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静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新媒体
  • 3篇媒体
  • 2篇媒介
  • 1篇新媒体环境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意识形态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场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组织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认同
  • 1篇收视
  • 1篇收视行为
  • 1篇受众
  • 1篇受众行为
  • 1篇同源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安全
  • 1篇问题及探讨

机构

  • 5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5篇张雪静
  • 2篇刘燕南

传媒

  • 1篇新闻世界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广东广播电视...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视听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意识形态舆论场的变革与传播规制研究
2016年
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手段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意识形态舆论场建构的重要渠道。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在迎合媒体即时交互性发展趋势的同时,也通过对信息传播时空结构的影响,积极地影响着意识形态领域意见的表达与舆论场域的建构。然而以新媒体为载体的舆论场,存在着匿名性和裂变性等特征,这些特性若利用不当,则会导致负面影响的出现和扩散。因而,完善相关传播规范机制,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张雪静
关键词:新媒体意识形态规制
媒介使用:跨屏、移动和参与——互联网受众行为扫描和特点简析被引量:13
2018年
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受众的媒介行为模式及其规律。本文基于对互联网受众的问卷调查,通过量化研究对互联网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进行描述,并从跨屏触达、手机使用、内容选择、场景渗透、参与互动等方面对其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张雪静刘燕南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规范研究
2013年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在迎合了媒体即时交互性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通过对信息传播时空结构的影响,积极地推动着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但目前新媒体传播还存在着匿名性和裂变性等特征,这些特性若利用不当,则会导致负面影响的出现和扩散。因而通过法律法规机制、舆情引导机制以及网络自律机制的建设,对于我国新媒体的长远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张雪静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安全
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对NGO的重要性
2013年
本文以媒体对NGO(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以及对NGO与外部环境互动为维度,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在建构NGO社会认同、增加其合法性和社会影响力、促进NGO的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
张雪静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传播媒介社会认同
跨屏受众收视行为测量:现状、问题及探讨被引量:29
2016年
跨屏时代的受众收视行为具有多场景、自主碎片化和多任务整合化的特点,受众测量也从TAM(电视受众测量)向VAM(视频受众测量)升级。本文描述和总结了目前我国跨屏受众收视行为测量的现状,对现存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刘燕南张雪静
关键词:收视行为同源大数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