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园
-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防坠落的多功能儿童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坠落的多功能儿童床,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包括升降泵,所述升降泵一侧设置有升降导线,所述升降导线一端设置有升降液压杆,所述儿童床本体一侧设置有高脚床板,所述高脚床板外部一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
- 李园园时春华陈菊华
- 文献传递
- 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6日至2016年3月26日收治的86例喘息性肺炎患儿,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对两组患儿均采取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案,研究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方案。结果:研究组患儿在憋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恢复时间方面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短,P<0.05。结论:对喘息性肺炎患儿来说,笔者建议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时,辅助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便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实践推广。
- 李园园
- 关键词:小儿喘息性肺炎护理雾化吸入
- 一种带提示功能的保护型腕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提示功能的保护型腕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腕带本体、患者信息部、患者标识部、固定卡扣和插孔,腕带本体一端设有固定卡扣,腕带本体另一端设有多个插孔,且插孔和固定卡扣配合,腕带本体上设有患者信息部...
- 陈菊华王璐婕李园园
- 肺炎儿童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研究肺炎儿童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价值。方法 2022.06~2023.06时间段当中,本院就诊120名肺炎儿童患者为数据,数组排列分组,对照组的60名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的60名患者,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心理健康状况、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研究指标优化效果较好(P<0.05)。结论 肺炎儿童应用舒适护理后,具有积极的护理效果,稳定患儿情绪状态,优化预后水平,有推广应用价值。
- 李园园
- 关键词:肺炎舒适护理负面情绪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探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对应预防策略,以降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8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儿是否并发大叶性肺炎将其分为对照组(138例,未并发大叶性肺炎)与观察组(46例,并发大叶性肺炎)。将所有患儿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病程>7 d、存在胸腔积液、存在肺外并发症的患儿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病程>7 d、存在胸腔积液、存在肺外并发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CRP水平高、LDH水平高、ESR水平高均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危险因素(OR=1.968、1.887、1.904、1.910、1.747、2.214、2.192,均P<0.05)。结论病程>7 d、存在胸腔积液、存在肺外并发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CRP水平高、LDH水平高、ESR水平高均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此降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风险。
- 李园园顾婷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叶性肺炎影响因素
- 两种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研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监测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然后对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阴性率显著低于常规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期前收缩频发、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成对期前收缩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且动态心电图在监测频发期前收缩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的阳性率较高。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监测中的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
- 李园园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电图
- 知信行模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其家属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儿家属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知信行模式,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家属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 李园园
- 关键词:知信行模式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
- 一种一次性防输液管脱落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防输液管脱落装置,属于防输液管脱落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半圆框,所述第一半圆框前侧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部设置有插入杆,所述插入杆顶端设置有...
- 时春华李园园王璐婕
- 文献传递
-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患儿高危识别中的应用及联合持续监护的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患儿高危识别中的应用及联合持续监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儿科门诊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依据是否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将患儿分为ICU组和非ICU组,比较两组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呼吸窘迫及昏迷的发生率,绘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诊断高危患儿识别的ROC曲线,明确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高危患儿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患儿中,儿童早期预警评分0~2分76例,3~5分35例,6~9分9例;ICU组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显著低于非ICU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显著高于非ICU组,呼吸窘迫及昏迷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ICU组(P<0.05);当临界值为3分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灵敏度为0.576,特异度为0.984,曲线下面积为0.841。结论: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可作为高危患儿识别的重要工具,针对危重症患儿,应予以持续密切监护,降低病死率。
- 时春华李园园陈菊华
- 关键词:高危患儿
-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冠心病患者的常规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的大小将其分为三组,QRS-T夹角<50°的患者(A组)38例,50°≤QRS-T夹角≤100°的患者(B组)32例,QRS-T夹角>100°的患者(C组)20例,对比分析各组动态心电图结果及治疗前后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的变化。结果三组中房(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比率均较高,三组房(室)性期前收缩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较A组和B组患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三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明显增加的同时,其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升高,临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
- 李园园
- 关键词:冠心病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