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恒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文学理论的价值向度——后海德格尔时代的文本诠释与观念批判
- 2010年
- 文学理论的学科建构肇始于1970年代美国大学的文学系对德里达、福柯的阅读,学科的晚近发展转向文化研究,哲学已不复往日的重要性。但在德语学界,自海德格尔以来,文学理论与价值论的关系在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的思想路径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发展;文学理论成为哲学解释学和交往理论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不同思想资源。
- 廖恒
- 关键词:价值论哲学解释学交往理论
- 先秦儒家人文观的形成与演进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人文观念的起源与演进,揭橥儒家在人文学上的一些基本视点,从"文"的字形与字义的演化来看,从来是与"人"相即而不离的,而殷周之文的更易确立了中国文明的基本方向。作为整体性的文明,典章制度损益于时势,依托于传统,而奠基于人之为人的根本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立人极"的意义不仅是"儒家的"或"中国的",同时也是人类的。
- 廖恒邓建华
- “文艺学的知识状况与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5
- 2007年
- 廖恒
- 关键词:知识状况文艺学文艺研究九华山庄知名学者
- 先验性的终结与消费社会的美学建构被引量:2
- 2006年
- 奠基于形而上学的传统美学理论面对进入消费社会以来的审美经验已经无力作出有效的回应,而在先验终结、特别是语言学转向之后盛行的符号学方法在拒斥形而上学的同时隐蔽地抽空了生活经验,成为有内在矛盾的新整体主义思想;广义现象学和存在论提供了非先验的超越可能性,但必须接受不断涌现的新经验的检验以保证其作为知识的严格性而不是变成新的形而上学。要理解当代正在发生的审美经验,需要回到历史与生活情境,发现当代的新感性并以此作为当代美学建构的基础。
- 廖恒
- 关键词:消费社会符号学存在论历史情境
- 先秦儒家文论的价值维度——文本、观念与诠释
- 西学东渐以来,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这一学科逐步进入中国本土学术谱系,并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在当代学术语境中,避免以西方现成的理论框架、概念体系、话语表述对中国传统...
- 廖恒
- 关键词:先秦儒家文学理论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