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浮性饵料投喂下两种养殖模式对罗非鱼生长与肌肉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试验比较浮性饵料投喂下,罗非鱼在两种养殖模式下的生长、形体指标、肌肉质构特征及营养组分。对照组为土池塘主养罗非鱼模式,试验组为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试验期143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罗非鱼的末重显著升高(P<0.05),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罗非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EAA)总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除谷氨酸(Glu)、精氨酸(Arg)降低外,其他氨基酸均不同程度升高,EAA中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含量显著升高(P<0.05)。从AAS和CS结果看,试验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缬氨酸(Val)、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Met+Cys)、异亮氨酸(Ile);对照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Val、Ile,其他氨基酸评分结果均优于FAO/WHO标准模式或全鸡蛋蛋白模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脂肪酸(TFA)、不饱和脂肪酸(TUFA)、饱和脂肪酸(TSFA)含量提高(P>0.05),不饱和脂肪酸C20∶1、C20∶3含量显著增加(P<0.05),C18∶3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的罗非鱼具有更好的生长性能,肉质和营养价值更高。
- 胡建勇李晓东李林刘晶徐军高攀
- 关键词:养殖模式罗非鱼氨基酸脂肪酸
- 饲料脂肪源对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鱼种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为研究饲料脂肪源对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鱼种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鱼油(FO)、大豆油(SO)、菜籽油(RO)、葵花籽油(SFO)、花生油(PO)、亚麻籽油(LO)为脂肪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在21~23℃水温下饲喂额尔齐斯河银鲫鱼种(52.78 g±0.10 g)8周。结果表明,对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FO组、LO组分别显著高于、低于其他组。饲料效率FO组显著高于其他组,LO组最低,与PO组无显著差异。各试验组全鱼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及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粗脂肪含量全鱼中LO组最高,肌肉中LO组显著高于FO组和SO组。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呈明显正相关,FO组和RO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各脂肪酸转化率中植物脂肪源(SO、RO、SFO、PO和LO)组C22∶6n-3、C20∶2n-6、C20∶4n-6高于FO组,C18∶2n-6低于FO组。各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FO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比值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结果表明,鱼油作为额尔齐斯河银鲫饲料中的脂肪源,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优势,亚麻籽油不利于额尔齐斯河银鲫生长;额尔齐斯河银鲫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一定程度上被饲料脂肪酸组成影响;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提高机体的脂代谢水平,饲料中添加豆油有利于鱼体心血管健康。
- 高攀李晓东焦飞张钰刘晶时春明胡建勇
- 关键词:脂肪源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
- 加州鲈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具有生长快、周期短、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一直深受养殖户的欢迎。过去新疆大多主要以冰鲜野杂鱼或其他动物性饲料进行饲喂,这不仅会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增多加州鲈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次试验设计4组,3组重复试验使用膨化浮性饲料饲喂,利用光合细菌降解氨氮、净化水质以及严格的管理模式,1组对照试验饲喂冰鲜野杂鱼,其余条件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投喂膨化浮性饲料有利于提高加州鲈的饵料转换效率,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用药量。鱼体药物残留量以及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该模式的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呈正相关关系,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因此,此生态养殖模式比较适合新疆加州鲈养殖的示范推广。
- 刘晶
- 关键词:加州鲈生态
- 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运行效果分析
- 2022年
- 为测试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运行效果,在水温22.0±0.5℃,单个养殖水体7.5m^(3),水体交换速度3.75m^(3)/hrs的条件下,通过设置松浦镜鲤(Songpu mirror carp)养殖密度19kg/m^(3)、32kg/m^(3)、46kg/m^(3)、60kg/m^(3),分析了空腹、饱食状态下增氧、加水对养殖水体的溶氧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松浦镜鲤空腹状态下不增氧不加水养殖密度60kg/m^(3)持续30mins时溶氧低至1.44mg/L;空腹状态下增氧不加水持续60mins时各密度组溶解氧均大于5mg/L;饱食状态下增氧不加水时,60kg/m^(3)养殖密度组投喂后60mins溶解氧下降为3.38mg/L;饱食状态下增氧加水时各养殖密度组养殖水体的溶氧均大于5mg/L。结果表明,增氧对提高循环水平台养殖密度起到关键性作用,高养殖密度在投喂时应关注水体溶氧变化。
- 刘晶高攀胡建勇时春明宋明波
- 关键词:养殖密度溶氧饱食
-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k)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形体指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确定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试验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88%、6.52%、8.87%、11.25%和13.52%的5种实用饲料,在21~23℃水温下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2.78±0.10)g的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8周。结果显示:饲料脂肪水平对试验鱼的末体质量,全鱼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87%时达到最高值;全鱼和肌肉水分含量逐渐下降,而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在饲料脂肪水平达到8.87%后保持相对稳定。摄食脂肪水平为3.88%饲料的试验鱼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摄食其他饲料的试验鱼(P<0.05)。以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折线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为8.51%~10.45%。
- 高攀焦飞刘晶胡建勇时春明胡江伟张钰
- 关键词:脂肪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
- 一种准噶尔雅罗鱼的原种采捕驯养和人工繁殖方法
- 本发明属于捕鱼业,涉及一种准噶尔雅罗鱼的原种采捕驯养和人工繁殖方,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完:原种采捕,长、短距离运输,原种暂养,原种消毒,驯养,亲本间歇性快速流水刺激法,雌雄鉴别,亲鱼产前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人工采卵受精,人...
- 宋明波时春明牛建功陈朋王雪胡江伟贺疆滔蔡林刚刘晶
- 高体雅罗鱼苗种设施化早繁培育技术要点
- 2022年
- 高体雅罗鱼(Leuciscus idus)是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已被列入新疆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文章介绍了亲鱼池塘培育、人工催产孵化和苗种发塘培育等高体雅罗鱼苗种设施化早繁培育技术要点,为生产高体雅罗鱼增殖放流苗种提供技术支持。
- 刘晶时春明宋明波焦飞
- 关键词:苗种
- 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幼鱼生长与肌肉组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试验对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和普通池塘养殖的草鱼的生长与肌肉组分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组为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对照组为普通池塘养殖。试验期132 d。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增重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Th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呈味氨基酸中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棕榈一烯酸、α-亚麻酸、花生二烯酸、木蜡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饱和脂肪酸中仅棕榈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评分(AAS)显示,缬氨酸(Val)均为两组模式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Met)+半胱氨酸(Cys)为试验组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Ile为对照组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在化学评分(CS)方面,(Met+Cys)、Ile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Ile、(Met+Cys)。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必需氨基酸指数较池塘主养模式高10.33%。研究表明,池塘内循环水养殖草鱼优于普通池塘养殖。
- 胡建勇李晓东李林高攀徐军刘晶
- 关键词:草鱼养殖模式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
- 集排污时长对底排污池塘水质特征及排污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解集污和排污时长对底排污池塘水质特征及排污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集污24、48、72、120、240 h共5个时间梯度,分析评价出污口第1、2、3、5、10、15 min和0~15 min混合水样的水质特征。结果显示: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硫化物和总磷含量分别在养殖中后期(7月21日~9月28日)、养殖后期(8月25日~9月28日)显著低于对照池塘。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总磷、硫化物、浊度分别在集污72、240 h后显著升高。以《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评价,底排污系统集污24~72 h后排出水体综合污染指数达到二级标准,集污120~240 h后排出水体综合污染指数劣于二级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化学需氧量。研究结果表明:底排污系统间隔1~3 d后排污10 min,可有效改善池塘养殖水体水质环境,但应避免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高攀李晓东李林程先友刘晶胡建勇郭江
- 关键词:水质标识指数法
- IPA模式对鲤生长、肌肉和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021年
-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IPA)对鱼类生长、肌肉和血浆中游离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易捕鲤、建鲤为对象,分析了IPA养殖模式(试验组)和普通池塘养殖模式(对照组)下,2种鲤鱼饵料利用、体增重指标变化;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肌肉和血浆中19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组易捕鲤、建鲤的WGR、SGR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而饲料转化效率则显著降低(P<0.05)。建鲤肌肉中Thr、Gly、Ser、Lys、Asp、Asn等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IPA模式下前3种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后3种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易捕鲤肌肉中仅Lys和Glu在2种养殖模式下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IPA模式下Lys含量显著增加而Glu含量显著降低。在血浆中,除了Ala外,试验组建鲤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易捕鲤除Asp、Asn、Ala外其他16种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表明,IPA养殖模式下,易捕鲤和建鲤均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性能,但易捕鲤表现得更优;在游离氨基酸含量方面,2种鲤鱼肌肉中仅有少部分种类的氨基酸含量受养殖模式的影响,而在血浆中则绝大多数种类的游离氨基酸受养殖模式的影响,并且血浆中的绝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在2种鲤鱼中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 李晓东胡建勇高攀李林刘晶
- 关键词:游离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