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声带
  • 2篇喉镜
  • 2篇发声
  • 1篇动态喉镜
  • 1篇眩晕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改善
  • 1篇支撑喉镜
  • 1篇声带沟
  • 1篇声带息肉
  • 1篇声带息肉和声...
  • 1篇声带小结
  • 1篇突发性聋
  • 1篇气动
  • 1篇气动力
  • 1篇前庭
  • 1篇前庭康复
  • 1篇黏膜
  • 1篇脱位
  • 1篇外伤

机构

  • 3篇顺德第一人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张碧茹
  • 3篇郑亿庆
  • 3篇龚坚
  • 2篇陈勇明
  • 1篇赵萌姗
  • 1篇梁茂金
  • 1篇彭解人
  • 1篇唐智
  • 1篇朱烨
  • 1篇梁敏婷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声带沟的黏膜波特点分析
2010年
目的通过动态喉镜观察声带沟患者的黏膜波动情况,了解声带沟的黏膜波特点。方法17例声带沟患者的28侧声带沟病变声带根据症状及沟的形态分为3型,通过动态喉镜对其黏膜波形态分4度观察,对各型声带沟的黏膜波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侧声带沟病变中,存在黏膜波者25侧占89.29%,黏膜波消失者3侧占10.71%。3型声带沟之间的黏膜波动程度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声带沟大部分存在黏膜波动,各型声带沟病变有不同的黏膜波形态特点,动态喉镜观察黏膜波有助于声带沟的诊断及分型。
张碧茹龚坚郑亿庆
关键词:声带沟动态喉镜
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环杓关节脱位复位术被引量:3
2016年
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麻醉插管、拔管及安置胃管和颈部外伤等[1]。温习国内近10年文献,大部分临床工作者都选择了表面麻醉下的间接喉镜、电子喉镜及直接喉镜下的环杓关节拨动复位术[2-4]。近年来随着人文医学的发展,全身麻醉下环杓关节复位术引起了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5]。
陈勇明朱烨梁敏婷张碧茹赵萌姗陈芷慧
关键词:环杓关节复位术颈部外伤麻醉插管支撑喉镜
不同时机介入前庭康复对突发性聋患者眩晕症状改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介入前庭康复治疗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是否有影响。方法将63例单耳发病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根据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进行药物治疗,A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并于发病7d内介入前庭康复治疗,B组并于发病第14d介入前庭康复治疗,C组并于发病第28天介入前庭康复治疗,介入康复治疗后每两周进行前庭康复分级评分。结果一共纳入63例患者,A组21例,B组23例,C组19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部位、听力下降程度以及前庭功能下降部位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个分组中,患者康复率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上升,而A组、B组完全康复率高于C组,接近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109),其中A、B组Rom评分完全康复率显著高于C组的84%。三个分组中,C组完全康复时间为7.89±3.09周,显著高于A组的4.95±2.16周和B组4.96±2.16周(P<0.001),其中DHI、VAS、Rom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发病28天内的单耳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在发病后14天内介入前庭康复治疗,患者的完全康复时间更短,且对于患者情绪及生活状态的改善、平衡机能的改善、眩晕/头晕主观感受的改善更显著。
霍雅婷唐智杨飞雄张碧茹美合日班古丽·安外尔许艳娴
关键词:突发性聋眩晕前庭康复
肌紧张性发声障碍患者发声空气动力学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肌紧张性发声障碍(muscular tension dysphonia,MTD)患者发声空气动力学特性,探讨该方法在MTD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言语发声空气动力学测试系统分别测量21例肌紧张性发声障碍患者及20例正常成人舒适发声时的声门下压、声门阻力、平均气流率及最长声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成人比较,MTD患者声门下压和声门阻力升高,平均气流率下降,最长声时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空气动力学分析能有效评估MTD患者的发声功能,可用于MTD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张碧茹龚坚郑亿庆梁茂金彭解人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
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的发声模式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根据有否肌紧张性发声模式(MTP)分为两组,旨在初步探讨两者的发声模式差异。方法:根据动态喉镜的检查结果,把56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分为存在和不存在MTP两组,并对MTP组进行分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者的发声模式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存在MTP声带小结患者占85%,而存在MTP声带息肉患者仅占55.56%,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P发声模式以MTPⅢ型最常见,MTPⅠ型、MTP型Ⅱ次之,MTPⅣ型较少见。结论:声带小结患者中普遍存在MTP,而声带息肉患者中仅部分存在MTP,提示两者的发声模式并不一致。
张碧茹郑亿庆龚坚陈勇明
关键词:声带息肉声带小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