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玉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单双相抑郁患者的情感气质特征及其与抗抑郁治疗反应的关系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索单相抑郁、双相I型和双相II型抑郁患者情感气质特征的差异及其与抗抑郁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包括332例单相抑郁患者、116例双相I型患者和152例双相II型患者,所有患者均处于重性抑郁发作期。在为期6周的半自然临床试验中,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完成情感气质问卷中文版(TEMPS-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比较治疗4、6周末不同气质类型为主导气质患者HAMD-17评分减分率。结果双相I型患者旺盛情感气质评分高于单相抑郁患者和双相II型患者[(9.91±4.53)分vs.(8.20±4.34)分vs.(8.53±4.14),F=6.562,P=0.002];而双相II型患者环性气质评分高于单相抑郁患者[(10.05±5.02)分vs.(7.47±5.22)分,F=12.89,P<0.01]。治疗6周后,情感旺盛气质主导组HAMD-17评分减分率高于情感旺盛气质非主导组(F=6.44,P=0.011)。结论单双相抑郁患者的情感旺盛气质和环性气质的特征有所差异,旺盛情感气质可能可以作为处于重性抑郁发作期的情感障碍患者抗抑郁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
- 林康广卢睿陈玲玉陈琨欧阳惠怡党亚梅徐贵云
- 关键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双相障碍误诊及患者求医轨迹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双相障碍患者被误诊情况、临床特点和求医轨迹,为双相障碍的识别和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目前诊断和首次诊断是否相同,将2007年6月-2010年10月在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就诊的处于抑郁发作期的247例双相障碍患者分为误诊组和确诊组,通过调查、访谈及问卷法收集患者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和求医轨迹。结果检出确诊病例72例,误诊患者175例,误诊率为70.85%。误诊病例中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障碍的最多(64.00%),其次为精神分裂症(22.29%)。与确诊组相比,误诊组有更高比例的病前生活事件(41.9%vs.23.6%,P<0.01)、过去存在更高比例的轻躁狂症状(70.9%vs.55.6%,P<0.01)、间歇性病程更少(55.2%vs.70.8%,P=0.02),而确诊组更多患者首次即去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83.3%vs.70.3%,P=0.03)。结论具有病前生活事件、轻躁狂症状以及间歇性病程更少的双相障碍患者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以提高确诊率。
- 林康广陈玲玉陈琨李婷欧阳惠怡党亚梅陈晓东徐贵云
- 关键词:双相障碍误诊
- 情感气质自评问卷青少年中文版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根据情感气质自评问卷中文版,修订更适合青少年群体的情感气质自评问卷青少年中文版,并检验其信度及效度。方法基于之前修订的情感气质自评问卷中文版每个条目的因子负荷,并考虑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各个因子条目数量以及内容适应性等因素,最后形成60条目的情感气质自评问卷青少年中文版,对822名11~17岁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评估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并比较各因子的性别差异。结果抑郁气质、环性气质、情感旺盛气质、易激惹气质以及焦虑气质因子条目的 Cra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7、0.78、0.76、0.77及0.83。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焦虑气质、易激惹气质、情感旺盛气质因子可有效区分,而抑郁气质与环性气质的条目则混合在一起。女性在抑郁气质[(3.521±2.221)vs.(3.144±2.295)]、环性气质[(4.484±2.922)vs.(3.917±2.823)]、焦虑气质[(5.236±3.719)vs.(4.366±3.658)]因子的得分高于男性(P〈0.05),而男性情感旺盛气质因子得分则高于女性[(5.407±2.842)vs.(4.852±2.963),P〈0.01]。抑郁气质与环性气质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625,P〈0.001),焦虑气质与易激惹气质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628,P〈0.001)。结论情感气质自评问卷青少年中文版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及结构效度,适用于中国青少年群体情感气质的测量。
- 林康广陈玲玉陈琨欧阳惠怡徐贵云
- 关键词:青少年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