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浩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机器人
  • 4篇传递矩阵
  • 3篇多刚体系统
  • 3篇移动机器人
  • 3篇路径规划
  • 3篇机器人路径
  • 3篇机器人路径规...
  • 3篇刚体
  • 2篇动力学
  • 2篇多孔
  • 2篇多体系统
  • 2篇移动机器人路...
  • 2篇力传递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多孔
  • 2篇救援机器人
  • 2篇机械臂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底盘

机构

  • 13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天津职业技术...

作者

  • 13篇李浩
  • 3篇陈炜
  • 3篇郭月
  • 2篇倪建云
  • 2篇谷海青
  • 1篇马旭
  • 1篇丁轶

传媒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国轻工教育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改进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机械臂建模与求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机械臂模型建立与求解方法。本发明根据平面机械臂的结构特点、运动传递和力传递关系,对多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方法进行改进,建立n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统一模型,并针对机械臂关节空间和...
陈炜李浩郭月
文献传递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温室气体浓度反演方法研究
李浩
基于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的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的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统一动力学建模方法。其核心包括:建立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化整为零,确定状态矢量;确定各元件传递矩阵U和传递方程z<Sub>O</Sub>=Uz<Sub>I</Su...
陈炜郭月李浩
文献传递
基于全局静态和局部动态融合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李浩
一种基于改进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机械臂建模与求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的机械臂模型建立与求解方法。本发明根据平面机械臂的结构特点、运动传递和力传递关系,对多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方法进行改进,建立n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的统一模型,并针对机械臂关节空间和...
陈炜李浩郭月
双臂救援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完成更为复杂的救援任务,双臂救援机器人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增强机器人对复杂任务的适应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空间的利用率。双臂救援机器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是由多个机械臂连杆及关节串联组成,并且...
李浩
关键词:动力学建模多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
文献传递
改进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被引量:8
2023年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存在目标不可达和局部极小值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势场法。首先,改进斥力场函数解决目标不可达问题;其次,提出一种椭圆形目标策略,通过设置虚拟目标点引导机器人逃离局部极小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椭圆形跟踪策略,通过跟踪部分既定椭圆形到达虚拟目标点来逃离局部极小值;最后,为了满足机器人速度与加速度连续性的要求,采用3次均匀B样条曲线对规划出的路径进行拟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人工势场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人工势场存在的问题,椭圆形跟踪策略在路径长度上比椭圆形目标策略更短,且经样条曲线处理后的路径比原路径平滑。
倪建云倪建云谷海青李浩谷海青李浩
关键词:人工势场局部极小值B样条曲线
一种轮履复合救援机器人底盘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轮履复合式救援机器人是一款新型的救援机器人,它具有灾难现场搜救和伤员转运的功能。机器人融合了复合式底盘技术,拥有较高的机动性能和较好的地面通过性能,这使得其救援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出于提升实际救援的工作效率,轮履复合救援...
李浩
关键词:救援机器人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基于RGB-D相机的矮砧苹果识别与三维定位技术研究
在苹果的生产与加工流程中,果实的采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环节,不断增加的苹果产量与逐渐减少的适龄劳动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是如何实现采摘过程的自动化,核心是苹果识别与三维定位技术。因此,本文以矮砧苹果为研究对...
李浩
关键词:矮砧苹果骨干网络
文献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新工科的提出是源于新产业、新社会形态萌发的新需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都在开展有关"新工科"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电工电子学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仍然存在教材更新较慢、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强教材建设、合理分配学时、改进教学模式、强化实验教学等途径在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开展了试点教学。实践表明,这些举措能够有效提高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马旭李浩张旭
关键词:教学改革机械类专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