少术后复发。
孙超锋郭波扬琴孟祥海华振李学拥
关键词:血管瘤无水酒精平阳霉素瘤内注射
不同程度腹部术后伤口裂开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腹部术后伤口裂开的治疗方法及应用经验总结。方法:从2012年07月至2015年07月,收集外科腹部术后伤口裂开患者25例,根据伤口裂开及基底组织情况不同,采用减张缝合、封闭负压技术、植皮、局部皮瓣转移、...
华振
不同程度腹部术后伤口裂开治疗方法的选择
华振
聚桂醇与平阳霉素治疗体表血管瘤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聚桂醇与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在治疗体表血管瘤方面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将30例体表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聚桂醇组和平阳霉素组,分别采用聚桂醇和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进行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华振孙超峰
关键词:体表血管瘤聚桂醇平阳霉素临床药理
几种不同手术方法在前额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前额部不同面积、不同条件缺损修复术的选择以及疗效的观察。寻找额部重建最好的、最简单的方法。方法:应用局部皮瓣转移、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扩张器外扩张皮肤、游离大网膜移植加刃厚皮片移植四种方法,对不同缺损面积、不同缺损深度选择不同的方法,分别修复92例前额部缺损创面患者。结果:92例患者皮片及皮瓣均完全成活,修复后形态自然,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在充分做好术前评估、术前设计、提高手术技巧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缺损面积、不同条件的前额部缺损,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孙超锋吕晓星冯剑李靖蒋立孟祥海华振卫国强李学拥
关键词:皮瓣皮片移植
超声引导下腔内注射治疗体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腔内注射治疗体表静脉畸形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无水乙醇、平阳霉素局部腔内注射治疗体表静脉性血管畸形,观察瘤体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无效为瘤体无缩小;有效为瘤体缩小40%以下;显效为瘤体缩小41%~80%,色泽接近正常;治愈为瘤体缩小81%~100%,表面色泽正常。结果本组63例患者获随访3~24个月,其中治愈46例(73%),显效12例(19%),有效3例(4%),无效2例(3%)。无一例出现肺纤维化、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可提高体表静脉畸形腔内注射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杨琴李学拥蒋立孙超峰华振郭波杨明李靖
关键词:超声引导注射治疗无水乙醇平阳霉素
烧伤后残余创面外用rhEGF和rhGM-CSF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与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80例,采用自体对照的研究方法,每例患者选取2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EGF组和GM-CSF组,EGF组采用rh EGF凝胶治疗,GM-CSF组采用rh GM-CSF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的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选择8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切取创面边缘组织标本,病理学观察用药后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及毛细血管数。结果:与EGF组相比,GM-CSF组用药治疗7、14 d后创面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EGF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6.23±4.15)d,明显长于GM-CSF组的(12.39±2.16)d(P〈0.05);用药治疗7、14 d后,两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EGF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明显低于GM-CSF组(P〈0.05)。结论:rhGM-CSF比rhEGF更能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可能与其更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或迁移,加快毛细血管的生成有关。
孟祥海王晓琳华振孙超峰吕小星李学拥
关键词:烧伤表皮生长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创面愈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