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椎动脉
  • 3篇椎动脉优势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后循环
  • 3篇后循环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卒中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变异
  • 1篇张量成像
  • 1篇侵入性检查
  • 1篇缺血
  • 1篇椎底动脉
  • 1篇椎底动脉供血...
  • 1篇脑缺血
  • 1篇脑卒中

机构

  • 4篇承德医学院
  • 3篇河北省保定市...
  • 2篇河北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作者

  • 5篇董畅
  • 4篇冯倩倩
  • 3篇廖仁昊
  • 3篇陶晓雪
  • 2篇梁容仙
  • 2篇陈立英
  • 1篇王敬
  • 1篇陶小雪
  • 1篇张颖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后循环脑梗死与椎动脉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随着我国人口趋于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脑卒中在疾病发生率上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长,尤其后循环脑梗死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显然较高。基于我国脑卒中相关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患病率仍在不断增长,不断增加的卒中...
董畅
关键词:椎动脉优势脑卒中血管变异后循环脑梗死
后循环脑梗死与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分析影响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DWI序列分为前循环梗死组和后循环梗死组,按Giang提出的诊断标准检出基底动脉弯曲的患者,分析后循环脑梗死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64例(20%)脑梗死患者诊断为基底动脉弯曲,其中前循环梗死组基底动脉弯曲者34例(16%),后循环梗死组30例(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底动脉弯曲、既往短暂性脑缺血(TIA)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基底动脉弯曲、既往TIA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冯倩倩廖仁昊董畅陶晓雪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
全文增补中
后循环脑梗死与椎动脉优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血管供应部位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等资料,研究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与椎动脉优势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椎动脉优势是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且椎动脉优势组中基底动脉(BA)分区及小脑后动脉(PICA)分区的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椎动脉优势、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既往TIA史均是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椎动脉优势患者更易发生后循环PICA区和BA供血区梗死。有效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TIA发作,对改善后循环脑梗死复发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董畅廖仁昊冯倩倩陶晓雪梁容仙
关键词:椎动脉优势后循环脑梗死
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根据临床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康复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但作用机制尚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可以定量检测病灶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推断病灶的病理生理学改变[2]。我们对ACI患者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
王敬陈立英梁容仙张颖邸丹丹陶小雪冯倩倩董畅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康复治疗非侵入性检查NIHSSTENSOR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ertebralarterydominance,VAD)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stroke,PCI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连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检查。优势椎动脉定义为两侧直径相差≥0.3mm时直径较大的椎动脉,或当两侧直径相差〈0.3mm时与基底动脉直线连接的一侧椎动脉。依据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xfordshireCommunityStrokeProject,OCSP)分型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前循环缺血性卒中(an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stroke,ACIS)组和PCIS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AD与PCIS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2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CIS组172例(76.1%),PCIS组54例(23.9%)。54例(23.9%)存在VAD,其中左侧优势38例(70.3%),右侧优势16例(29.7%)。PCIS组存在VAD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ACIS组(55.6%对14.0%;x2=39.115,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D是患者发生PCIS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3.60,95%可信区间6.90~27.01;P〈0.001)。结论VAD与PCIS发病密切相关,VAD是PCIS的独立危险因素。
陶晓雪廖仁昊陈立英董畅冯倩倩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病理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