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江涛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肺炎
  • 3篇重症
  • 3篇黏膜
  • 3篇黏膜屏障
  • 3篇病原学
  • 3篇肠黏膜
  • 3篇肠黏膜屏障
  • 2篇重症肺炎
  • 2篇乌司他丁
  • 2篇细胞
  • 2篇患儿
  • 2篇姜黄素
  • 2篇儿童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细胞
  • 1篇炎症细胞因子
  • 1篇药敏
  • 1篇药敏结果
  • 1篇药敏结果分析
  • 1篇药物敏感

机构

  • 9篇保定市儿童医...
  • 4篇河北省儿童医...

作者

  • 9篇马江涛
  • 5篇刘佳琪
  • 4篇王志华
  • 3篇王改
  • 3篇李宁
  • 3篇徐欢
  • 2篇郝京霞
  • 2篇徐欢
  • 2篇齐欣
  • 1篇常洁
  • 1篇安淑华
  • 1篇蔡力肖
  • 1篇陈红娜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姜黄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幼鼠抗炎作用及机制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NF-κB途径探讨姜黄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幼鼠抗炎作用及机制初步探讨。方法选取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姜黄素高剂量组(C组),姜黄素中剂量组(D组)和姜黄素低剂量组(E组),模型组及姜黄素治疗组采用肺炎支原体标准株滴鼻法进行建模,HE染色观察肺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肺组织中NF-κB p65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变化;使用ELISA法检测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姜黄素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肺泡结构比较完整,肺泡与气管结构清晰,炎细胞明显减少,姜黄素中剂量组对小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姜黄素低剂量组小鼠和模型组小鼠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的IOD值、NF-κB p65蛋白表达和支气管灌洗液中IL-6、IL-8和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姜黄素高剂量组和姜黄素中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的IOD值、NF-κB p65蛋白表达和支气管灌洗液中IL-6、IL-8和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姜黄素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的IOD值、NF-κB p65蛋白表达和支气管灌洗液中IL-6、IL-8和TNF-α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改善肺炎支原体感染幼鼠症状且能够抑制炎症因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表明姜黄素可作为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在药物。
王志华刘鑫惠李晶段红年马江涛王丹齐欣李保驰
关键词:姜黄素肺炎支原体NF-ΚB炎症细胞因子
280例CAP住院患儿病原学分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保定市儿童医院儿科于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C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根据治疗后的预后状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入组患儿血液及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其中病原微生物,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CAP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肺炎支原体是CAP住院患儿的主要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是CAP住院患儿主要感染的病毒类型,占50%以上。肺炎链球菌感染是CAP住院患儿感染的最主要细菌类型。年龄<3岁(OR=0.298,95%CI:0.128~0.692)及心功能不全(OR=0.690,95%CI:0.555~0.858)是CAP住院患儿预后良好的不利因素;有创机械通气治疗(OR=2.257,95%CI:1.709~2.981),初始抗菌联合用药(OR=1.587,95%CI:1.135~2.219)是CAP住院患儿预后良好的有利因素。结论 CAP住院患儿病原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支原体、病毒和细菌,有利于预后的因素包括有创机械通气和初始抗菌联合用药。
段红年马江涛徐欢刘佳琪刘佳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病原学分析预后
乌司他丁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破坏及其所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在一系列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Caco-2细胞体外培养制备肠单层上皮屏障模型,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H_2O_2组(500μmol/L H_2O_2)和低浓度(500 U/mL)、高浓度(3 000 U/mL)乌司他丁治疗组并予相应处理。检测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和荧光素钠透过率评估上皮屏障功能,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和定位,透射电镜观察紧密连接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_2O_2组Caco-2细胞单层上皮MDA水平、荧光素钠透过率明显升高,SOD活性、TEER、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H_2O_2组细胞刷状缘受损,细胞间连接模糊,ZO-1、occludin蛋白分布断续不完整,荧光强度低。乌司他丁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H_2O_2组显著改善(P<0.05),高浓度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乌司他丁对H_2O_2诱导的肠单层上皮屏障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以及调节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有关。
王改王志华段红年徐欢马江涛刘鑫惠刘佳琪李宁常春鹏郝京霞
关键词:乌司他丁过氧化氢肠黏膜屏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部
姜黄素对肠上皮细胞屏障的保护作用
2016年
肠黏膜是机体最重要的防御屏障。其选择性吸收氨基酸、维生素、离子等营养物质,阻止肠腔内有害物质如细菌或毒素等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和其它组织器官。各种病理情况均能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致使有害物质入血循环引发严重脓毒症、败血症,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笔者现就姜黄素(Cur)对乙醇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王改王志华李宁段红年徐欢马江涛刘鑫惠刘佳琪陈红娜蔡力肖
关键词:姜黄素肠黏膜屏障肠上皮细胞
保定地区重症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对河北保定地区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为临床治疗肺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肺炎的重症患儿57例,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及病毒相关的病原学检测,分析其流行病学相关性。结果经统计痰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共存在7种致病菌,检出率为36.8%。6月龄内儿童多发的两种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其病发例数为18例。病毒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患者48例,阳性率为84.2%,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于<3月龄儿童。支原体感染仅有1例患者。春季及冬季病原体感染例数分别是18例(31.6%)和21例(26.8%),显著高于夏季及秋季病发程度(P<0.05)。结论保定地区重症患儿肺炎主要集中于在春冬季节,多见于<6月龄儿童。大部分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病毒感染,常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一部分患者受细菌感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两种细菌。
马江涛段红年常洁
关键词:重症肺炎病原学检测流行病学分析
2015-2016年保定地区重症肺炎儿童病原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保定地区重症肺炎患儿病原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3月保定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16例重症肺炎患儿痰液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16例痰液标本中病原学检测阳性患者87例(75.00%)。呼吸道病毒抗原统计结果显示:阳性81例(69.8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68例(58.62%)、腺病毒6例(5.17%)、流感病毒7例(6.03%)。痰细菌培养结果:阳性38例(32.7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13.79%)、大肠埃希菌7例(6.03%)、肺炎克雷伯菌9例(7.76%)、肺炎链球菌4例(3.45%)、阴沟肠杆菌1例(0.86%)、植生乌拉尔菌1例(0.86%)。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较高,分别为88.89%、88.89%、100.00%,85.91%、100.00%、100.00%。结论保定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检测阳性率较高,以病毒为主,但细菌感染也较多,临床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及耐药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干预。
马江涛段红年徐欢刘佳琪刘佳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病原学药物敏感性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对小婴儿重症肺炎疗效的临床分析
马江涛安淑华
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Caco-2细胞至形成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终体积浓度10%)和不同浓度乌司他丁治疗组(750 U/mL、1 500 U/mL、3 000 U/mL)。测定单层上皮的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及荧光素钠透过率,免疫荧光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在细胞单层的定位及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对比,乙醇组单层细胞的TEER降低(P<0.001);荧光素钠透过率升高(P<0.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ZO-1蛋白表达断续不完整,荧光强度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Z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透射电镜结果示细胞刷状缘受损,排列紊乱,细胞间连接模糊。乌司他丁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改善(P均<0.05),其中3 000 U/mL乌司他丁组的改善最明显(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对乙醇诱导的肠单层上皮细胞屏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王改王志华段红年徐欢马江涛刘鑫惠刘佳琪李宁常春鹏郝京霞
关键词:乌司他丁乙醇肠黏膜屏障
保定地区儿童青少年伤害现况及相关行为调查
2023年
目的调查保定地区儿童青少年伤害现况及相关行为,为本地区防止儿童青少年伤害提供借鉴资料。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对保定地区不同辖区内8个社区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伤害现况及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儿童青少年伤害现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关危险行为。结果共对3788名儿童青少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伤害发生率5.91%,伤害发生原因居前3位的是坠落或绊倒27.68%(62/224)、擦伤或刮蹭19.64%(44/224)、刺伤或割伤16.96%(38/224)。伤害性质居前3位的是扭/拉伤25.89%(58/224)、擦伤22.32%(50/224)、切割/叮咬伤19.64%(44/2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713)、年龄(OR=0.321)、居住地(OR=1.440)、体育锻炼行为(OR=0.941)、暴力行为(OR=2.983)、交通安全行为(OR=0.640)、网络成瘾行为(OR=1.539)、安全教育行为(OR=0.387)是保定地区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影响因素。结论保定地区儿童青少年伤害以跌伤、擦伤或划伤、刀或锐器伤多见,其发生相关行为是多方面的,应针对儿童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儿童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减少暴力、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减少伤害发生。
齐欣李晶马江涛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