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昕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4年12月10年间收治58例IPMNs病人的临床资料、病理分型、治疗方式.男性36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为1.6∶1,年龄39~82岁,中位年龄67岁.58例IPMNs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53.45%),胰头部局部切除术9例(15.52%),胰体尾切除术7例(12.07%),胰体部局部切除术4例(6.90%),胰尾切除术4例(6.90%),胰尾联合脾切除1例(1.72%),全胰腺切除2例(3.44%).结果 58例IPMNs病人中主胰管型26例;分支胰管型9例;混合型23例;术后病理:腺瘤26例,交界瘤13例,非浸润癌10例,浸润性癌9例;全组的中位生存期为42.6个月;1、2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4.5%、79.3%和65.5%.其中病理类型为浸润性癌的病人1、2、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7.5%、12.5%.结论 IPMN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式.
- 么国旺白景瑞李佳昕赵二鹏崔乃强
-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病理
- CA19-9联合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2]。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胆囊癌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3],且随着B超、CT等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胆囊癌的检出率亦逐年升高。由于胆囊癌常与胆囊结石、胆囊炎并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早期难以确诊,治疗干预措施往往都是从进展期开始,病死率极高,预后极差[4]。由此,早期准确诊断胆囊癌是提高胆囊癌预后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9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肿瘤血清标志物CA19-9联合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 么国旺李佳昕赵二鹏崔乃强
- 关键词:CA19-9螺旋CT胆囊癌影像学技术恶性肿瘤胆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