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燕伟

作品数:16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绝经
  • 6篇经期
  • 6篇绝经期
  • 5篇围绝经
  • 5篇围绝经期
  • 4篇症状
  • 4篇激素
  • 3篇睡眠
  • 3篇睡眠障碍
  • 3篇女性
  • 3篇综合征
  • 2篇情绪
  • 2篇情绪障碍
  • 2篇围绝经期女性
  • 2篇绝经期女性
  • 2篇绝经期综合征
  • 2篇绝经症状
  • 2篇激素替代
  • 2篇激素替代治疗
  • 2篇激素治疗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福利会国...
  • 1篇上海市第六人...

作者

  • 15篇郑燕伟
  • 13篇陶敏芳
  • 4篇李长滨
  • 2篇蒋荣珍
  • 2篇邵红芳
  • 2篇刘杰
  • 2篇花琪
  • 2篇胡江珊
  • 2篇周杨
  • 1篇滕银成
  • 1篇冯洁
  • 1篇刘威
  • 1篇徐飚
  • 1篇李明
  • 1篇王娟
  • 1篇朱洁萍
  • 1篇李婷
  • 1篇樊雅静
  • 1篇顾京红
  • 1篇赵琦

传媒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华生殖与避...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绝经期门诊女性乳腺癌筛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门诊女性乳腺筛查状况,探讨影响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筛查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围绝经期门诊就诊的1 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围绝经期就诊随访档案,对乳腺筛查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1.52±4.40)岁;就诊前1年之内行乳腺癌筛查者254例(22.42%),其中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超声合并钼靶、其他检查构成比分别为66.54%、24.41%、6.30%、2.76%。就诊后从未行乳腺癌筛查者中仅73.37%接受检查建议。乳腺钼靶结果 BI-RADS分类1级占74.70%;乳腺超声检查小叶增生占77.5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收入偏低者就诊前乳腺检查接受度较低(OR=1.78,95%CI:1.32~2.38);就诊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乳腺检查接受度仍较低(OR=1.596,95%CI:1.152~2.211)。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对乳腺检查接受度较低,其中做过自检的患者较少,且乳腺检查的接受度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有关,因此应加强对围绝经期女性乳腺检查必要性的宣传教育。
李长滨郑燕伟樊雅静周伊贝陶敏芳
关键词:围绝经期女性乳腺检查接受度
绝经女性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基本资料,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抑郁症状评估,应用改良绝经症状量表(modified Kupperman index scale,KMI)进行绝经症状评估,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 591名女性,年龄中位数为52岁。KMI、SDS平均得分分别为13.9±8.8、39.6±9.0,绝经症状和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是77.7%、15.3%,围绝经期女性评分显著高于绝经后期女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SDS评分在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差异较小(F=2.467,P>0.05)。经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KMI评分>6分(OR=1.148,95%CI=1.127~1.170)、生育3个以上子女(OR=1.339,95%CI=1.009~1.776)、受教育程度<9年(OR=1.768,95%CI=1.167~2.678)、癌症患病史(OR=2.685,95%CI=1.139~6.334)的绝经女性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而经济收入>5 000元/月的女性则不容易出现抑郁症状(OR=0.597,95%CI=0.417~0.858)。结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改善绝经女性生活质量。
郑燕伟朱蓉陶敏芳花琪朱洁萍朱丽萍
关键词:绝经情绪障碍抑郁症状
上海市围绝经期门诊就诊妇女治疗效果的随访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选择治疗方法的相关因素。方法将连续2个月内因围绝经期症状在上海市城乡二三级医院绝经专病/妇科门诊就诊且接受治疗的妇女纳入本研究,并开展1年随访,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妇女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围绝经期综合征程度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modified Kupperman index,KMI)判断。结果就诊的349例妇女中共有161例接受治疗并进入队列,其中108例(67.1%)选择激素替代疗法(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治疗后KMI评分正常的女性比例(37.9%)显著高于治疗前(13.0%,P=0.000),治疗后KMI总分(17.3±10.0)显著低于治疗前(10.6±8.2,P=0.000),治疗后13个症状单项得分均显著降低于治疗前(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同时患有1种[调整OR(a OR)=0.277]和2种及以上(a OR=0.249)慢性疾病的妇女接受MHT治疗的可能性显著低于无慢性病共患妇女。月经不规则(a OR=5.317)和已停经(a OR=11.070)妇女更可能接受MHT治疗。结论上海市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治疗效果较好,其是否接受MHT受自身健康状况和当前月经状态的影响。
杨林郑燕伟杜莉王丹瑾王瑛赵琦陶敏芳徐飚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上海市更年期门诊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调查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更年期门诊开设情况。方法 2017年6-9月对上海市各级医疗单位妇产科及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内容涵盖各医疗机构更年期专病(专科)门诊服务开展情况,人员配置,设备仪器配置等多方面内容,采用SPSS 20.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5份,问卷回收率86. 1%。调查范围涵盖53家医疗机构,155名医生,38. 7%的医生年龄分布在41~50岁,专业技术职称以中高级为主,现在正在从事更年期门诊工作的仅占25. 8%。63. 2%的医疗单位没有开设更年期专病门诊。开设更年期门诊的医疗机构中,78. 9%的受访医生表示因更年期而就诊的患者不足1/4。结论中国更年期女性保健知识的提高势在必行,这可能导致女性求医模式或者健康保健需求模式的改变。为了适应需要,提供专业而便捷的更年期保健服务已迫在眉睫。
郑燕伟陶敏芳胡江珊周伊贝耿露露
胶原蛋白海绵对大鼠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对大鼠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12周龄性成熟的雌性大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切开的子宫切口放入胶原蛋白后缝合,对照组切开后不放胶原蛋白。观察手术后14 d、28 d、35 d切口成纤维细胞数。结果术后35 d时,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大鼠自身对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与实验组中未放置胶原海绵的子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在创面组织重构期具有有抑制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生的作用,可能是一种利于子宫切口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将观察更长时间的切口的变化。
刘杰陶雯琪陶敏芳郑燕伟周杨
关键词:胶原蛋白海绵子宫切口
替勃龙与雌二醇屈螺酮治疗绝经症状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替勃龙与雌二醇屈螺酮在治疗妇女绝经后相关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从2015年8月-2016年3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院更年期门诊的40—60岁的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替勃龙组40例和雌二醇屈螺酮组25例,分别给予替勃龙2.5mg,口服,每日1次和雌二醇屈螺酮(雌二醇1.0mg+屈螺酮2.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MRS量表、PSQI量表评价治疗前治疗后绝经症状及睡眠质量,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MRS评分、PSQI评分的总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替勃龙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效果,用药1个月,有50%以上的患者睡眠可改善到正常。两组在用药1个月、3个月、6个月都对潮热流汗、心脏不适、睡眠失常、身体或精神疲惫的改善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勃龙和雌二醇屈螺酮治疗围绝经期出现的各种症状总体上疗效相当。但在易怒、焦虑、膀胱不适、情绪低落、阴道干涩、睡眠障碍等方面替勃龙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效果。
郑燕伟陶敏芳朱张颍李长滨王莺瑾朱丽萍
关键词:绝经期综合征替勃龙雌二醇屈螺酮睡眠障碍
肥胖孕妇分娩新生儿的体脂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人体质量指数(BMI)孕妇分娩新生儿的体脂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采取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77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分娩前的BMI值,将其分为肥胖组(n=28,BMI≥30.0 kg/m2),超重组(n=33,25.0 kg/m2≤BMI<30.0 kg/m2)及正常组(n=16,18.5 kg/m2≤BMI<25.0 kg/m2)。采集孕妇分娩前空腹外周静脉血及分娩时新生儿脐静脉血各5 mL,分别对孕妇及新生儿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t,对3组孕妇一般临床资料,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体脂率,孕妇孕期血糖、血脂水平,孕妇分娩前及新生儿FPG、FINS及血脂水平,进行总体及两两比较。对于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体脂率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娩孕龄)。进一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推导新生儿体脂率相关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3组孕妇年龄、身高、孕期增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3组孕妇孕前体重及BMI、分娩前体重及BMI,以及新生儿体脂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肥胖组这5项指标最高,正常组最低。3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肥胖组及超重组孕妇晚孕期FPG水平分别为(4.8±0.7)mmol/L、(4.7±0.4)mmol/L,均分别高于正常组的(4.3±0.4)mmol/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8)。3组孕妇早、中、晚孕期其余血糖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肥胖组孕妇分娩前血清FINS及游离脂肪�
叶樱琳郭晓蒙郑燕伟蒋荣珍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肥胖症体脂肪率孕妇
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对剖宫产率与手术指征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回顾分析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分析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成立前后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上海市剖宫产率控制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至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2007年12月成立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分娩的4521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17973例。结果2002至2020年平均剖宫产率39.75%,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率33.36%,剖宫产分娩指征总分娩占比前二位分别为瘢痕子宫9.58%、无医学指征6.56%。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成立后总剖宫产率(41.39%)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率(33.81%)明显高于成立前(33.64%与31.84%);瘢痕子宫孕妇总分娩占比明显高于成立前(11.45%vs 2.63%),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明显高于成立前(27.67%vs 7.8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16%vs 5.43%)、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类疾病(2.69%vs 3.1%)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明显低于中心成立前,多胎妊娠分娩总占比明显高于中心成立前(1.58%vs 0.83%)(P<0.05)。结论瘢痕子宫等高危孕妇转入至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的产检人数增多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杜绝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包括高龄初产、IVF-ET)、增加瘢痕子宫阴道试产、降低危重孕产妇发生、控制胎儿体重与IVF-ET双胎、加强臀位与双胎阴道分娩助产技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措施。
孙文杰李毓李明郑燕伟梁爽王娟李婷顾京红冯洁滕银成蒋荣珍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
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8年
情绪障碍是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发病原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罹患慢性疾病等情况对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发生影响较大。围绝经情绪障碍治疗包括绝经激素治疗(MHT)、心理干预、精神类药物及中医治疗,其中MHT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本文综述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治疗进展。
邵红芳郑燕伟陶敏芳
关键词:围绝经期情绪障碍
绝经相关的焦虑症状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绝经相关的焦虑症状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健康体检中心女性1 20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对研究对象进行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7.8%(PSQI总分≥8分),焦虑症状患病率为14.1%(SAS总分≥45分),睡眠障碍与焦虑症状并存为10.24%,不同绝经状态下睡眠障碍与焦虑症状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症状的发生与睡眠障碍(PSQI≥8分)有关(OR=1.12,95%CI=1.04~1.19),同时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也都会影响焦虑症状的发生,但是与绝经状态无关(OR=0.77,95%CI=0.48~1.23)。结论围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和焦虑症状发生率高,睡眠障碍是焦虑症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郑燕伟陶敏芳花琪朱洁萍周伊贝胡江珊黄红玲
关键词:绝经焦虑症状睡眠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