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辉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皮肤
  • 1篇皮肤成纤维细...
  • 1篇细胞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功能
  • 1篇线粒体功能障...
  • 1篇患者皮肤
  • 1篇肌萎缩
  • 1篇肌萎缩侧索硬...
  • 1篇侧索硬化
  • 1篇成纤维细胞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1篇邓敏
  • 1篇刘志辉
  • 1篇刘文超
  • 1篇刘涛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SOD1基因突变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突变蛋白表达及线粒体功能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针对携带不同SOD1基因突变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SOD1突变蛋白表达和线粒体功能的探索.方法 活检获取2008-2012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携带SOD1-V14M、SOD1-G16A、SOD1-C 111Y基因突变的家族性ALS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皮肤组织,培养并建立成纤维细胞系;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基因突变位点;共聚焦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SOD1蛋白聚集量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携带SOD1-V14M、SOD1-G16A、SOD1-C111Y基因突变的ALS病人成纤维细胞出现胞质SOD1蛋白异常聚集,三组突变的SOD1蛋白的浆核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2.54、2.80及3.25倍;成纤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明显降低,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相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6%、124%、142%;且细胞内ROS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了3.33、3.65、6.87倍.结论 在携带SOD1基因突变的ALS病人成纤维细胞内出现胞质SOD1蛋白异常聚集、线粒体功能异常及ROS水平改变,患者的外周组织成纤维细胞可作为ALS发病机制研究的有力工具,更益于将来可能的临床应用.
刘文超刘涛刘志辉邓敏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