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宗超

作品数:9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盾构
  • 3篇盾构机
  • 2篇电瓶
  • 2篇电瓶车
  • 2篇盾构掘进
  • 2篇盾构施工
  • 2篇始发
  • 2篇双闭环
  • 2篇土量
  • 2篇土压平衡
  • 2篇自动控制
  • 2篇自动控制系统
  • 2篇精确控制
  • 2篇掘进
  • 2篇控制系统
  • 2篇闭环
  • 1篇顶管
  • 1篇盾构隧道
  • 1篇盾构隧道施工
  • 1篇压机

机构

  • 9篇中铁十六局集...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张宗超
  • 7篇梁凌
  • 6篇成钰龙
  • 1篇马栋
  • 1篇王武现
  • 1篇袁大军
  • 1篇周阳宗
  • 1篇崔松涛
  • 1篇丁玉龙
  • 1篇金大龙

传媒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引轨
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引轨,包括引轨,所述引轨包括斜坡段和直线段,所述斜坡段和直线段之间用平滑的连接弧面连接;所述引轨对称设置于洞门钢环底部,用于引导、固定并支撑盾构机机头,保证盾构机按照设计的姿态前行。本实用新型的引轨结构...
邵成猛成钰龙梁凌胡浩睿张宗超
文献传递
钢支撑防脱落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支撑防脱落装置,用于将钢支撑构件固定在围护结构上,其包括第一“U”形固定构件和第二“U”形固定构件,第一“U”形固定构件和第二“U”形固定构件分别包括各自的“U”形环状本体和分设在“U”形环状本体的两...
邵成猛范志高程传过郑书朝张宗超王军飞郑玥
文献传递
一种带有定位杆的负环管模盖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定位杆的负环管模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内环面设有定位杆,用所述负环管模盖板生产的负环管的外环面有凹槽,能够与盾构机盾尾底部的定位圆钢配合固定。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环管模盖板...
邵成猛成钰龙梁凌胡浩睿张宗超
文献传递
一种盾构掘进出土量自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盾构掘进出土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推进液压缸位移传感器、密封舱压力传感器、螺旋输送机速度传感器,渣土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渣土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皮带秤和速度传感器;根据皮带机承重区域重量和皮带机实时速...
成钰龙邵成猛梁凌胡浩睿张宗超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轨距可调式电瓶车轨道轨枕
一种用于盾构施工的轨距可调式电瓶车轨道轨枕,包括槽钢A和槽钢B,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A和槽钢B两端设置轨槽,用于放置轨道;所述槽钢A插接在槽钢B内,槽钢A和槽钢B侧板分别等间距设置有连接孔,用于对应不同的轨距,调整槽钢A...
邵成猛成钰龙梁凌胡浩睿张宗超
文献传递
一种盾构隧道施工用的电瓶车连接装置
一种盾构隧道施工用的电瓶车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于各运输车之间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通过气管连接空压机,由操作室控制进气、排气,实现气缸伸缩,用于改变各节运输车厢之间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盾构隧道施工用的电瓶...
成钰龙邵成猛梁凌胡浩睿张宗超
文献传递
一种盾构掘进出土量自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盾构掘进出土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推进液压缸位移传感器、密封舱压力传感器、螺旋输送机速度传感器,渣土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渣土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皮带秤和速度传感器;根据皮带机承重区域重量和皮带机实时速度即...
成钰龙邵成猛梁凌胡浩睿张宗超
文献传递
长距离三维曲线大口径钢顶管施工技术
马栋邵成猛周阳宗崔松涛赵守宪丁玉龙王武现胡浩睿梁凌郑书朝张宗超王进
“长距离三维曲线大口径钢顶管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属于水利输水隧道、地下工程项目。以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陆域输水管线工程为依托,针对长距离三维曲线钢顶管的设计、施工及环境扰动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施...
关键词:
关键词:输水管线工程钢顶管铰接结构
基于目标检测技术的盾构出渣裹挟钢筋识别研究
2024年
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过程中,需要从渣土中裹挟的钢筋来判断切筋效果,出渣监测图像中很难直接观测到排筋情况,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实时检测。为了应对出渣裹挟钢筋目标检测的高精度、轻量化的挑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7-DSConv网络模型,在YOLOv7主干网络引入动态蛇形卷积,增强网络对钢筋目标特征的提取能力,同时减少网络的计算量和内存占用,加快推理速度。在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过程中,对螺旋输送机出土口附近的图像进行了采集,并建立数据集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精度达到94.3%,召回率达到90.7%,平均精度达到了95.6%,调和平均值为0.92,比原有的YOLOv7模型有明显提升,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渣裹挟的钢筋,且在计算复杂度方面更具优势。
王将阎向林金大龙金大龙袁大军张宗超
关键词:目标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