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毅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针
  • 4篇易激综合征
  • 4篇综合征
  • 4篇苓白术散
  • 4篇腹泻型
  • 4篇白术
  • 4篇白术散
  • 4篇参苓白术散
  • 4篇肠易激
  • 4篇肠易激综合征
  • 3篇电针治疗
  • 3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疗效评价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近期疗效
  • 2篇近期疗效评价
  • 2篇功能性消化不...
  • 2篇腹泻型肠易激...

机构

  • 7篇武汉市第一医...
  • 4篇武汉市中西医...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第三人...

作者

  • 7篇曾毅
  • 4篇杨家耀
  • 2篇马艳
  • 2篇周丽
  • 1篇石拓
  • 1篇马威
  • 1篇张红星
  • 1篇时昭红
  • 1篇孙瑞
  • 1篇杨健
  • 1篇徐丹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抑郁小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P2X7R及GFAP表达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小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嘌呤2X7受体(P2X7R)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20只)。对照组小鼠群居饲养(5只/笼),造模组小鼠在出生21 d后通过断奶独居(1只/笼)饲养6周制作慢性抑郁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制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及rTMS组,每组8只小鼠。rTMS组小鼠给予10 Hz rTMS干预,每周干预5 d。于rTMS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变,并对比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P2X7R、GFAP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蔗糖偏好实验(SPT)中糖水偏好量、旷场实验(OFT)中运动距离均显著减少(P<0.05),悬尾实验(TST)中静止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P2X7R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GFAP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rTMS组SPT糖水偏好量[(75.11±4.58)%vs(65.14±4.87)%]、OFT运动距离[(2289.34±100.16)cm vs(2028.90±178.21)cm]均显著增加(P<0.05),TST静止不动时间[(78.11±10.89)s vs(101.39±10.38)s]明显缩短(P<0.05),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P2X7R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GFAP表达则显著增强(P<0.05)。结论rTMS干预能有效改善早期独居小鼠抑郁状态,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区P2X7R表达、促进GFAP表达有关。
曾毅周丽马艳余玲玲孙瑞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社会隔离
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对3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治疗,针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百会,留针30 min,治疗5次/wk,连续治疗4 wk.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3次/d,0.1 g/次,连续服用4 wk.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 wk结束时、治疗结束后第4周时进行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性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 severity score,IBS-SSS)、肠易激综合征生存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IBS-QOL)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分,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1.4%,观察组治疗非劣于对照组.IBSSSS量表显示治疗第4周结束时,两组患者腹痛程度、腹痛频率及SSS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影响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第4周,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腹痛频率、排便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影响及SSS总积分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IBS-QOL量表显示治疗4 wk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焦虑不安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结束后第4周随访,观察组在焦虑不安、躯体意念、身体角色、健康忧虑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方面改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不安、健康忧虑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示两组组间各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结束后4 wk随访时,观察组躯体化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治疗较好地改善了D-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躯体化症状改善明显且起效较快;同时�
杨家耀陶冬青曾毅杨健徐丹石拓宋俊呈马威时昭红
关键词:加味参苓白术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电针心理干预
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5例临床疗效观察及近期疗效评价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证候群.本病治疗采用杜健民主任医师的加味参苓白术散经验方联...
杨家耀曾毅石拓杨健徐丹时昭红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参苓白术散电针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电针对F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中差异表达mi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筛查电针治疗前后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索miRNA参与电针治疗FD过程中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所有造模大鼠均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构建FD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采用电针足三里穴和太冲穴治疗。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大鼠的一般情况;在治疗结束后对各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进行检测;通过提取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总RNA,进行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造模期间,造模大鼠出现饮食、饮水量和体重下降,毛发脱落变黄,大便稀溏,精神萎靡,活动量减少;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饮食、饮水、精神、活动度等情况好转,毛发变白,大便正常。模型组和电针组胃排空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电针组胃排空率明显高于模型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85.691,P<0.01)。筛查出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共16个,其中上调miRNA 7个和下调miRNA 9个。预测到差异表达的miRNA调控的靶基因数为11678个,靶位点数为31974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主要的20条信号通路以及GO功能富集分析排列最靠前的20个功能,其中生物过程的占比最高,为74.9%。结论电针能够有效改善FD模型大鼠的胃动力,并且此过程中存在多种miRNA参与其相关分子机制,该研究为FD的针灸治疗以及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周丽曾毅张红星徐派的马艳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微小RNA生物信息学分析
柴胡皂苷D调控CaMKKβ/AMPK信号通路介导ICCs细胞自噬的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调控CaMKKβ/AMPK信号通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对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细胞自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原代ICCs细胞,谷氨酸刺激构建ICCs自噬模型,免疫荧光检测Ca2+水平。将原代ICCs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柴胡皂苷D组、模型+CaMKKβ抑制剂组、模型+柴胡皂苷D+CaMKKβ抑制剂组。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超微结构,ELISA检测Ghrelin和SP的水平,免疫荧光检测Ca2+和LC-3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C-3Ⅱ/Ⅰ、CaMKKβ、p-AMPK、Drp1、MFN2、IP3R和Ry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谷氨酸诱导的模型组ICCs中LC-3Ⅱ荧光表达增强。柴胡皂苷D干预可降低Ca2+浓度,降低CaMKKβ、AMPK和MFN2水平(P<0.01),增加LC-3Ⅱ/Ⅰ、IP3R、RyR、Drp1、Ghrelin和SP水平(P<0.01)。柴胡皂苷D联合CaMKKβ抑制剂STO-609干预后效果更显著。结论柴胡皂苷D可通过CaMKKβ/AMPK信号通路介导Ca2+外流,影响ICCs细胞过度自噬及胃肠动力相关因子的表达。
万莹曾毅吕文亮张思依徐婧
关键词:柴胡皂苷D功能性消化不良
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5例临床疗效观察及近期疗效评价
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证候群.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欧美自然人群中的发病...
杨家耀曾毅石拓杨健徐丹时昭红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参苓白术散电针疗效评价
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电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针刺治疗,针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百会,...
杨家耀陶冬青曾毅杨健徐丹石拓宋俊呈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