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宇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丁香属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与系统演化和地理环境的关联被引量:1
- 2021年
- 环境塑造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富于变化,也可能带有系统演化的信息。由于完整或具有系统学代表性的专属植物收集存在较大困难,使得次生代谢产物与系统学的关联研究尚不多见。通过文献汇总获得了存在于丁香属(Syringa)植物根、茎、叶和花中的10类377个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涉及甲戊二羟酸途径、脱氧木酮糖磷酸酯途径以及莽草酸途径。在叠加丁香属的系统演化背景后发现:在先分化的组系中特定类型次生代谢产物的优势度较高,后继分化的组系成分优势度降低,化学多样性呈增加趋势,各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对占比趋于均衡;苯丙素类和环/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系统保守性。在叠加了地理分布跨度后发现:部分后继分化的局域种比在先分化的广布种具有更为多样的次生代谢成分;木脂素类成分的占比优势与环境胁迫相关。该文为化学多样性与进化的关联研究及次生代谢调控的系统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 张照宇王清芸石雷石雷余文刚张永清
- 关键词:丁香属次生代谢产物系统学进化环境胁迫
- 柏子仁采收、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及其真菌群落分布被引量:5
- 2022年
- 为分析柏子仁采收、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及真菌群落分布,寻找影响柏子仁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的关键环节。该研究收集不同成熟时期(球果未破裂时期、破裂初期、完全破裂时期)、不同加工时期(晾晒前、晾晒2 d、晾晒7 d、脱种鳞前后、去皮前后、色选后1 d、色选后7 d)的相关样品,采用ITS扩增子测序方法鉴定样本表面真菌群落多样性组成;采用HPLC-MS/MS测定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含量。结果表明,柏子仁采收阶段,从球果未破裂至完全破裂,仅种鳞、种皮2个部位检出黄曲霉毒素且种鳞只包含黄曲霉毒素G_(2),种皮只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_(1)。晾晒阶段,随着晾晒时间延长,种鳞开始同时检出黄曲霉毒素B_(1)、G_(2),种皮检出黄曲霉毒素B1,种仁开始检出低含量的黄曲霉毒素B_(1)。后续加工过程种仁黄曲霉毒素含量上升幅度较小。真菌检测方面,采收期种仁没有检测到黄曲霉菌,晾晒期、加工期均鉴定出黄曲霉菌,其中晾晒期种皮部位含量较高。总之,柏子仁应在完全成熟后尽快采收,晾晒环节是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关键环节。建议建设阳光房或类似设置,其他过程应规范操作,保持周边环境卫生,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黄曲霉毒素污染。
- 刘震营王浩南张照宇玄静李敏李哲张永清
- 关键词:柏子仁采收真菌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