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毅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娄底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探查
  • 1篇胆管
  • 1篇胆囊
  • 1篇胆囊腺癌
  • 1篇探查
  • 1篇组织化学
  • 1篇腺癌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囊腺癌
  • 1篇可行性
  • 1篇腹腔
  • 1篇腹腔镜
  • 1篇腹腔镜胆道探...
  • 1篇癌旁
  • 1篇癌旁组织
  • 1篇HMSH2
  • 1篇MGMT

机构

  • 2篇娄底市中心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2篇曾毅
  • 1篇杨竹林
  • 1篇袁源
  • 1篇杨永清
  • 1篇李新民
  • 1篇邹琼
  • 1篇李代强
  • 1篇杨乐平
  • 1篇苗雄鹰
  • 1篇刘子儒

传媒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胆囊腺癌及癌旁组织中MGMT、hMLH1、hMSH2基因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和腺瘤性息肉中MGMT、hMLH1和hMSH: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共收集80例腺癌、25例癌旁组织和25例腺瘤性息肉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MGMT、hMLH1和hMSH2表达水平。结果胆囊腺癌组织中MGMT、hMLH1和hMSH: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腺瘤性息肉(P〈0.01)。癌旁组织与腺瘤性息肉MGMT、hMLH,和hMSH2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肿块最大径≤3cm、无淋巴结转移和未侵犯周围组织患者组织标本中MGMT、hMLH,和hMSH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肿块最大径〉3cm、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的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GMT、hMLH,和hMSH2表达阳性胆囊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GMT、hMLH1和hMSH2阳性表达与术后生存率呈正相关,与病死率呈负相关;组织中MGMT、hMLH1和hMSH2的阳性表达是胆囊腺癌术后的独立预后因子和保护性因素。结论MGMT、hMLH1和hMSH2表达反映了胆囊腺癌的发生、进展和预后。MGMT、hMLH1和hMSH2阳性表达的腺癌患者预后较好。
曾毅杨竹林李代强邹琼刘子儒苗雄鹰杨乐平袁源
关键词:胆囊腺癌MGMTHMLH1HMSH2免疫组织化学
腹腔镜胆道探查应用胆管微切开的可行性和操作技巧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应用胆管微切开的可行性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通过胆管微切开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继发性胆道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并就可行性和操作技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次纳入的82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患者全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成功率达100.00%。平均手术时间(101.03±37.6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92±0.55)d,随访12个月以上均未见胆道狭窄、再发结石及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结论与直接切开胆总管前壁和T管引流术相比较,腹腔镜胆道探查应用胆管微切开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减少其复发。
杨永清朱水波王奎芳李新民曾毅宋志强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探查可行性操作技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