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秀丽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1篇蛋白
  • 1篇蛋白2
  • 1篇新生儿血
  • 1篇新生儿血清
  • 1篇血清
  • 1篇预后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及预后
  • 1篇治疗新生儿
  • 1篇肾病
  • 1篇视黄酸
  • 1篇特发性膜性肾...
  • 1篇趋化
  • 1篇趋化因子
  • 1篇趋化因子CX...
  • 1篇综合征
  • 1篇缬更昔洛韦
  • 1篇细胞
  • 1篇先天

机构

  • 3篇淮安市妇幼保...

作者

  • 3篇卢秀丽
  • 2篇刘頔
  • 1篇潘兆军
  • 1篇戴维靖
  • 1篇杨利丽
  • 1篇邱爱娟
  • 1篇王静
  • 1篇王亚娟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的疗效。方法:口服缬更昔洛韦16 mg/kg,每日2次,治疗1例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6周,监测新生儿体质量、头围、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病毒载量,随访头颅超声、脑干听性诱发电位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结果:缬更昔洛韦治疗后尿液中和血液中病毒载量转阴,听力和发育结果改善,患儿治疗期间出现粒细胞减少症,治疗结束后好转。结论: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较显著,需进一步研究确定最佳剂量、疗程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杨利丽潘兆军王静卢秀丽
关键词:先天性巨细胞病毒缬更昔洛韦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清Ang-1、Ficolin-2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1(Ang-1)、纤维胶凝蛋白2(Ficolin-2)水平变化,探讨其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RDS新生儿88例为ARDS组,同期脐尿管瘘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留取入院即刻股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Ang-1、Ficolin-2。ARDS组入院后接受胸部正侧位X线片检查,参考新生儿ARDS分级标准对新生儿ARDS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ng-1、Ficolin-2与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关系,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1、Ficolin-2对新生儿重度ARDS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ARDS组血清Ang-1、Ficolin-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88例ARDS新生儿中轻度ARDS 40例、重度ARDS 48例,重度ARDS新生儿血清Ang-1、Ficolin-2水平均低于轻度ARDS新生儿(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1、Ficolin-2是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1、Ficolin-2预测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12、0.817,两项指标联合预测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AUC为0.873。结论ARDS新生儿血清Ang-1、Ficolin-2水平降低,血清Ang-1、Ficolin-2是新生儿重度ARD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两者联合对新生儿重度ARDS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有助于评估新生儿ARDS疾病严重程度。
刘頔卢秀丽王亚娟张文杰邱爱娟
关键词: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趋化因子12、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2与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治及预后
2023年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12(CXCL12)、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2(Chemerin)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治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08例IMN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入选者及不同分期IMN患者的血清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观察研究组患者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针对研究组中肾组织CXCL12、Chemerin阳性及阴性患者,检测并比较其血清血肌酐(CREA)、血白蛋白(ALB)、血尿氮素(BUN)和尿液膜攻复合物(C5b-9)、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指标,并根据随访结果分析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病情缓解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清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四种病理分期患者之间的血清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Ⅳ期患者的CXCL12和Chemerin表达水平最高,Ⅲ期、Ⅱ期患者次之,Ⅰ期患者表达水平最低。研究组中肾组织CXCL12阳性患儿75例(69.44%),阴性33例(30.56%);Chemerin阳性患儿84例(77.78%),阴性24例(22.23%)。肾组织CXCL12阳性和Chemerin阳性患儿的血液CREA、BUN和尿液C5b-9、PCX含量均高于相应阴性患儿(均P<0.05),CXCL12阳性和Chemerin阳性患儿的ALB含量均低于阴性患儿(均P<0.05)。CXCL12阳性患儿6个月后的缓解率低于CXCL12阴性患儿(61.33%vs.100%,P<0.05);同样,Chemerin阳性患儿6个月后的缓解率低于Chemerin阴性患儿(64.29%vs.95.83%,P<0.05)。随访12个月后,CXCL12阳性患儿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CXCL12阴性患儿(34.67%vs.3.03%,P<0.05);Chemerin阳性患儿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Chemerin阴性患儿(25.00%vs.0,P<0.05)。结论CXCL12、Chemerin的表达水平能够为儿童IMN的诊断提供指导,同时还能预测患儿的预后,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刘頔卢秀丽戴维靖
关键词:儿童趋化因子CXCL1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