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2篇药物
  • 2篇耐药性变迁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1篇单胞菌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培养
  • 1篇原菌分布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类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青霉烯
  • 1篇青霉烯类
  • 1篇住院

机构

  • 4篇鄂尔多斯市中...

作者

  • 4篇张娜
  • 4篇李晓华
  • 3篇曹青凤
  • 2篇张洪涛
  • 1篇李洪文
  • 1篇曹贤
  • 1篇张洪涛
  • 1篇付裕
  • 1篇张艳玲
  • 1篇高金亮

传媒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国外医药(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16—2018年某三甲医院碳青霉烯类非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了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三甲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碳青霉烯类非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non-susceptibl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nSPA)流行情况,及PA耐药性的变迁,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8年临床科室培养标本中分离CnSPA的标本信息及其药敏数据,分析CnSPA的标本、科室来源,以及与患者年龄、性别间的关系,并计算CnSPA/PA的构成比。结果 3年间共分离PA 179株,分离株数呈逐年递增趋势;PA菌株主要分离自痰(73.2%),其次为尿(6.7%)和创面分泌物(6.7%)。共分离CnSPA 73株,分离株数呈逐年递增趋势;CnSPA菌株主要分离自痰(86.3%),创面分泌物(6.8%)。CnSPA最常见于外科(占32.9%),而CnSPA/PA的构成比ICU居于首位(87.5%)。CnSPA多分离于61~70岁年龄段人群,以男性为主。PA菌株中CnSPA构成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耐药率下降趋势,其中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结论 该院CnSPA分离率较高,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外科、老年男性患者,ICU的CnSPA/PA的构成比居于首位,应针对不同科室及人群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强化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预防和控制CnSPA的产生和传播。
彭召红张娜张洪涛李晓华曹青凤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2017年—2022年某院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对其诊断、治疗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结果10012例血培养样本共分离出病原菌79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34株(占42.22%),革兰阳性球菌361株(占45.64%),念珠菌14株(占1.77%)。前3位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2.2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9.6%)、肺炎克雷伯菌(9.73%)。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检出率分别为44.30%和22.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检出率分别为0.6%和1.3%;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检出率分别为93.33%和6.6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84.52%和3.33%;尚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肺炎链球菌。结论我院血培养分离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主要耐药现象,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有所上升,需要临床重视耐药菌的产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李晓华付裕曹贤张艳玲张娜
关键词: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血培养抗菌药物
新建三甲医院前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我院新建分院前4年内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3年8月—2017年8月4年内检出的12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性,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7%、8.0%、4.0%和6.1%。主要分离自痰106株(86.9%)、分泌物10株(8.2%)、血液2株(1.7%)等标本。主要来自重症监护室(ICU)58株(47.5%)、内科25株(20.5%)、外科24株(19.7%)、烧伤科7株(7.4%)等科室。第一年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在33.3%以下。第二年除妥布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升高(P=0),均在77.1%以上。第三、四年耐药率略有下降,妥布霉素下降幅度最大(P=0)。左氧氟沙星在4年内耐药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未发现替加环素耐药株。4年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DR-ABA)的检出率分别为8.3%、77.1%、88.5%和83.7%。我院第一例MDR-ABA为患者入院前一周在另一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期间携带后进入的。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及MDR-ABA的检出率均在第一年相对很低的情况下,在第二年骤然升高到接近国内综合性医院报道的数据。标本分布和科室分布在第一年相对均匀分散,在第二年急剧集中到痰标本和ICU。对近期内有在MDR-ABA流行的大型医疗机构就诊经历的患者,可以在入院前进行MDR-ABA筛查,必要时进行隔离,也不失为控制MDR-ABA传播的一种可行办法。
张娜曹青凤高金亮李晓华彭召红张洪涛李洪文曹美娜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建立初期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我院康巴什部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统计并比较自2013年8月康巴什部建立后第一年与第二年送检标本中分离出来的菌株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第一年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位列第二、三位;第二年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仍居第一,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位列第二、三位,且鲍曼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升高明显。结论与本院东胜部2009年统计数据相比较[1],此次统计病原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分布变化及耐药率变化可能与康巴什部新建立之后的科室分布和新环境,新设备,新进医护人员比率大有关。
李晓华曹青凤张娜张洪涛
关键词:细菌分布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