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常武
- 作品数:2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页岩油蓄能体积压裂开发效果预测与评价方法
- 2024年
- 蓄能体积压裂(以下简称蓄压)是页岩油藏提前补充地层能量、大幅提升单井产量的主要开发方式,应用广泛。通过渗吸与驱替机理结合实际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提出了根据返排率预测蓄压开发阶段最大累计产油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返排率30%之后,蓄压的累计产油量与返排率对数呈强线性相关,可预测压后单井最大累计产油量;该方法已经得到其他页岩油藏实际生产数据的实证,较递减曲线分析法更加准确且更具普适性,是对储层条件、压裂规模与工艺、焖排采工作制度等主客观因素的综合评价。返排率法可进一步确定液油比和合理返排速度。蓄压排采的平均返排速度控制在6~8 m^(3)(/d·km),与渗吸排油速度相匹配,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蓄压补充的弹性能量,取得较高采收率和较低的液油比。单井压后最大可采油量的返排率预测法为蓄压的经济效益评价、生产制度优化、压裂成本控制等提供了依据,对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井网井距和压裂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许宁陈哲伟许琬晨王玲崔晓磊蒋美忠战常武
- 关键词:返排率蓄能压裂采收率
- 基于多信息融合进行甜点评价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进行甜点评价的方法及相关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多种甜点评价参数,并基于多种甜点评价参数,构造权重判断矩阵;针对权重判断矩阵,进行权重分配,以获得甜点评价参数各自的权重;基于权重判断矩阵和甜点评价...
- 许宁于天忠户昶昊孙红军王玲战常武徐萍樊涛牟春周万山史东坡郭小超杨晓玲
- 一种识别超深层岩性隐蔽油气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超深层岩性隐蔽油气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S200、在完钻井中对比确定发生相变的井;S300、基于S200的结果,分析完钻井的岩性并进行聚类分析,预...
- 迟红霞曹光胜常敬德赵麟天李龙蓝阔薛尚义路达李仪仟陈东亮盖志刚刘敏张文杰徐春阳许卉牛思凯李若懿朱婵余秋均安艳波徐萍徐明旺战常武王维国
- 文献传递
- 油水井注采联动交互调配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水井注采联动交互调配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采油井与位于所述采油井周边的至少一个注水井的注采联动交互状态信息;然后根据注采联动交互状态信息与注采交互调配方式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注采交互调配方式;最后根据...
- 王有慧孙洪军曹光胜鲍君刚任雪周万山王呈呈王辉季彦姝董甜甜孟凡秋战常武郗鹏杨永亮阚立岩满安静
- 一种碎屑岩岩性的识别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碎屑岩岩性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碎屑岩岩样,对岩样进行测量,以分别获取岩样中元素Si、Fe和Sr的含量数据;基于元素Si、Fe和Sr的含量数据,计算得到Si/Fe和Fe/Sr的数据;根据Si/Fe和...
- 吕鹏佶许宁赵随光周万山任雪黄元辉曾宪红张新元武凡皓郗鹏战常武陆晓锋王尚慧邱林王菲菲赵国光
- 文献传递
- P区块混积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 2020年
- 为进一步研究阿尔巴尼亚P区块混积岩储层特征,采用张雄华对混积岩的分类方法,对P区块储层发育的混积岩岩石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利用铸体薄片、全岩分析、核磁共振及孔隙度等资料,对该区混积岩储层进行了综合分析。该区储层岩性复杂,岩石类型主要为砂岩类,岩石矿物成分包括陆源碎屑、碳酸盐及黏土矿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孔渗相关性一般。碳酸盐含量和沉积相类型是该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压实作用对储层孔隙度影响不大。
- 战常武
- 关键词:混积岩储层特征
- 一种用于模拟泥岩墙储层结构形成过程的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泥岩墙储层结构形成过程的实验装置,其包括:CT扫描舱;高压舱,设置在CT扫描舱内;稳固器,固定在高压舱内,稳固器具有内腔,内腔中由下至上依次设有泥岩层、砂岩层、以及用于对泥岩层和砂岩层提供上覆...
- 武凡皓周万山任雪黄元辉曾宪红张新元郗鹏战常武陆晓锋王尚慧吕鹏佶杨永亮邱林陈东明王恩辉张安迪贺程晨董甜甜赵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多泥墙砂岩油田水驱波及系数的井网结构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多泥墙砂岩油田水驱波及系数的井网结构,包括围绕泥岩墙分布的多口生产井和多口注水井,生产井和注水井距离泥岩墙的水平距离均为200m以上。本实用新型的井网结构既能避开泥岩墙,又能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同时...
- 张新元周万山曹光胜任雪黄元辉曾宪红武凡皓鲍君刚战常武陆晓锋郗鹏王尚慧吕鹏佶冉雪玲孟凡秋姜铄董甜甜赵强
- 文献传递
- 纳米驱油剂相渗特征及对页岩油开发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纳米技术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应用前景广泛,有望成为新一代颠覆性开发技术。相渗作为驱替和渗吸的重要渗流特征需要加以研究。对页岩油岩心开展纳米剂、表面活性剂等不同驱渗介质相渗等实验,并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发现:1)纳米剂的油相相对渗透特征指数n值显著降低,有利于提高油水流度,降低注入压力;2)低浓度纳米剂水相端点相对渗透率高于地层水,反映低浓度纳米剂水溶液流动性更强;3)纳米驱油剂相渗的两相区较油水相渗增加8.8%,幅度小,需要改进开发方式以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4)纳米剂通过驱替与渗吸相结合可以将驱油效率从36.67%大幅度提高到74.67%;5)周期驱替还能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驱油效率比连续驱替提高14.1%(注入体积倍数0.478 PV)。该研究成果对页岩油补能、稳产、提采的开发方式优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许宁谷团陈哲伟郭小超郭秀文蒋美忠战常武
- 关键词:页岩油驱替周期
- 水侵裂缝性储层单井控制储量计算方法研究与评价
- 2020年
- 针对具有边底水裂缝型油藏的单井,建立双重孔隙介质不稳定渗流模型。将双重孔隙介质不稳定渗流模型和水压弹性驱动的物质平衡方程结合,建立了适于该类型储层的单井控制储量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AH与FI两个油田的单井控制储量,给出了单井控制储量的合理推荐值。研究表明,此模型的建立,提高该类储层单井控制储量计算的准确度,为合理和高效地开发该类油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 战常武
- 关键词:裂缝性储层双重孔隙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