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春
- 作品数:36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大叶藻种子的抗菌保存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到海草场生态恢复与重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叶藻种子的抗菌保存方法,其步骤是:将普通海水(盐度范围32~35psu)过滤之后进行灭菌;以灭菌海水作为溶剂配置浓度均为2~3mg/L的纳米银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将大叶...
- 周毅徐少春张晓梅许帅岳世栋张玉顾瑞婷杨红生
- 文献传递
- 一种川蔓草种子干燥保存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到海草种子的保存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川蔓草种子干燥保存方法。将川蔓草种子外果皮完全腐烂后将其冲洗干净,冲洗干净的川蔓草种子直接放入装有干燥剂的密封容器中于5‑10℃下、进行避光保存,进而实现对种子的长期干燥条件...
- 周毅顾瑞婷杨红生徐少春张晓梅张立斌林承刚许帅岳世栋孙景春
- 一种潮下带鳗草生殖株自然促熟及播种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涉及到海草场恢复与重建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潮下带鳗草生殖株自然促熟及播种方法及装置。方法是将自然海草场鳗草生殖株夹到装置的主绳和侧绳上,而后将固定鳗草生殖株的装置投放到适宜的自然海区中,进行鳗草生殖株的自然促熟及播...
- 周毅徐少春王朋梅张晓梅宋肖跃杨红生
- 文献传递
- 中国温带海域新发现较大面积(大于50ha)的海草床:Ⅰ黄河河口区罕见大面积日本鳗草海草床被引量:20
- 2016年
- 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原是中国沿海潮间带较为常见的海草种类,近些年来随着生境的破坏其分布面积急遽下降,较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海草床已经非常少见。2015年5月和8月,在山东黄河河口区发现了超过1000 ha几乎连续分布的日本鳗草海草床,与互花米草生境相邻,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对日本鳗草生物量和种群补充等基本生物学指标也进行了调查。该发现极大丰富了中国海草数据库,并为日本鳗草的深入研究及保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验基地。
- 周毅张晓梅徐少春宋肖跃林海英王朋梅顾瑞婷
- 黄渤海典型鳗草海草床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被引量:1
- 2022年
- 为全面了解我国黄渤海鳗草(Zostera marina L.)床重金属污染水平,本研究以大连林阳北海、葫芦岛兴城、唐山乐亭-曹妃甸和青岛湾四处鳗草床为研究对象。于夏季采集鳗草、海水和沉积物样品并分析其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以此分析海草的重金属富集特征,并对比评估不同鳗草床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夏季四处鳗草床海水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Cu>Pb>Cd,均低于国家一级水质标准;对沉积物来说,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Pb>Cu>Cd,均低于国家一级沉积物质量标准。鳗草对重金属的富集因重金属种类和海草积累部位而异,其地上组织对Cu、Zn、Cd的富集能力高于地下组织。研究区域海水中Cu、Zn、Pb和Cd潜在风险等级均处于低风险水平。而对沉积物而言,葫芦岛兴城鳗草床Cd的潜在风险等级处于较高风险水平(Ei值为156.9)。唐山乐亭-曹妃甸和青岛湾鳗草床的地质累积指数(Igeo)由大到小依次为:Cd>Pb>Zn>Cu。综合所有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葫芦岛兴城鳗草床的潜在生态风险值最高。
- 乔永亮徐少春周毅周毅
- 关键词:黄渤海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 一种潮下带水域鳗草海草场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到海草场恢复与重建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潮下带水域鳗草海草场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包括供电系统、光照系统和支撑系统;所述供电系统,用于为光照系统提供电量;所述供电系统与光照系统连接,供电系统通过固定绳与支撑系统连接;...
- 周毅徐少春张晓梅 张玉 岳世栋顾瑞婷 乔永亮 刘明杰杨红生张涛张立斌林承刚孙景春
- 文献传递
- 一种潮下带水域鳗草海草场生态修复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海洋生态修复装置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潮下带水域鳗草海草场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光照系统和支撑系统;所述供电系统,用于为光照系统提供电量;所述供电系统与光照系统连接,供电系统通过固定绳与支撑系统连接;所...
- 周毅徐少春张晓梅张玉岳世栋顾瑞婷乔永亮刘明杰杨红生张涛张立斌林承刚孙景春
- 文献传递
- 天鹅湖大叶藻种苗补充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6年
- 本研究以山东荣成典型潟湖——天鹅湖内的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海草床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3月到6月对大叶藻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进行进了月度调查,包括春季大叶藻种苗的密度、株高、叶鞘高、叶数、叶宽以及分枝情况。结果表明,天鹅湖大叶藻种子在3月即开始萌发,但萌发量较少,种苗密度较低;4月种子大量萌发,种苗密度不断升高,并达到峰值,为(481.77?303.42)株/m2;5月份种子萌发结束,种苗密度下降,同时开始克隆生长;6月份种苗不断生长,分枝数增多,种苗开始出现有性生殖枝。至此,春季种苗的萌发过程结束,进入有性生殖过程。
- 王朋梅周毅张晓梅王峰顾瑞婷徐少春宋肖跃
- 关键词:MARINA有性生殖种苗
- 多种痕量元素对鳗草毒性的半效应浓度研究:以地上部分伸长长度和最大光量子产量为指标
- 2024年
- 海草床是重要的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痕量元素污染是造成沿海海草床退化的原因之一。鳗草(Zostera marina L.)是温带海域最广泛分布的海草种。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以鳗草地上部分伸长长度和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砷、铬、汞、镍、纳米银、锌6种痕量元素胁迫下对鳗草的毒性效应,并确定6种痕量元素对鳗草的半效应浓度(EC50)。结果表明,6种元素均对鳗草地上部分伸长长度和Fv/Fm产生了抑制作用,NaAsO2、Na2CrO4·4H2O、HgCl2、AgNPs、NiSO4·6H2O、ZnSO4·7H2O对鳗草的半效应浓度分别为2.1 mg/L(As:16.0μmol/L)、89.8 mg/L(Cr:384.6μmol/L)、0.65 mg/L(Hg:2.2μmol/L)、8.1 mg/mL(Ag:75.0μmol/L)、3.0×103 mg/L(Ni:1.1×104μmol/L)、7.5×104 mg/L(Zn:2.6×105μmol/L),不同痕量元素对鳗草的毒性大小为Hg>As>AgNPs>Cr>Ni>Zn。本文研究结果将为受损海草床的生态修复及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王新华张玉刘明杰徐少春岳世栋张晓梅张晓梅
- 关键词:痕量元素叶绿素荧光EC50
- 中国海草资源分布现状、退化原因与保护对策被引量:5
- 2023年
- 海草床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近海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尚不明晰,严重制约了我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2015~2021年,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借助船只走航、声呐探测、遥感等技术手段,重点对我国近海海草资源的分布面积、种类及主要威胁进行了全面普查,并据此提出我国海草床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海域海草床面积共为26 495.69hm^(2),可划分为:温带海域海草分布区和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分布区;我国现有海草4科9属16种。其中,温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17 095.01 hm^(2),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沿海,分布有2科3属5种,以鳗草(Zosteramarina)和日本鳗草(Z.japonica)为优势种,其中唐山乐亭-曹妃甸海草床面积达9 025.56 hm^(2),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9 400.68 hm^(2),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分布有4科8属12种,以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和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为优势种,以海南海草种类最多(12种)。我国海草床退化原因包括海岸工程建设及围填海活动、陆源污染、渔业活动、大型藻类爆发、互花米草入侵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同时,笔者针对不同威胁类型和强度,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
- 周毅江志坚周毅江志坚徐少春张沛东徐少春李文涛张晓梅岳世栋张晓梅刘松林李文涛吴云超范航清
- 关键词: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