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红

作品数:9 被引量:157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盆底
  • 5篇盆腔
  • 4篇脱垂
  • 3篇压力性
  • 3篇压力性尿失禁
  • 3篇障碍性
  • 3篇障碍性疾病
  • 3篇失禁
  • 3篇尿失禁
  • 3篇盆底功能
  • 3篇盆底功能障碍
  • 3篇盆底功能障碍...
  • 3篇盆底功能障碍...
  • 3篇盆腔器官
  • 3篇盆腔器官脱垂
  • 3篇器官
  • 3篇器官脱垂
  • 3篇疾病
  • 3篇功能障碍性疾...
  • 3篇产妇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河南宏力医院

作者

  • 9篇张志红
  • 8篇胡孟彩
  • 8篇黄杰
  • 4篇郑雪芹
  • 3篇高桂香
  • 2篇吴惠琰
  • 1篇张敏
  • 1篇郑雪琴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61
2015年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盆底重建科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346例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体检的健康女性349例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其孕产次数、绝经史、子宫切除术手术史、子宫肌瘤病史及白带常规结果。结果: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有子宫切除术史、绝经史、白带常规清洁度≥III度及阴道乳酸杆菌缺乏的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孕次和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子宫切除手术史、孕次、产次及阴道乳酸杆菌的缺乏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子宫切除术史、孕产次数多、白带常规清洁度≥III度及阴道乳酸杆菌缺乏可能参与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而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存在可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保护性因素。
鲍颖洁胡孟彩高桂香黄杰张志红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白带常规乳酸杆菌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早期康复治疗最佳时期选择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通过对产后不同时期康复治疗疗效的对比分析,探求产妇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进行常规产后42 d盆底筛查的初产妇478例,根据个人意愿,排除中途放弃治疗、失访及数据记录错误,最终选取治疗组100例,未治疗组100例。其中治疗组根据产后开始治疗时间的不同,又分为42 d治疗组40例,3个月治疗组30例和6个月治疗组30例。治疗组主要给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Kegel运动+家庭盆底康复器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未治疗组仅给予常规的产后盆底宣教。产后1年进行随访复查并对这200例初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产后42 d,四组产妇盆底肌力、最大肌电位、子宫脱垂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年,盆底肌力、最大肌电位、子宫脱垂率42 d治疗组均优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力、最大肌电位、子宫脱垂在产后42 d疗效最好,总体来说产后42 d开始盆底康复治疗优于产后3、6个月及未治疗者,是初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可有效的提高盆底肌力及最大肌电位,降低子宫脱垂的发生率。
黄杰胡孟彩吴惠琰鲍颖洁郑雪琴张志红
关键词: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7~2013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盆底重建科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346例为实验组,体检的健康女性349例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其孕产次数、绝经史、子宫切除术...
鲍颖洁胡孟彩高桂香黄杰张志红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病变患者围术期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total hysterectomy,LT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对子宫病变患者创伤应激、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宏力医院108例子宫病变患者(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成A组(n=54)、B组(n=54)。B组接受TAH治疗,A组接受LTH治疗。术后住院期间,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长、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m和3m,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雌二醇(Estradiol,E2)、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术后1 d、3 d,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riiodothyronine,FT4)、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与B组相比,A组术中失血量明显更少,导尿管留置时长、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更短,手术时间明显更长(P<0.05);与术前相比,各治疗组的血清LH、FSH水平明显升高,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B组更为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各治疗组的血清FT3、IL-6、FT4、COR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B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TAH治疗子宫病变患者,应用LTH治疗于优化围术期指标方面更具优势,且对机体内分泌功能及创伤应激水平影响更小,但手术时长略长。
于婷张敏张志红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创伤应激腹腔镜内分泌功能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及盆底康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疗效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评价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盆腔淤血综合征(PCS)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CPP)30例,采用TENS和盆底康复治疗中的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模式,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体内致痛物质(P物质、内啡肽)含量的改变、盆腔静脉淤血缓解程度的大小,旨在指导TENS对PCS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手术治疗率。结果:30例治疗结束时复查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体内内啡肽含量明显增加,物质P含量明显降低;彩超示左、右宫旁及宫壁可及多条迂曲管状无回声,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经皮式神经电刺激和盆底康复治疗对盆腔淤血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并且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朱让丽胡孟彩吴惠琰张志红郑雪芹黄杰
关键词:盆腔淤血综合征慢性盆腔疼痛TENS盆底康复治疗
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寻求最有益的待产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初产妇,按自愿分为水中待产组69例(简称水中组)、传统待产组95例(简称传统组)、硬膜外麻醉待产组75例(简称药物组)。收集阴道分娩产妇产程、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1 min和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孕期及产后42 d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和盆底电生理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水中组与传统组相比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后42 d SUI发生率降低(P<0.017),Aa指示点上移(P<0.017)。水中组与药物组相比第一、二产程时间缩短,会阴侧切率降低,水中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优于药物组,Aa指示点上移(P<0.017)。结论:水中待产可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42 d SUI发生率,可减轻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电生理指标损伤程度、盆底器官脱垂程度,水中待产可能对盆底功能有保护性作用。
张志红胡孟彩鲍颖洁黄杰郑雪芹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7
2017年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盆底重建科行盆底重建术患者625例,将其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454例为A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71例为B组,另选择体检的健康女性449例为对照组。分别统计分析其孕产次,是否绝经,有无子宫切除、慢性高血压、糖尿病、会阴裂伤、子宫肌瘤及阴道分泌物分析结果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A组子宫切除、已绝经、会阴裂伤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慢性高血压、会阴裂伤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多孕次(≥3次)、多产次(≥3次)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乳杆菌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子宫切除、已绝经、会阴裂伤、孕次≥3次、产次≥3次是盆腔器官脱垂的独立危险因素;会阴裂伤、孕次≥3次、产次≥3次是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乳杆菌是盆底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保护因素。结论:子宫切除、多孕、多产、会阴裂伤可能参与了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发展,阴道乳杆菌的存在可能减少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张志红胡孟彩鲍颖洁黄杰郑雪芹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乳杆菌
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产科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究影响产后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生的相关产科因素。方法选取2013至2014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后康复科体检的产后6~8周的产妇1 675例,对其进行POP定量检查(POP-Q)评分,按评分结果分为POP组及对照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病史、孕产次数、分娩方式、分娩时孕周、体质指数(BMI)、有无会阴侧切和会阴破裂是PO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产次多、经阴道分娩、分娩孕周≥37周、有会阴侧切和会阴破裂史是产后P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 POP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多产、经阴道分娩、分娩孕周大、有会阴侧切和会阴破裂史明显提高产后POP的发生率。
鲍颖洁胡孟彩高桂香黄杰张志红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产后产次孕周会阴侧切
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寻求最有益的待产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初产妇,根据知情自愿的原则分为水中待产组69例(水中组)、传统待产组95例(传统组)、硬膜外麻醉待产组75例(药物组);分别收集每组阴道分娩产妇产程、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情况、产后2 h出血量、1 min和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孕期及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和盆底电生理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水中组与传统组相比: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降低(P<0.017);POP-Q评分中,仅Aa指示点上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水中组与药物组相比:第一、二产程时间缩短,会阴侧切率降低,I类和II类肌力≥Ⅲ级所占比率升高(P<0.017);POP-Q评分中,仅Aa指示点上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药物组与传统组相比:第二产程时间延长(P<0.017)。结论水中待产可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水中待产初产妇产后近期盆底电生理指标损伤程度、盆底器官脱垂程度均轻于传统及硬膜外麻醉待产者。水中待产可能对盆底功能有保护性作用。
张志红胡孟彩鲍颖洁黄杰郑雪芹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