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娇

王娇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进气
  • 6篇进气道
  • 4篇高超声速
  • 4篇超声速
  • 2篇型线
  • 2篇设计方法
  • 2篇偏折
  • 2篇气动
  • 2篇流线
  • 2篇进出口
  • 2篇激波
  • 2篇光顺
  • 2篇喉道
  • 2篇边界层
  • 2篇捕获
  • 2篇出口
  • 1篇动特性
  • 1篇多道
  • 1篇凸性
  • 1篇气动特性

机构

  • 7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7篇王娇
  • 6篇黄河峡
  • 6篇谭慧俊
  • 2篇宁乐
  • 2篇袁永青

传媒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Bump进气道内激波/边界层干扰特性研究
Bump进气道内存在复杂的三维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其特性有别于经典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进入进气道的气流品质,进而影响进气道的整体气动性能。鉴于此,本文结合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的手段,对鼓包诱导的...
王娇
关键词:边界层干扰气动性能
文献传递
捕获型线对内转式进气道外压段几何与气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直内收缩锥流场为基准流场,构建了一套内转式进气道外压段的设计与性能快速分析程序.进而以矩形捕获型线为例,研究了决定捕获型线形状、位置的3个参数(中心距、旋转角和宽高比)对进气道外压段几何与气动特性的影响,将捕获型线为矩形、带圆角矩形及圆形时的外压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捕获面平均半径是可作为评价外压缩段设计的一个重要几何参数,平均半径越大,总压恢复系数越高;对于矩形捕获型线而言,当中心距增加时,前缘长度、弧长、湿润面积单调增加,外收缩比单调减小,而旋转角和宽高比对外压段几何参数的影响比较复杂;在矩形捕获型线的3个参数中,中心距对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最显著.此外,当捕获型线的中心距与面积保持不变时,圆角半径对外压段几何与性能参数影响不大.
王娇黄河峡谭慧俊
基于流线偏折的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唇罩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唇罩设计方法。本方法基于内收缩锥基准流场,通过将流线按照一定规律逆时针偏转,将唇罩前方原本不参与压缩的型面充分利用,提升进气道的压缩效率。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原本一道很强的唇罩激...
谭慧俊黄河峡宁乐王娇袁永青
文献传递
一种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的内通道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的内通道设计方法。通过指定内通道进出口截面的形状、位置及截面上各点的三维切线方向,构建一系列从内通道入口到喉道截面的三维光滑曲线,实现从内通道入口到出口截面的光顺过渡。通过改变过渡曲线...
谭慧俊黄河峡卜焕先饶彩燕王娇
文献传递
基于流线偏折的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唇罩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唇罩设计方法。本方法基于内收缩锥基准流场,通过将流线按照一定规律逆时针偏转,将唇罩前方原本不参与压缩的型面充分利用,提升进气道的压缩效率。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原本一道很强的唇罩激...
谭慧俊黄河峡宁乐王娇袁永青
文献传递
捕获型线形状、位置对内转式进气道前缘压缩面性能影响研究
构建了一套进气道前缘压缩面快速设计与性能分析程序,并选取矩形捕获型线,分析了其形状及空间位置参数对前缘压缩面几何参数及内流性能影响规律.提出的平均半径概念与总压恢复的变化规律保持一致,表明平均半径可用作评价前缘压缩面总压...
王娇谭慧俊黄河峡
一种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的内通道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的内通道设计方法。通过指定内通道进出口截面的形状、位置及截面上各点的三维切线方向,构建一系列从内通道入口到喉道截面的三维光滑曲线,实现从内通道入口到出口截面的光顺过渡。通过改变过渡曲线...
谭慧俊黄河峡卜焕先饶彩燕王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