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刚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依据组胺及白三烯临床及实验相结合的变应性鼻炎个体化治疗策略探讨
- 文忠沈聪香李冠雪张鑫雨王会刚陈芳
- 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鼻部症状与体内组胺及白三烯D4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主要鼻部症状与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组胺及白三烯D4(LTD4)含量的相关性,为AR的个体化治疗开辟新领域。方法:选取2014-01-2015-06期间收治的108例AR患者,按主要鼻部症状评分(喷嚏、流涕等)分成组胺症状组(喷嚏组)及白三烯症状组(鼻塞组),采用ELISA法测定AR患者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组胺和LTD4含量,分析症状与组胺及LTD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R患者喷嚏积分为5.58±2.59,与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的组胺含量均呈正相关(r=0.79、0.78,均P<0.05),但与LTD4无明显相关性。鼻塞积分为5.34±2.36,与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的LTD4含量均呈正相关(r=0.74、0.72,均P<0.05),与组胺无明显相关性。血清中组胺及LTD4含量为(8.39±4.07)ng/ml和(0.356±0.155)ng/ml,分别与鼻分泌物中二者含量[(5.06±2.47)ng/ml及(0.215±0.092)ng/ml]呈正相关(r=0.99、0.98,均P<0.01)。结论:AR患者血清和鼻分泌物中的组胺水平升高与喷嚏组症状呈现高度一致性变化,血清和鼻分泌物中LTD4的含量升高与鼻塞组症状呈现高度一致性变化。
- 张鑫雨申聪香文忠李冠雪王会刚陈芳
- 关键词:组胺白三烯
- 鼻腔鼻窦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探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临床诊疗特征及其临床影响因素,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6年7月入住我院的25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个人资料,...
- 申聪香文忠陈芳王会刚李冠雪王晓琪
- 关键词: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肿瘤分期预后
- 晚期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21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发生于鼻腔鼻窦晚期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7年2月~2016年5月入住我院的21例晚期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临床分期、病理、治疗方法、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预后等,并结合文献进行诊疗特征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实体型占比小于30%的有10例(47.6%),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100%、71%,实体型占比大于等于30%的有11例(52.4%),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40%、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且实体型占比大于等于30%的患者预后较差。Log-rank检验及全变量模型下协变量的生存曲线表明病理分型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T3期预后略优于T4期,源发于上颌窦略优于蝶窦,手术及放化疗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手术及单纯放化疗。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病程与预后关系密切(P=0.045、0.028)。结论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发病率较低,症状表现无特异性,部分患者病程较长,多发鼻窦内,尤其是上颌窦,早期诊断较困难,等到就诊时多为晚期。晚期患者以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为主。病理分型、病程、发病部位、分期、治疗方式、周围神经侵袭,手术切缘阳性,术后放疗剂量不足60 Gy可能是影响晚期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 王会刚申聪香陈芳李冠雪王晓琪文忠
- 关键词: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晚期预后
- 依据组胺及白三烯临床及实验相结合的变应性鼻炎个体化治疗策略探讨
- 目的:探讨将组胺及白三烯(Cys-LT)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合在变应性鼻炎临床分型及个性化治疗模式选择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结合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及外周血及鼻分泌物中组胺及白三烯含量测定综合评估后分为喷嚏组、...
- 文忠张鑫雨申聪香李冠雪王会刚陈芳
- NLRs模式识别受体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 目的 探讨NLRs样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Nod1、Nod2、Nalp3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粘膜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Real-Time RT-PCR、免...
- 申聪香文忠张沈华李冠雪付新洒张鑫雨王会刚
-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及循环肿瘤细胞hTERT mRNA联合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 文忠付新洒申聪香王会刚陈芳李冠雪
-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2016-07期间收治的25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清EBV-DNA检测、影像学检查、Ann-Arbor分期、病理、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所有患者均由病理确诊并进行标准、规范及系统的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危险性评估。结果:25例患者中ⅠE+ⅡE期15例(60%),1年、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100%、100%;ⅢE+ⅣE期10例(40%),1年、3年OS分别为40.0%、26.7%,两者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采用单独放疗3例,1年、3年OS分别为100%、100%;单独化疗6例,1年、3年OS分别为53.6%、35.7%;放疗联合化疗综合治疗模式16例,1年、3年OS分别为84.6%、84.6%。3种治疗模式之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且单独化疗者预后最差。进一步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病程、B症状、EBV-DNA拷贝数阳性、治疗模式与该患者的预后转归关系密切(P=0.006、0.003、0.010、0.040)。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总体预后较差。Ann-Arbor分期、治疗模式、病程、B组症状、EBV-DNA拷贝数阳性与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有密切关系。对早期局限于鼻腔的患者可单独放疗,疗效较好;对侵袭范围较大或晚期患者宜首选放疗加化疗为主的联合治疗模式。
- 陈芳申聪香王会刚李冠雪王晓琪文忠
- 关键词:肿瘤分期预后
- 依据组胺及白三烯临床及实验相结合的变应性鼻炎个体化治疗策略探讨
- 文忠张鑫雨申聪香李冠雪王会刚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