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超

作品数:2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艺术
  • 3篇文学

主题

  • 6篇电影
  • 3篇叙事
  • 2篇心理
  • 2篇文化
  • 2篇阿甘
  • 1篇当幸福来敲门
  • 1篇第二次世界大...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东方主义
  • 1篇心理快感
  • 1篇虚无
  • 1篇叙事方式
  • 1篇叙事分析
  • 1篇叙事研究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话语
  • 1篇异域
  • 1篇异域情调
  • 1篇隐含

机构

  • 13篇贵州商学院

作者

  • 13篇杨文超

传媒

  • 11篇电影文学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月围城》的革命潜意识叙事分析
2011年
电影《十月围城》立足后现代影视观,是一部革命题材的新历史剧。革命题材少不了对革命潜意识的表达,本剧在阐发革命潜意识时,没有采取说教式的做法,而是通过对革命者的革命潜意识的表现,通过对文化心理的描述,在更深层的文化层面上对革命进行阐释,以求得更深刻的革命潜意识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革命题材电影的教育方式的提升。
杨文超
关键词:文化心理
电影《最爱》中的原型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电影《最爱》用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在对原型的塑造中,用圆形循环模式和情意结模式进行叙事,以赵得意、商琴琴曲折的爱情故事为蓝本,通过娘娘村人对热病人以及赵得意、商琴琴的爱情的冷漠、歧视、隔离的探究,再现了娘娘村人的冷漠、庸俗、自私、灰暗的生存状况,描绘出一个荒诞、虚无、颓废、绝望的世界,揭示了在绝症面前,人的内心世界的荒原性和人世的荒诞性,令人沉痛,催人深思。
杨文超
关键词:荒诞虚无绝望
《当幸福来敲门》与《阿甘正传》的幸福意识比较
2011年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与《阿甘正传》通过对主人公历经磨难到成就辉煌的描写,展示了美国人民对精神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设计的美国式幸福的深切向往和执著追求,尽管两剧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等有着巨大的差别,但都通过主人公最后以"事业成功"来追问美国式幸福的含义,点明了美国式的幸福的心理快感性和精神言有性。
杨文超
关键词:心理快感
“温和”的东方主义——《木乃伊3:龙帝之墓》隐含的中国文化意识
2008年
由罗伯·科恩洛(Rob Cohen)导演,布兰登·弗雷瑟、李连杰、杨紫琼、马莉·贝罗、卢克·福德、黄秋生、梁洛施为其主要演员的电影《木乃伊3:龙帝之墓》,尽管出于商业价值的考虑,好莱坞近几年一直试图和中国文化套近乎,在电影中增加了不少的"中国元素":如用中国演员,采用中国场景。
杨文超
关键词:东方主义木乃伊好莱坞电影文化意识语义方阵
电影《致命请柬》的叙事模式研究
2017年
由武圣基导演,张达明、徐亮德、焦婷、胡桑、郝文婷主演的国语惊悚悬疑片《致命请柬》,是对日本畅销惊悚悬疑小说《温泉旅馆》的仿编。电影在借鉴日本小说《温泉旅馆》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它采取了西方电影叙事理念来构筑整个故事情节,并结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对故事进行加工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开辟了杂糅外国电影理论和电影题材,兼容中国观众的审美取向,拓宽电影视域的新途径,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杨文超
关键词:叙事方式原罪意识异域情调
论《朗读者》的女性话语权力意识被引量:2
2010年
话语与权力总是胶着在一起,互为耦合、互为支撑,而女性话语也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女性权力意识。通过对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中女性对话、内心独白等的分析,笔者认为女性话语权力意识在"个人生活"中具有实在性。汉娜和女作家所活动的社会场景,是她在个人生活中的话语权力意识的来源,在这个她们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中,其先前话语所体现的权力意识又具有虚妄性。
杨文超
关键词:《朗读者》女性话语权力意识实在性
电影《滚啦啦的枪》的隐喻性叙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滚啦啦的枪》看似剧情简单、视听冲击力不大、人物不多。可是,导演通过隐喻叙事机制的构建,用人物隐喻、物件隐喻、情节隐喻等方式,通过对苗族树图腾崇拜民族的生死意识的追寻和灵魂的追问,对苗族图腾崇拜体系的挖掘,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苗族民俗文化体系,具有浓烈的悲剧意识,震撼观众心灵。
杨文超
关键词:隐喻叙事悲剧意识
深度历史意识的消解——论电影《赤壁(上)》的历史意识
2009年
吴字森导演的《赤壁》(上)立足时代审美语境,用泛审美观点,对传统文本《三国演义》的基本价值体系、审美惯例、文化原料进行解构,迫使受众在新的审美压力下寻求化解办法,通过影视艺术话语的创造和转化,实现对历史名战《赤壁》的审美置换。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对该文本传统深度历史意识的消解。
杨文超
关键词:历史意识《赤壁》消解审美观点电影艺术话语
《勇敢的心》的英雄美学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Mel Gibson导演的电影《勇敢的心》描述了14世纪苏格兰人民在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的领导下,经过坚苦卓绝的战斗最终赢得独立和自由的历程。在Mel Gibson所塑造的英雄人物的身上,导演倾注了满腔激情,并以好莱坞英雄美学观为基础,塑造了一个美国式的英国英雄,演绎了好莱坞英雄美学的内涵。
杨文超
关键词:救赎
电影《2012》的后殖民主义意识解读
2010年
《2012》是灾难片大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最新作品,该电影有着浓厚的后殖民主义思想。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成为20世纪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各洲一大批殖民地相继获得政治上的独立,传统的帝国纷纷解体。然而,帝国主义并没有立即终止而彻底成为。过去”,仍然是经济、政治与军事关系中最强大的力量。
杨文超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社会思潮帝国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