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颖
-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响直肠癌预后因素的新探讨被引量:5
- 1996年
- 直肠癌预后的判定对于指导直肠癌的进一步治疗、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总结了我院对与预后有关的,对临床医生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两项临床及病理因素的观察结果,以及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几项与顶后有关的新提出的因素。 文章指出:1、青年期直肠癌因其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点,故其预后明显较壮老年直肠癌差。2、肿瘤的大体类型是与临床医生结合最密切的病理学因素,作者从其本身的形态学特征、与其它病理学因素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来看,将其分为两型,两型的预后显著的不同。3、DNA的倍体性与预后关系密切,整倍体者预后明显好于非整倍体者。4、采用第八因子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脉管侵袭的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脉管侵袭的检出率高达87%,而且脉管侵袭的有无与预后关系密切。5、ER、PR表达与直肠癌的预后也有一定的关系,其中表达阳性者生存期低于表达阴性者。6、P_(53)、P_(21)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P_(53)与直肠癌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而P_(21)基因表达阴性者其预后差。指出作为基因对预后判定的意义P_(21)具有一定意义。
- 赵家宏董新舒王风君崔宾宾刘忠臣吕大鹏王艳颖程慧
- 关键词:DNA表达预后直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