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城市
  • 4篇山地城市
  • 3篇山地
  • 2篇养老
  • 2篇园林
  • 2篇灾后
  • 2篇灾后重建
  • 2篇社区养老
  • 2篇社群
  • 2篇模范
  • 2篇街区
  • 2篇景观
  • 2篇空间规划研究
  • 2篇公共空间
  • 2篇风景园林
  • 2篇服务站
  • 2篇城市公共
  • 2篇城市公共空间
  • 2篇城市老年
  • 2篇城市社区养老

机构

  • 16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6篇王华
  • 5篇赵万民
  • 3篇曾卫
  • 1篇邓宏
  • 1篇周钰婷
  • 1篇王琳琳

传媒

  • 3篇规划师
  • 3篇建筑与文化
  • 1篇中国园林
  • 1篇风景园林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0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灾后重建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路径探析
2019年
灾后重建关乎灾区长远稳定的发展,不仅受到学者的关注,也是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作,其涉及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及物理等多个层面。芦山"4·20"地震发生以来,作为灾害的见证者和灾后重建的践行者,以芦山根艺苑广场设计为契机,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重塑"的设计理念,以灾后重建中公共空间的生态重塑、文化重塑和公共重塑为研究内容,着眼于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目标的设计框架,探索和归纳灾后重建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路径,体现其本土性、文化性、公共性的价值内涵。
曾卫封健王华
关键词:风景园林灾后重建城市公共空间
山地城市广场的空间文化研究——以重庆为例
山地城市广场是山地文化的空间沉淀。相比平原城市,具有多维的空间体系、脆弱的生态本底以及复合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在深入挖掘山地城市广场空间文化内涵,以重庆四个典型的山地广场为例,研究山地城市广场的空间文化元素与空间文化单元...
王华
关键词:空间文化山地城市城市广场
文献传递
城市街区型住区的规划策略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载体,城市居住是城市居民生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方式的选择将影响居民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多层次物质及精神生活。随着居民价值取向与投资建设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人们渴望在住区与城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街区型住区作为一种紧凑高效的住区模式,注重建立住区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联系,营造开放共享的城市住区环境。本文追溯了街区型住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将街区型住区与传统封闭式小区、街区进行比较研究,明确街区型住区的内涵与特征,从思想观念、规划体系、管理模式与开发模式四方面分析我国街区型住区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原则与策略,以期为我国街区型住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曾卫王华尤娟娟王琳琳
关键词:街区门禁社区城市公共空间
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原则与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传统工业区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工业遗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成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原则,综合形成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休闲游乐公园、低碳社区、博物馆群与区域一体化五种旅游开发模式,并提出旅游服务平台、系统化开发、多渠道宣传三大发展策略,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王华曾卫周钰婷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工业遗产旅游
山地形态基因解析:历史城镇保护的空间图谱方法认知与实践被引量:10
2021年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景观生态格局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山地历史城镇在与山水环境、地域文化的适应过程中逐渐生长出山水相依、紧凑立体及多元丰富的形态肌理,其背后反映的是“自然与人文”“历史与景观”“生态与形态”的良好逻辑关系。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山地历史城镇的空间形态,文章通过探析形态理论的进化变迁与山地历史城镇的演变规律,借鉴生命学研究方法,提出“形态基因”的概念,以空间图谱的方式,从外部物质性状和内在信息因子两个角度入手,将山地历史城镇形态的基因构成要素分解为生态因子、形态因子和文态因子,建立“三态融合”的形态基因保护与更新方法,并对走马古镇、寸滩古镇、中山古镇、松溉古镇4个典型山地历史城镇的空间图谱进行测绘与解读,试图为山地历史城镇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赵万民廖心治王华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演进趋势、动因及协调机制被引量:7
2020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各类保障性住房始终在住房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缓解了城市人口集聚后的安居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城市发展背景及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应对,从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保障区位、建设标准等方面探究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趋势及内在动因,提出“多层级梯度+弹性管控”的供应机制,从增量和存量角度缓解人地矛盾;建立“融合—共享—开放”的规划机制,从空间规划层面响应新需求结构;构建“智能互联+邻里互动+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以求推动保障性住房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赵万民王智王华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住房政策
重庆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凤天路社区和模范村社区比较的视角
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成为主流养老模式的背景下,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重庆,为了解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从2012年起全城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工作,多年来已经摸索形成比较成熟的建设模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
王婷王华
重庆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凤天路社区和模范村社区比较的视角
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成为主流养老模式的背景下,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重庆,为了解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从2012年起全城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工作,多年来已经摸索形成比较成熟的建设模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
王婷王华
文献传递
融合地图数据的山地城市医疗设施服务覆盖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分析评估城市医疗设施服务范围,对解决医疗供需矛盾,提升城市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医疗设施服务覆盖评估,多忽视交通网络与人群分布因素,致使城市医疗服务存在不少覆盖盲区。山地城市复杂地形环境影响居民出行能力与出行方式,增大医疗设施服务覆盖的难度,传统方法难以对其准确评估。本文在分析比对现有医疗可达性研究方法优劣势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主城区为实验区,试图针对性地采用优化两步移动搜寻法,并根据网络地图数据、官方统计数据,基于GIS平台建立医疗设施可达性分析模型,从市域、片区与社区3个层级科学评估医疗设施服务覆盖范围与各街镇医疗可达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更能处理海量医疗数据,准确模拟医疗服务范围,并输出全层级医疗设施服务覆盖评估结果,更适用于交通复杂的山地地区与多层级医疗设施服务覆盖评估。综合评估显示,重庆市主城区医疗设施服务存在大型综合医院空间分布不均、基层医疗设施内部覆盖不全的问题,并且医疗覆盖度较好的街镇仅占总数的33.1%。据此,建议老城区集聚的优质大型医疗资源向新城地区共享的同时,按照地理区位与技术能力划分、组建层级完备的医疗片区,补齐老城区基层医疗服务的短板,以期完善重庆主城区医疗设施配置。
廖心治王华赵万民
关键词:山地城市可达性地图数据GISPOI
山地城市老年社群活动空间规划研究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而社群活动作为老年人最主要的社交媒介,其活动空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受到挤压与侵占,这种现象在山地城市尤为显著。本文基于山地城市空间复杂性与矛盾性,深入探讨山地城市老年社群活动空间的内涵与特...
方国臣王华
关键词:山地城市社群规划设计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