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佩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功能性
  • 2篇磁共振
  • 1篇动作表象
  • 1篇学前儿童
  • 1篇运动表
  • 1篇运动表象
  • 1篇身体
  • 1篇网络
  • 1篇控制网络
  • 1篇功能性磁共振
  • 1篇功能性磁共振...
  • 1篇功能性核磁共...
  • 1篇核磁共振
  • 1篇儿童
  • 1篇本体
  • 1篇FMRI研究
  • 1篇表象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3篇上海体育学院

作者

  • 3篇张剑
  • 3篇戴雯
  • 3篇李雪佩
  • 2篇张兰兰
  • 2篇吴殷
  • 2篇沈诚
  • 2篇谭晓缨
  • 2篇朱桦

传媒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学前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身体移动与物体控制能力具体动作任务的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本研究选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TGMD-2)对上海市206名3~6岁儿童的大肌肉动作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旨在探讨儿童"肌肉—关节"和"视—动"发展的规律,结果发现3~6岁是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其身体移动能力发展良好;"肌肉—关节"协调能力基本习得;"视—动"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应更注重儿童肢体间的配合,促进其动作模块化的形成;应进一步提高儿童物体控制能力,在培养儿童感知—运动的精确联结的基础上,更多地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正确、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学前儿童体育活动。
戴雯李雪佩张剑谭晓缨
运动技能水平与躯体感觉输入对运动表象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运动表象质量与运动技能水平有关,运动表象质量随着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器械使用可使人脑产生可塑性改变,使用者会将器械纳入身体图式。然而,两者影响运动表象的神经心理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析篮球运动员与新手在不同持球条件下表象投篮时脑功能活动的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表象质量较好,镜像神经系统激活高于新手;持球条件下运动员表象质量显著高于不持球条件下,镜像神经系统激活程度显著低于不持球条件下。研究说明持器械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质量,器械使用带来镜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
张兰兰沈诚朱桦李雪佩戴雯吴殷张剑
关键词:运动表象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不同本体感觉输入对复杂运动动作表象的影响:fMRI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人类的运动技能与工具的使用密不可分,运动技能能力与动作表象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不同工具产生的本体感觉输入对复杂运动动作表象影响的神经心理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以排球运动员为例,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采用组块设计与事件相关设计相结合的混合设计,探究持特定工具(排球)、非特定工具(篮球)和不持工具条件下进行排球发球动作表象时脑功能激活模式。结果发现:3种持工具条件下表象共同激活的脑区有左侧小脑和右侧脑岛;3种不同持工具条件下表象,右侧后扣带回、右侧海马旁回,左侧额中回激活存在差异;持工具表象与不持工具表象在右侧楔前叶,右侧后扣带回激活有差异;持特定工具表象比持非特定工具表象在右侧额中回,左侧辅助运动区激活更大。结果表明:动作表象受到本体感觉输入的影响,在持特定工具表象专项动作时,会促进额-顶控制网络功能的激活。研究结果为运动训练实践和脑损伤后功能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沈诚吴殷张兰兰朱桦戴雯李雪佩张剑谭晓缨
关键词:动作表象功能性核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