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钢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压阻
  • 3篇压阻式
  • 3篇硅压阻
  • 3篇硅压阻式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压桩
  • 2篇压阻式传感器
  • 2篇水压力
  • 2篇塑性铰
  • 2篇轴力
  • 2篇模型试验
  • 2篇静压
  • 2篇静压桩
  • 2篇孔隙水
  • 2篇孔隙水压
  • 2篇孔隙水压力
  • 2篇硅压阻式传感...
  • 2篇钢结构

机构

  • 8篇青岛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王鹏
  • 4篇王燕
  • 4篇张明义
  • 4篇王永洪
  • 3篇高鹏
  • 2篇白晓宇
  • 1篇郁有升
  • 1篇刘芸
  • 1篇高强

传媒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建筑钢结构进...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工程建设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装配式轻钢结构临建房屋技术性能与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青岛援建四川北川陈家坝地区震后过渡安置房采用装配式轻钢结构临建房屋。该临建房屋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桁架杆件之间采用无节点板直接焊接的连接形式,具有制作简单,自重轻,安装方便,可拆卸重复利用,施工周期短,结构受力可靠,抗震能力强等技术特点。针对这种连接形式研究了桁架杆件承载力及次应力的分布和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援建的临建房屋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能,采用无节点板连接的钢桁架,由于杆件几何偏心的影响,进行内力分析时应考虑次应力的不利影响。
高鹏王燕王鹏
关键词:冷弯薄壁型钢次应力
静压桩荷载传递机制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2017年
采用尼龙棒作为模型桩,首次在桩身刻槽封装微型FBG应变传感器和微型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对模型桩贯入过程中轴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变化进行测试,研究黏性土中的静压桩荷载传递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尼龙棒作为模型桩是可行的,贯入过程中,微型FBG应变传感器和微型孔压传感器性能稳定,能精确测出沉桩过程中桩身轴力变化和桩土界面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在黏性土中,超孔隙水压力影响沉桩阻力和桩身轴力变化,土中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呈线性增长,达到最大值后,开始缓慢消散;桩在贯入初期,桩端处FBG传感器未出现波长变化,直至贯入有效桩长的1/14~1/8后,才出现轴力变化。试验结果可为桩基础的设计、施工与检测提供借鉴与参考。
王鹏张明义王永洪陈小钰
关键词:静压桩轴力室内模型试验超孔隙水压力光纤光栅
钢框架梁端翼缘板式加强型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钢框架梁端翼缘板式加强型节点是梁柱改良抗震节点的一种形式,这种节点包括翼缘板加强型及盖板加强型节点两种类型。为了研究这两种连接形式的延性及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4个缩尺比例为1/2的梁柱T型试件,研究了节点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极限荷载、最大塑性转角、延性性能等,作为比较,还进行了1个传统栓焊节点试件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梁端翼缘板式加强型节点可以耗散大部分能量,避免梁根部应力发展导致梁柱连接焊缝过早出现脆性破坏,实现塑性铰外移。与传统节点相比,具有更强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延性节点。研究结果还表明,采用翼缘板或盖板对梁翼缘进行加强可以使试件承载能力有所提高,在抗震设计中可以考虑翼缘加强板对试件承载能力提高的影响。此外,该文还给出了翼缘板及盖板加强节点的设计步骤,为此类型节点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王燕郁有升王鹏
关键词:钢结构滞回性能
青岛开发区国际贸易中心塔机提前附着施工技术研究
2008年
结合青岛开发区国际贸易中心A座塔楼55层超高层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针对施工过程中为加快施工进度而采用的塔机提前附着技术,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单塔机提前附着和双塔机提前附着对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能进行了分析,为该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依据。
王鹏王燕高鹏
关键词:塔机附着水平推力施工技术
微型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研制被引量:8
2017年
结合多晶硅材料的压力敏感特性,通过在硅膜片上沉淀多晶硅压敏电阻及精密的微型化封装工艺,设计了微型硅压阻式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将硅膜片在压力下的电阻值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通过标定实验得出:传感器的零点输出小,动态频响高,线性拟合度高,且适用于监测精度要求高的实际工程及受尺寸限制的室内模型试验。
王永洪张明义高强王鹏
关键词:硅压阻式土压力孔隙水压力
硅压阻式传感器在静压桩贯入试验中的应用
2017年
针对静压桩贯入模型试验,基于多晶硅材料的扩散硅膜片制成的硅压阻式传感器,用于静压模型桩贯入过程桩端阻力数据实时采集。试验结果表明,该种传感器适用于静压桩贯入过程的监测,传感器表面需与桩端端部齐平,桩身表面开槽封装传感器导线可以避免贯入时损坏导线。通过分析贯入过程压桩力、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发现压桩力随模型桩入土深度的增加并没有呈现较明显的线性增大;贯入阻力主要是由桩端阻力产生,桩侧摩阻力较小;贯入试验中静压桩存在桩端残余应力,桩端残余应力与桩端阻力变化曲线相近。该结论为桩基础设计提供了有利参考。
王永洪张明义张明义王鹏
关键词:硅压阻式传感器静压桩桩端阻力贯入试验
基于光电测试技术桩土界面受力特性模型试验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预制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侧压力对桩身轴力的影响,模型桩桩身同时埋设温度自补偿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微型硅压阻式(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借助光电一体化测试技术,分析了侧压力对桩身轴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自补偿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性能稳定,可实时监控桩身轴力变化;微型硅压阻式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成活率高,成功测得了桩—土界面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在沉桩过程中,侧压力随贯入深度逐渐增加,同一深度处的侧压力反而减小;侧压力对桩身轴力影响值约为1~2倍,最大可达2.7倍。研究结果对重新认识预制桩的贯入机理及承载性状有重大意义。
白晓宇王永洪张明义桑松魁王鹏
关键词:轴力模型试验
梁柱刚性连接加强型节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1年
为了解决梁柱刚性连接节点在强震作用下的脆性破坏,采用对梁翼缘进行局部削弱或在连接区域局部加大的设计方法,以达到塑性铰外移、提高节点延性、避免在强震作用下梁柱接头发生脆性破坏的设计目的。国内外参考文献的研究结果表明,削弱型节点是以削弱梁翼缘截面、降低梁承载力为代价,获得强震作用下梁的塑性发展,而加强型节点以不降低梁承载力为前提,在大震作用下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塑性发展,使节点具有很好的延性。本文以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修订为背景,针对塑性铰外移加强型节点各类形式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着重介绍了板式加强型节点和翼缘扩大型节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王燕刘芸王鹏高鹏
关键词:钢结构加强型节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