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任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丹参
  • 2篇丹参片
  • 2篇药物
  • 2篇乙型肝炎肝
  • 2篇乙型肝炎肝硬...
  • 2篇纤维化
  • 2篇复方丹参
  • 2篇复方丹参片
  • 2篇肝炎肝硬化
  • 2篇肝硬化
  • 2篇病毒
  • 1篇多西环素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机构

  • 5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李任
  • 2篇龚诗
  • 1篇苏海飞
  • 1篇苏雪梅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62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危险因素,为防治DILI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2例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肝损伤分为观察组(n=27,有肝损伤)和对照组(n=35,无肝损伤),统计其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饮酒史、吸烟史、肝病史等基础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对策。结果:分析后发现,抗结核药物治疗致DILI与患者年龄≥40岁、BMI≥28、酗酒、吸烟、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未用保肝药、营养不良等影响因素(P<0.05)具有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40岁)、酗酒、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营养不良、未应用保肝药为导致肺结核患者发生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40岁)、酗酒、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营养不良、未应用保肝药等均为导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积极防治DILI发生,确保抗结核分枝杆菌治疗的有效性。
李任苏庆全黎运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肺结核药物性肝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毒S基因准种变异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病毒S基因准种变异特征,探讨HBV-ACLF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治疗前血清样本。提取HBV DNA,巢式PCR法扩增HBV S基因,参照相应基因型标准序列,分析两组患者的HBV S基因的准种异质性差异,包括信息熵(Sn)、平均遗传距离(d*)、同义替换率(dS)、非同义替换率(dN)指标。结果成功扩增HBV S基因的患者共99例,其中HBV-ACLF患者56例,CHB患者43例。HBV S基因准种异质性分析显示,HBV-ACLF组的Sn(核苷酸、氨基酸)、dS、dN分别为(0.716±0.181)nt、(0.598±0.218)AA、8.259±2.607和7.103±3.081,均高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9、2.546、8.232和5.297,P均<0.05)。S基因MHR区准种变异性分析结果显示,HBV-ACLF组的Sn(核苷酸、氨基酸)、d*(核苷酸、氨基酸)、dS、dN分别为(0.756±0.184)nt、(0.613±0.229)AA、(7.137±3.074)nt、(8.280±3.194)AA、9.091±2.720和7.429±2.860,明显高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32,、5.020、3.599、5.772、4.093和3.857,P均<0.01)。结论HBV-ACLF患者更易发生S基因变异,尤其是MHR区变异,可能与HBV-ACLF产生相关。
李任余艳芬李春林黎运邱晓颖李湖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S基因准种
氯霉素与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氯霉素与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于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恙虫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霉素组和多西环素组各30例。氯霉素组采用氯霉素治疗,多西环素组采用多西环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水平、不良反应。结果多西环素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氯霉素组的73.33%(x^(2)=4.320,P=0.038);多西环素组退热时间、结痂消失时间、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及肝损害恢复时间均短于氯霉素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C-CSF水平均下降,且多西环素组低于氯霉素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2,P=0.688)。结论相较于氯霉素,多西环素可明显缩短恙虫病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苏庆全李任李湖
关键词:恙虫病氯霉素多西环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复方丹参片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影响,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0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则以复方丹参片联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纤维化指标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3、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V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相对更好,其对于该类患者的纤维化指标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龚诗苏海飞苏雪梅李任邱泉珍
关键词:复方丹参片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复方丹参片联合恩替卡韦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复方丹参片联合恩替卡韦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联用恩替卡韦与复方丹参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脏超声弹性值、肝功能指标及降钙素原水平。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肝脏超声弹性值(7.51±2.43)μg/L低于对照组(9.18±2.5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8,P<0.05)。研究组脱氧核糖核酸(0.91±0.09)105IU/mL、总胆红素(32.05±4.11)μmol/L、谷草转氨酶(42.07±5.33)U/L、谷丙转氨酶(33.09±4.21)U/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02、10.532、15.121、15.858,P<0.05)。且研究组降钙素原(0.07±0.01)ng/mL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95,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复方丹参片联合恩替卡韦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脏弹性,使降钙素原水平下降,促使肝功能快速恢复。
李任龚诗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复方丹参片恩替卡韦肝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