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PFOA/硅烷偶联剂分子自组装膜对环氧带锈涂层性能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使用全氟辛酸铵(PFOA)和KH550、KH560两种硅烷偶联剂的混合溶液对Q235钢表面进行预处理,明确PFOA/KH550、PFOA/KH560两种溶液在基材表面成膜,并对表面预处理钢进行接触角、CuSO_4点滴实验、极化曲线测试,然后在表面涂覆环氧涂料,通过对环氧涂层进行基本性能测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实验,考察这两种表面处理剂在金属基材表面附着对环氧带锈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PFOA/KH550和PFOA/KH560处理过的带锈表面的接触角分别增加了17.2%和11.7%,CuSO_4点滴实验的时间分别提高了64.7%和38.8%,腐蚀电流分别降低了93.5%和78.7%。不同环氧涂层的测试结果表明:PFOA/KH550混合溶液处理的带锈表面的环氧带锈涂层效果最好,各项性能明显提升,其中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分别提升14.3%和11%,腐蚀电流比原锈层表面涂层降低96.2%,耐盐水浸泡62 d无明显变化。
- 左银泽陈亮冯清高延敏
- 关键词:表面处理硅烷偶联剂全氟辛酸铵
- 纳米氧化锌负载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被引量:15
- 2018年
- 氧化石墨烯(GO)和纳米氧化锌(ZnO)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在环氧树脂中容易出现团聚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七水合硫酸锌为原料,将ZnO负载到GO表面,通过FT-IR,XRD,SEM,EDS,TG和接触角测试,纳米ZnO均匀分散在GO基体上,并可以在不改变GO片层结构的条件下,改善GO的团聚问题的同时降低GO的亲水性。然后将ZnO负载GO与环氧树脂制备纳米ZnO负载GO/环氧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纳米ZnO负载GO/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当ZnO/GO加入量为0.25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99.87%,12.09%,98.35%和151.48%,吸水率比纯环氧树脂降低了81.48%。
- 左银泽陈亮朱斌高延敏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表面改性综合性能
- 自组装PFOA分子膜对带锈Q235钢腐蚀行为影响
- 2018年
- 使用全氟辛酸铵(PFOA)作为锈层处理剂,研究了PFOA浓度变化对清洗带锈Q235钢表面锈层效果和Q23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使用EDS、SEM分析技术以及接触角、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等测试方法对经1,10,100,150和200 g/L的PFOA溶液处理后Q235钢表面的化学结构、基本组成、表面形貌、润湿性和耐腐蚀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FOA溶液具有扩散性和润湿性,并能透过多孔锈层渗透到基材表面,与表面Fe离子发生配位作用,通过分子自组装的方式形成分子膜。该吸附膜破坏了锈层和基材的结合,有利于锈层的清理。PFOA浓度为150 g/L时的除锈效果最好;相比于空白样品,表面锈层基本消失,接触角增大111.9%,CuSO_4点滴实验变色时间延长70%,腐蚀电流降低53.3%,表面膜容抗电阻增加193%。
- 左银泽许宝华朱桂生黄诚冯清陈亮李照磊高延敏
- 关键词:表面处理
- 纳米CaCO_3/纳米SiO_2共混改性HDPE的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_3,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_2,并用其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并对二元、三元复合物进行了微观形貌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CaCO_3主要起到增韧的作用,纳米SiO_2主要起到增强的作用,HDPE/纳米CaCO_3/纳米SiO_2混合质量比为100∶25∶7的三元复合物的拉伸强度比纯HDPE提高了17.6%,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34.5%。
- 左银泽陈亮李岩沈海滨高延敏
-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改性纳米碳酸钙
- 改性2-氨基嘧啶型转锈剂的制备及其在带锈涂层中的防腐蚀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将接枝不同脂肪酸的2-氨基嘧啶作为转锈剂与环氧-聚乙烯醇缩丁醛(EP-PVB)配合制成带锈涂层,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对涂层形貌和耐蚀性进行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转锈剂可在锈层表面形成一层自组装膜,膜层的形貌与接枝使用的脂肪酸碳链长度相关,用月桂酸接枝的2-氨基嘧啶转锈剂成膜性最佳;转锈剂与EP-PVB配合制成带锈涂层的防蚀腐效果受转锈剂成膜性的影响,用月桂酸接枝改性的2-氨基嘧啶转锈剂与EPPVB配合涂装的带锈涂层的耐蚀性最佳。
- 陈亮左银泽王玉高延敏
- 关键词:2-氨基嘧啶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