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开基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天全地区晚三叠世地层中发现恐龙足迹化石被引量:6
- 2005年
- 王全伟阚泽忠梁斌蔡开基
- 关键词:恐龙足迹化石晚三叠世地层蜥脚类恐龙恐龙化石须家河组
- 四川广元河西晚侏罗世恐龙动物群集群死亡原因研究被引量:4
- 1997年
- 四川广元河西晚侏罗世恐龙动物群集群死亡原因研究李奎蔡开基张玉光(成都理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四川广元河西晚侏罗世恐龙动物群是一个以蜥脚类为主,并有虚骨龙、肉食龙、剑龙以及鱼类、龟类、鳄类、蛇颈龙类等的古脊椎动物群。化石保存于上侏罗统上沙溪庙组...
- 李奎蔡开基张玉光
- 关键词:恐龙动物群脊椎动物群晚侏罗世蜥脚类
- 马门溪龙属(Mamenchisaurus)的分类位置及演化被引量:11
- 1997年
- 文章对马门溪龙属(Mamenchisaurus)的分类位置进行了讨论,认为它应归属于勺齿蜥龙超科(Bothrosauropodoidea)中的马门溪龙科(Mamenchisauridae),从而对蜥脚类科一级的分类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文章还对马门溪龙属的演化进行了探讨,提出其祖先应为中侏罗世的峨眉龙属(Omeisaurus)。
- 李奎蔡开基
- 关键词:蜥脚类恐龙晚侏罗世
- 恐龙骨骼化石矿物组分分离的新方法及意义被引量:4
- 1998年
- 中生代恐龙绝灭之谜,不仅是世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众多古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工作者潜心钻研的课题、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已从恐龙骨骼化石微量元素的分布、组合入手研究,并结合采用高精确度、灵敏度、无损珍贵恐龙化石的中子活化分析(NAA)方法进行,对此项研究更深入的进展这里暂且不论,仅就分析取样的基础性工作而言。
- 张玉光李奎蔡开基
- 关键词:恐龙骨骼化石矿物组分恐龙化石
- 恐龙骨骼化石与其它脊椎动物骨骼的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 (INAA)技术 ,对比分析恐龙骨骼化石及其它脊椎动物 (乌龟、鱼和大量哺乳动物 )骨骼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组合 ,结果表明稀土、砷、钡、铀元素在恐龙骨骼化石中的含量远高于其它脊椎动物骨骼 ,而锌元素的含量情况却与之相反 ;同时进一步分析推测得出 :这种砷、钡元素含量的高异常和锌元素的低异常 ,极可能是导致四川盆地恐龙动物群集群死亡的原因之一。
- 李奎蔡开基张玉光
- 关键词:恐龙骨骼化石
- 四川广元恐龙化石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 1998年
- 应用中子活化分析(INAA)技术对四川广元河西晚侏罗世恐龙骨骼化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恐龙骨骼化石中稀土元素(REE)、铀(U)、砷(As)、钡(Ba)等微量元素显示了高或极高异常,锌(Zn)却显示了低异常;而化石围岩的微量元素极大多数都无明显的异常。根据这些微量元素的组合特征,对该动物群的集群死亡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 李奎童纯菡张玉光蔡开基
- 关键词:恐龙化石INAA
- 四川南部珙县早侏罗世一新蜥脚类恐龙被引量:8
- 1998年
- 简介在珙县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中,发现的原始蜥脚类恐龙化石的一新属种石碑珙县龙。成年个体长约14m。化石材料相当丰富,除头骨不完全外,其他部分乃至全部均保存完好。它是早期的原始的蜥脚类,但又和蜥脚类有不少共同点。它对研究蜥脚类的起源和进化。
- 何信禄王长生刘尚忠周凤云周凤云蔡开基蔡开基
- 关键词:早侏罗世蜥脚类
- 四川开江恐龙骨骼化石矿物组分分离和微量元素组合的研究被引量:8
- 1998年
- 文章详述了恐龙骨骼化石矿物组分的化学分离方法,同时对开江恐龙骨骼化石样品进行了分离和中子活化分析,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生物地球化学的对比研究,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中某些微量元素异常明显,并推断其中的砷(As)、铬(Cr)、铷(Rb)的高异常含量和锌(Zn)的低异常含量极有可能是导致开江恐龙动物群集群死亡的原因之一。
- 张玉光李奎蔡开基
- 关键词:矿物组分化学分离恐龙骨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