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蕊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豆状核
  • 3篇豆状核变性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脊髓炎
  • 3篇脊髓炎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3篇肝豆状核
  • 3篇肝豆状核变性
  • 2篇误诊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障碍
  • 1篇调适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调适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造血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刘蕊
  • 3篇杨团峰
  • 3篇栗占国
  • 3篇郭淮莲
  • 3篇姜红
  • 2篇李霞
  • 2篇赵静
  • 1篇龙丽
  • 1篇刘湘源
  • 1篇孙晓麟
  • 1篇许兰平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2014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17次全国...
  • 1篇第八届全国免...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CXCL16检测的临床意义
刘蕊徐宁刘湘源龙丽栗占国
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
本文介绍了曾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例1例。通过分析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最终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予硫酸锌治疗后症状好转。并探讨了Wilson病主要引起肝病症状、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肾损害及角膜K-F环等。该患者...
杨团峰刘蕊姜红郭淮莲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病理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样蛋白1A诱导类风湿关节炎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产生
探索肿瘤坏死因子(TNF)样蛋白1A能否调节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的产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RA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TL1A的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
刘蕊吴倩李霞孙凌云赵静孙晓麟栗占国
老年人对乳腺癌的心理调适
老年病人住院后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负担,认为自己有病住院成为家庭的累赘,加上住院环境生疏,因此产生了焦虑不安的心理。针对这种心理特点,首先要给患者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使家属、患者看到医护...
刘蕊
文献传递
TL1A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滤泡辅助T细胞的产生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样蛋白1A(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ligand 1A,TL1A)是TNF超家族一员,T细胞辅助刺激因子。TL1A可通过与IL-12,IL-18的协同作用增加CD4+T细胞...
刘蕊吴倩赵静孙晓琳栗占国李霞孙凌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状和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可能治愈MDS的唯一方法。随着对此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HMAs)的应用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
刘蕊许兰平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去甲基化药物
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
<正>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曾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肝豆状核变性报道如下。该患者6年前因突发行走不稳伴发热在外院诊断'急性脊髓炎'予激素治疗。此次入院后追问病史得知患者自幼...
杨团峰刘蕊姜红郭淮莲
文献传递
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36岁。主因'智能发育迟滞30 a,行走不稳、全身震颤伴构音不清6 a'于2013年11月26日收入院。30年前患者上学时学习成绩欠佳,计算、读写、抽象思维等能力差,反应较同龄儿迟缓。6年前发热后出现行走不稳,走路踩棉花感,易跌倒,伴全身震颤,活动时明显,伴构音不清,表现为语音低缓、声音颤抖,于当地医院完善腰穿(具体结果不详)后诊断为'急性脊髓炎',
杨团峰刘蕊郭淮莲赵军姜红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肝豆状核变性全身震颤角膜色素环铜代谢障碍肝病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