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潇
- 作品数:33 被引量:154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磁共振相位对比技术估测健康成年人平均主肺动脉压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MRI相位对比血流测量(PC-MRI)技术估测健康成年人平均主肺动脉压(MPAP)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0T对20例健康志愿者主肺动脉进行PC法MRI成像,并获得每位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心率。利用公式计算MPAP,并将PC-MRI估测的MPAP与右心导管荟萃报道的MPAP进行比较。结果 PC-MRI测量的20例健康成年人的MPAP为(14.08±2.95)mmHg;PC-MRI估测MPAP与右心导管荟萃报道的总计平均、男性、女性、<30岁、30~50岁及>50岁健康成年人的MP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右心导管荟萃报道的平均MPAP为金标准,PC-MRI估测的20例健康志愿者MPAP 100%位于右心导管测量95%可信区间内。结论利用PC-MRI可以准确估测健康成年人的MPAP,为MRI估测MPAP提供了新方法。
- 穆莉莎朱力朱力孙潇孙凯李文玲
- 关键词:相位对比平均肺动脉压健康成年人
- CT灌注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瘤周肺实质血流灌注的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利用造影剂首过CT灌注(CTP)扫描技术评价周围型肺癌对瘤周肺实质的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例确诊为周围型肺癌且未经任何治疗的患者,以肿瘤为中心对选定层面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采用灌注软件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瘤周纵膈侧和远侧肺组织与健侧相应区域肺组织分别测量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等血流灌注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将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肺癌瘤周肺实质的BV、PS值在2个区域灌注均低于健侧肺肺组织的灌注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18、-0. 24,P <0. 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可用于评价肺血流状态,周围型肺癌瘤周肺实质存在显著的血流灌注低下。
- 崔学武王西昌田兴仓孙潇李虎张苗朱力
- 关键词:CT灌注成像周围型肺癌X线摄影
- 不同肥胖标准对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比较不同体脂率组肥胖患者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并分析肺动脉CT值、对比信噪比、噪声及有效剂量与体重、体重指数(BMI)、去脂体重(LBM)、体脂量及体脂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体脂率分为肥胖(体脂率28%~34%)和超肥胖(体脂率≥35%),测量并比较2组患者的肺动脉CT值、噪声、CNR及辐射剂量,并分析肺动脉CT值、CNR、噪声及有效剂量与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体脂率组的肺动脉CT值、肺动静脉CT值比值、噪声及辐射剂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R、CN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与肺动脉平均CT值呈一般程度负相关;与有效剂量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强,且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体重影响最大(r=0.783)。结论患者体脂率增加,会导致CTPA图像的SNR及CNR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增加;不同肥胖标准与图像质量相关性一般,与辐射剂量相关性较强,并受体重影响最大。
- 孙潇陈泳朱力
- 关键词:CT肺动脉造影肥胖率图像质量
- 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鼻咽癌放疗疗效的预测评估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并于本院接受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37例,于治疗前行常规MRI及DWI扫描(b值取0、800 s/mm^2),分别测量肿瘤平均、最高及最低表观扩散系统(ADC)值;于治疗中期再次行磁共振扫描求得肿瘤消退率,并以此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三组,对治疗前肿瘤ADC值与肿瘤消退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治疗敏感及抗拒的阈值和诊断效能。结果全部肿瘤平均及最高ADC值与肿瘤消退率呈低度(r值-0.277,P<0.05)及中度(r值-0.642,P<0.05)负相关,最低ADC值与肿瘤消退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OC显示以肿瘤最高ADC值<1.247×10^(-3)为诊断完全缓解组的阈值,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6.7%,曲线下面积为0.833。以肿瘤最高ADC值>1.394×10^(-3)为诊断治疗抗拒组的阈值,其敏感度为57.1%,特异度为83.3%,曲线下面积为0.717。结论DWI-MRI可以早期预测鼻咽癌放化疗的疗效,有助于对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郭笑寒孔祥林田兴仓李文玲孙潇朱力
- 关键词:鼻咽癌扩散加权成像放化疗疗效评估
- 不同碘流率时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量及体表面积对CTPA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评估不同碘流率时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是否影响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的图像质量,以及其与CTPA肺动脉强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行CTPA检查的疑似肺栓塞患者1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4.0mL/s(62例)、3.5mL/s(66例)及3.0mL/s(53例)三个不同流率组。测量肺动脉主干、右肺上叶动脉及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CT值,计算并比较三个流率组的肺动脉平均CT值,分析其与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碘流率的降低,三组肺动脉平均CT值依次递减,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与4.0mL/s组肺动脉平均CT值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r=-0.253^-0.349),与3.5mL/s组及3.0mL/s组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r=-0.126^-0.186,r=-0.014^-0.244)。结论:随着碘流率的降低,虽然肺动脉平均CT值有所下降,但均可以满足诊断需求;且碘流率越低,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与肺动脉平均CT值的相关度越低。
- 孙潇蒲艳军穆丽莎孙凯朱力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 肺类癌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肺类癌病例的高分辨率CT图像,总结病灶的影像征象,包括病灶的分布、病灶的大小、瘤肺界面、内部密度、增强方式等。结果中央型5例,病灶直径0.6~3.0 cm,病灶位于气管内3例,骑跨气管内外呈典型'冰山征'者2例,所有病例瘤肺界面光滑,且不同程度增强,平均净增CT值约32.8 HU。周围型6例,病灶直径1.4~6.8 cm,瘤肺界面光滑5例,浅分叶1例。病灶内无钙化及空洞,内部明显坏死1例,增强后所有病例均呈显著增强,平均净增CT值约85.3 HU。结论中央型肺类癌发病率较高,呈气管腔内实性肿块,气道压迫阻塞征象比较明显,骑跨气管的'冰山征'是其重要诊断征象。周围型肺类癌强化明显,少见坏死。上述征象特点对诊断肺类癌有提示意义。
- 崔学武王西昌王鹤孙潇朱力
- 关键词:肺类癌计算机体层摄影
- 磁共振T2 mapping技术在心肌梗死后对存活心肌评价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技术在判断心肌梗死(MI)患者中存活心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MI急性期患者、23例MI慢性期患者及3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磁共振影像资料,应用CVI42软件测量各组患者心肌节段的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心肌、MI急性期远隔梗死区心肌、MI慢性期远隔梗死区心肌的T2值分别为(48.14±5.59)ms、(50.29±2.13)ms、(49.00±3.25)ms,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急性期梗死心肌区、MI慢性期梗死心肌区的T2值分别为(59.99±5.44)ms、(60.24±6.60)ms,急性期、慢性期梗死心肌区T2值和正常心肌(包括远隔梗死区心肌)T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慢性期的MI患者在梗死心肌周围都存在缺血心肌,应用T2 mapping技术可以显示梗死核心区、可挽救心肌区、正常心肌的分布范围。
- 姬瑶璇王一帆金雪淼马丽荣郭家璇孙潇朱力
- 关键词:心血管磁共振心肌梗死心肌水肿
- 基于人工智能密度直方图预测磨玻璃结节病理分型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运用人工智能结节密度直方图对磨玻璃结节的病理分型进行预判研究。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磨玻璃结节121例,其中腺体前驱病变(PGL)分为非典型瘤样增生(AAH)和原位癌(AIS)共34例,微浸润腺癌(MIA)28例、浸润性腺癌(ICA)59例。所有患者胸部平扫薄层图像传至人工智能工作站,采用密度直方图自动计算肺结节最大CT值、最小CT值、平均CT值、实性成分体积,比较3组上述定量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不同病理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PGL组平均CT值为(-627.68±94.29)Hu,低于MIA组的(-546.96±33.96)Hu和ICA组的(-469.80±56.12)Hu(F=14.371,P<0.001);PGL组分别与MIA组、IC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CA的实性成分体积为(385.96±36.90)mm^(3),大于PGL组的(35.22±28.02)mm^(3)和MIA组的(178.75±49.86)mm^(3)(F=-4.168,P<0.001);ICA组分别与PGL组和MI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CT值鉴别PGL和浸润性腺病变(MIA+IC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67.6%,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临界值为-586 Hu;实性成分体积鉴别PGL和浸润性腺病变(MIA+IC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5%、91.2%,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临界值为71.58 mm^(3)。结论基于肺结节密度直方图定量分析磨玻璃结节中平均CT值和实性成分体积有助于区分结节的病理分型。
- 张怀瑢孙潇田兴仓韩颜竹洪立平朱力
- 关键词:肺肿瘤肺结节腺癌人工智能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小动脉重塑对肺动脉压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肺小动脉重塑情况,观察其对近端肺动脉血液流变学、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因肺部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40~65岁,平均(56±8)岁。根据术前肺功能分为慢阻肺合并肺部肿瘤组(慢阻肺组)15例及肺功能正常合并肺部肿瘤组(对照组)19例。所有纳入患者术前接受心脏核磁共振扫描获取近端肺动脉血液流变学、右心室结构及功能改变。术中取病变周围正常的肺组织采用HE、改良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观察肺小动脉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肺小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定位及表达;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慢阻肺组与对照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为(24.0±3.7)和(22.8±1.6) mmHg(1 mmHg=0.133 kP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组主肺动脉扩张度(mPAD%)为(44±11)%,低于对照组[(57±14)%,P〈0.05];慢阻肺组肺小动脉平滑肌厚度(WT)、平滑肌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WT%)及平滑肌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百分比(WA%)分别为(37±18)μm、(65±19)%和(55±23)%,均高于对照组[(19±3)μm、(29±5)%和(40±7)%,均P〈0.05]。右心室舒张末期(RVMED)、收缩末期心肌质量(RVMES)、平均反向流量(ANF)及反流分数(RF%)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单位面积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数及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增高(均P〈0.01)。慢阻肺组肺组织免疫组化α-SMA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WA%、WT%与mPAD呈负相关,与RVMES、RVMED、RF%呈正相关。结论在尚未出现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下,慢阻肺�
- 郭晓桐范玉春郝斌威曹霞朱力何进喜孙潇陈娟
- 颈部血管测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预测价值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评价颈部CT血管造影(CTA)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对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检查确诊,将病人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在入院后24~48h内进行CTA和CDUS检查,比较二者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一致性,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人群中CTA和CDUS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差异,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方法对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价值。结果在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中,CTA与CDUS间一致性较差(Kappa/P=0.091/0.012)。缺血性脑卒中组中CTA诊断的阳性率(颈动脉中、重度及完全闭塞)为43.2%,高于CDUS诊断的阳性患者(17.9%)(P<0.01)。非缺血性脑卒中组CDUS诊断的阴性率(颈动脉无狭窄、轻度狭窄)为86.1%,高于CTA诊断的阴性率(74.1%)(P=0.030)。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CT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较CDUS更具有预测价值(Z=0.702,P=0.044)。结论CTA与CDUS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上存在差异,CDUS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无明显价值,CT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预测效能优于CDUS。
- 马丽李文玲解礼冰孙潇何洮梅杨琴朱力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CT血管造影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