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能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析能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能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等。结果:采用能级护理模式组护理满:意度为98%,传统护理模式组满意度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员工作满意度为97%,对照组为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能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效果满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 张玫刘燕刘晶
- 关键词:消化科病区管理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知识问卷对2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知识问卷评分为(8.27±3.12)分。影响疾病知识问卷评分的因素根据其作用大小依次为病程、住院次数、文化程度和民族。结论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整体偏低,护理人员应加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同时应针对不同民族及个体,选择差异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刘晶卢加杰张玫努尔比燕.买买提黄芬高峰
-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知识
- 回肠异位胰腺致消化道出血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异位胰腺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一般病灶较小,多见于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而发生在回肠的异位胰腺较为罕见。异位胰腺通常无特异性症状,当出现炎症、出血、梗阻时会出现相应症状。本文报道1例回肠异位胰腺引起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诊治过程。
- 卢加杰美丽克扎提·安扎尔马进李紫琼刘晶高峰
- 关键词:回肠异位胰腺消化道出血胶囊内镜
- 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变化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变化,探讨其与UC的关系。方法UC患者180例,在直肠(距肛缘10~15 cm)取病变黏膜组织4块为UC组,在升结肠(距回盲部≤5 cm)取正常黏膜组织4块为UC对照组;结直肠癌筛查中肠镜检查正常者180例,其直肠正常黏膜组织4块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黏膜组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3组黏膜组织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Ⅴ活性。结果UC组肠黏膜组织ATP含量[(1.22±0.37)μmol/g]和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活性[(0.57±0.21)μmol/(min·mg)]明显低于UC对照组[(1.75±0.41)μmol/g、(1.37±0.18)μmol/(min·mg)]和正常对照组[(1.95±0.44)μmol/g、(1.31±0.24)μmol/(min·mg)](P<0.05),UC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肠黏膜组织呼吸链酶复合体Ⅱ、Ⅲ、Ⅳ、Ⅴ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UC患者肠黏膜组织ATP含量[(1.23±0.35)、(1.28±0.23)、(1.17±0.38)μmol/g]和复合体Ⅰ活性[(0.52±0.31)、(0.58±0.16)、(0.49±0.35)μmol/(min·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C组肠黏膜组织ATP含量与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活性呈正相关(r=0.890,P=0.017)。结论UC患者病变肠黏膜组织ATP含量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活性均明显下降,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UC的重要发病机制。
- 卢加杰刘晶李紫琼冯燕孔文洁高峰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线粒体肠黏膜屏障
- 一种消化内科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装置及护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装置及护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引单元、微型内窥单元、外置单元、胃管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细绳牵引”的方式进行上消化道内窥和出血护理,降低了治疗难度,避免了患者在治疗...
- 张贺菊杨文英杨玲和黄芬刘晶张玫何晓勇巢琳党薇薇
- 个性化肠道准备方案结合细节护理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探究分析个性化肠道准备方案结合细节护理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时间:2022年2月至2022年9月,对象: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400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个性化肠道准备方案结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肠道准备质量;检查相关指标;血压与心率提升幅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一次置镜成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肠道准备方案结合细节护理用于结肠镜检查工作之中,能够显著改善肠道准备质量;检查相关指标;血压与心率提升幅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一次置镜成功率以及满意度的提升。
- 张贺菊刘晶张玫
- 关键词:结肠镜检细节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
-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鼻饲管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鼻饲管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安装架的内侧表面对称安装有支撑块,且两组所述安装架的顶部端头处均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内部滑动安装有...
- 全风琴吕园园李玲霞杨玲和刘晶郑晓娇杨兰殷爽
- 文献传递
- 线粒体基因组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主要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IBD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在全球范围内,欧洲、北美地区发病率较高,而亚洲则较低;在中国,随着发病例数的迅速增加,地域特征越发明显,北方以UC居多,而南方则以CD为主[1]。遗传易感性是IBD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2]。
- 卢加杰刘晶高峰
- 关键词: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种族差异遗传易感性线粒体基因组病因不明
-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鼻饲管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鼻饲管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安装架的内侧表面对称安装有支撑块,且两组所述安装架的顶部端头处均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内部滑动安装有...
- 全风琴吕园园李玲霞杨玲和刘晶郑晓娇杨兰殷爽
- 文献传递
- 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的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180例UC患者的直肠病变黏膜组织(UC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180例的正常直肠黏膜组织(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mtDNA D-loop区进行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剑桥标准序列(rCRS)进行比对查找变异位点。结果UC患者病变肠黏膜组织mtDNA D-loop区共发现218个变异位点,健康对照者正常肠黏膜组织mtDNA D-loop区发现了203个变异位点。两组中有19个变异位点发生率>10%,且在两组中均存在,其中4个位点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16520(T→C)的发生率显著高于UC组(χ^(2)=6.890,P<0.01),UC组311(T--→CTC)、16299(T→C)、16320(G→A)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χ^(2)=58.973,P<0.01;χ^(2)=141.917,P<0.01;χ^(2)=20.238,P<0.01)。UC不同临床类型、不同病变范围、不同严重程度间变异位点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DNA D-loop区在UC中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较高突变率的区域,该部位的突变与UC发病相关,UC患者病变肠黏膜组织线粒体酶呼吸链复合体活性下降及ATP含量匮乏可能均与此有关。
- 卢加杰刘晶木尼拉·买买提李紫琼冯燕高峰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D-LOOP区基因多态性肠黏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