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杰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眼前节
  • 1篇原位
  • 1篇术后
  • 1篇前房
  • 1篇磨镶术
  • 1篇激光
  • 1篇激光角膜原位...
  • 1篇角膜
  • 1篇角膜原位磨镶...
  • 1篇LASIK术
  • 1篇LASIK术...

机构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杜之渝
  • 1篇姚浩
  • 1篇王杰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LASIK术后眼前节形态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式之一,术中角膜基质层切削、负压吸引等操作可能导致术后眼前节形态和结构的改变,这些改变对术眼会带来何种影响值得关注. 目的 探讨LASIK对眼前节形态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方法 采用等距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于重庆明达眼科接受LASIK患者31例59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为(24.52±8.41)岁,术眼平均等效球镜度为(-5.96±3.75)D.分别于LASIK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采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前房角(ACA)、前房容积(ACV)、中央前房深度(ACD)等参数,采用A型超声测量晶状体厚度(LT).以角膜4 mm半径平面为界限将前房分为前、后2段,计算矢高段前房深度(Sag4mmACD)(即角膜后表面顶点至角膜4 mm半径平面高度)和残余前房深度(RACD)(即角膜4 mm半径平面至晶状体前表面高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估ACD与RACD和L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术眼术前及术后1、3、6个月ACA、ACV、ACD、RACD和LT测量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19,P<0.05;F=11.596,P<0.05;F=24.045,P<0.01;F=16.087,P<0.05;F=15.333,P<0.01),术眼术后1~6个月ACA、ACV、ACD、RACD测量值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ag4mmACD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眼术后各时间点LT值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及术后1、3、6个月ACD与RACD均呈显著正相关(r=0.976、0.824、0.724、0.938,均P<0.01);术后3个月和6个月术眼LT值与ACD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0.344,P<0.01;r=-0.363,P<0.01). 结论 近视眼LASIK术后ACD变浅,ACD变化区域主要为角膜4 mm半径平面至晶状体前表面,该变化可能与术后视近时调节力增强致LT增加使晶状体前表面前移有关.
王杰杜之渝李雪瑶张玙晏丕松陈会振姚浩
关键词: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眼前节前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