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萍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叶螨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乳剂
  • 1篇色谱
  • 1篇水乳剂
  • 1篇农药
  • 1篇农药复配
  • 1篇朱砂叶螨
  • 1篇嘧菌酯
  • 1篇相色谱
  • 1篇纳米乳
  • 1篇纳米乳剂
  • 1篇接触角
  • 1篇菊酯
  • 1篇甲氰菊酯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篇钱坤
  • 2篇胡月
  • 2篇蓝月
  • 2篇饶萍
  • 1篇严伟
  • 1篇何林
  • 1篇田亚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农药复配可扩大防治谱、降低单剂用药量和生产成本,延长药剂使用寿命。开发能耗低、稳定性好的纳米乳剂,使农药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剂型加工更好地发挥其生物效果,提高药效。【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两种杀虫杀螨剂甲氰菊酯、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毒力,采用共毒因子法评价两个药剂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法进行复配农药最佳配比筛选,最后对配比与共毒系数进行数学模型方程拟合对最佳配比进行筛选;并在获得最佳配比的基础上采用低能乳化法加工成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纳米乳剂特性及基本要求,进行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质量控制指标检测;并通过接触角和黏附功的测定初步探究纳米乳剂的性能。【结果】药膜法测定甲氰菊酯、丁氟螨酯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24 h后LC_(50)分别为711.62、4.32 mg·L^(-1),共毒因子法测定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和丁氟螨酯复配在质量比18﹕1和165﹕1之间具有增效作用,增效配比区间较宽,两者复配可行。共毒系数法结果表明,甲氰菊酯与丁氟螨酯的质量比为50﹕1时,共毒系数(CTC)最高,CTC=209.96。通过方程拟合,甲氰菊酯·丁氟螨酯配比与共毒系数的数学模型为y=-216.86x2+19201x-424807,R^2=0.864,理论最佳配比约为39﹕1(质量比),CTC=211.91,进一步通过共毒系数法对理论最佳配比验证得:甲氰菊酯﹕丁氟螨酯=39﹕1时,毒力回归方程为y=0.66x+3.8,r=0.9757,LC_(50)=60.96 mg·L^(-1),共毒系数(CTC)高达215.36。由以上结果可知理论最佳配比与实际最佳配比增效作用基本一致,说明筛选的甲氰菊酯和丁氟螨酯最佳配比具有实际可靠性。最终确定39﹕1(甲氰菊酯﹕丁氟螨酯质量比)为最佳配比进行纳米乳剂的研制。通过溶剂、乳化剂、水质的筛选,得到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的最佳制剂配方,优
赵恒科蓝月南灿胡月饶萍田亚严伟钱坤何林
关键词:甲氰菊酯朱砂叶螨农药复配纳米乳剂接触角
10%丁氟螨酯·嘧菌酯水乳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建立10%丁氟螨酯·嘧菌酯水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现对制剂中丁氟螨酯和嘧菌酯同时、快速地测定。[方法]以甲醇-水(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在230 nm波长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丁氟螨酯和嘧菌酯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5,变异系数分别为3.25%、5.0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99.76%。[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分离样品中的丁氟螨酯和嘧菌酯,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胡月蓝月庞泽兴张丕文饶萍赵恒科刘凡巧钱坤
关键词:嘧菌酯水乳剂高效液相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