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露
-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收录的近10年内发表的有关胸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检测或药敏试验的中文文献,对所涉及患者的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筛选及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22篇。12938例手术患者中,2562例发生术后感染,最常累及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检测出病原菌315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230株(70.64%),检出前2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9.90%、15.68%;革兰氏阳性菌749株(23.73%),检出前2位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分别占9.72%、4.53%;真菌178株(5.64%)。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对磺胺类抗菌药物普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对青霉素及头孢等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结论胸外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不容忽视。临床上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宋华杰葛晓晴张进侯露杨鲲鹏
- 关键词:胸外科术后感染细菌培养
- 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NSCLC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30d的CTC细胞数值,分析手术操作对外周血CTC细胞数值的影响及CTC数值与其他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1d年龄≥60岁组患者CTC细胞数值高于年龄<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前测量CTC细胞数值低于开胸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Ⅰ期患者术前及术后1dCTC阳性率均低于其他病理分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dCTC细胞数值较术前出现一过性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dCTC细胞数值较术后1d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可导致NSCLC患者外周血CTC细胞出现一过性上升,随后下降.术前CTC与手术方式及病理分期有关,术后1dCTC与年龄及病理分期有关.
- 郭继华杨鲲鹏张进葛晓晴侯露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手术
- 不同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02—2020-01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均应用0.75%的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镇痛。按照神经阻滞方法分为肋间神经阻滞(INB)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组(A组)、INB组(B组)和TPVB组(C组)。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8 h、24 h、36 h及48 h时点胸壁戳口疼痛程度。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90例患者,每组30例。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时点的VAS评分和持续镇痛时间(48 h)均优于B组、C组;而C组患者8~36 h时点的VAS评分和持续镇痛时间(36 h)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B联合TPVB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和持续时间均优于单独INB及TPVB,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 宋华杰杨鲲鹏张进葛晓晴侯露
- 关键词:术后镇痛
- 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情绪及希望水平等的影响。方法将9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8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接受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住院全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MUIS-A各维度、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或0.01)。干预后两组患者HHI、ESCA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或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能够减轻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升内心希望水平,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王颖王凤丽李明霞侯露
- 关键词:疾病不确定感情绪
- OCT4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旨在使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电子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核心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3月,查找涉及OCT4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参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筛选及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运用Revman 5.2软件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905例患者。OCT4阳性组471例,OCT4阴性组4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CT4阳性表达与肺腺癌(OR=1.75,95%CI=1.22~2.53,P=0.003)、低分化癌(OR=2.93,95%CI=1.25~6.84,P=0.010)、中分化癌(OR=1.81,95%CI=1.12~2.94,P=0.020)、T3/T4期肿瘤(OR=1.95,95%CI=1.10~3.45,P=0.020)、术后生存期短(鳞癌:MD=-4.49,95%CI=-7.73^-1.55,P=0.003;腺癌:MD=-8.52,95%CI=-9.82^-7.23,P=0.000)及总体生存率低下(HR=1.99,95%CI=1.52~2.60)关系较为密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CT4阳性表达与肺腺癌、NSCLC恶性特征以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以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侯露葛晓晴张进乔孟晗杨鲲鹏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
- 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分型、治疗现状及特异性靶向治疗的展望被引量:6
- 2016年
-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最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以随意肌波动性肌无力和易疲劳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MJ)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及补体参与的NM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MG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胆碱酯酶药、免疫治疗、
- 侯露杨鲲鹏葛晓晴张进乔孟晗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神经肌肉接头临床病理
-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的临床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64例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接受口服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组照单纯给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24h睡眠时间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2组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24h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个评估时间点,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24h睡眠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可明显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 侯露葛晓晴杨鲲鹏张进乔孟晗
- 关键词:加巴喷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痛
- 呼吸训练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肺功能及心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围术期呼吸器训练,观察其围术期肺功能及心理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自2015-01—2016-10收入院经筛选的重症肌无力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从术前5d开始给予常规呼吸训练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器训练。2组手术均采取胸腔镜下胸腺、胸腺瘤切除术,术后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治疗措施。记录并分析比较术前术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理功能评分各指标变化,并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术后第5天2组MVV、FEV1、FVC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时治疗组MVV、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天与术前比较2组PaO2、PaCO2均明显变差(P<0.05),治疗组PaO2在术后第1、3、5天时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aCO2在术后第1、3、5天时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发现2组HAD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时治疗组HA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器训练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具有良好应用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加快术后恢复。
- 张进杨鲲鹏侯向生苏彦河葛晓晴侯露姜礼庆
- 关键词:呼吸训练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肺功能心理
- miR-133b、Bcl-w在老年食管鳞癌中表达及相关机制
- 2023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miR)-133b、B细胞淋巴瘤(Bcl)-w在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0例老年患者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miR-133b及Bcl-w mRNA表达。将miR-133b mimics及阴性对照转染至食管鳞状细胞癌ECA109细胞株,检测转染效率。检测转染后ECA10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使用TargetScan和miRDB软件预测miR-133b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方法验证,Western印迹检测靶基因Bcl-w蛋白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iR-133b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而食管鳞状细胞癌中Bcl-w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miR-133b与Bcl-w表达呈负相关(r=-0.792,P<0.01)。miR-133b mimics转染能明显上调ECA109细胞中的miR-133b水平,并明显降低其增殖能力,明显促进其凋亡(P<0.001)。miR-133b与Bcl-w存在靶向调控关系,过表达miR-133b可明显下调Bcl-w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miR-133b可能通过靶向下调Bcl-w基因的表达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张帅葛晓晴张进侯露杨鲲鹏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 术前肠内营养在高营养风险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术前肠内营养在高营养风险食管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胸外科住院,经筛选存在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术前肠内营养支持5~7 d后手术,对照组直接行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营养指标及术后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第1、10 d的营养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比较中,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总量、体重丢失总量比较,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术前营养风险评估,筛选出高风险的患者,针对性的给予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患者善术后营养状态,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有益于患者的恢复及后续治疗的开展.
- 张进杨鲲鹏侯向生苏彦河葛晓晴乔孟晗侯露姜礼庆卢珊
- 关键词:术前肠内营养营养风险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