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四三结构”模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被引量:24
- 2011年
-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行体系,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系统的"四三结构"模型,分析了其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产出,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实证对象,提出了其自主创新工程的三大措施。
- 胡树华王松邓恒进
- 关键词:自主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我国国家高新区马太效应研究——兼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被引量:23
- 2011年
- 本文以2003-2008年的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强弱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极化指数测量了国家高新区的马太效应及其空间方向,并对应地规划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研究结果表明:近6年间国家高新区整体趋势上存在马太效应,并表现在南方-北方和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两个方向上,沿海-内陆方向上未显现;但就平均极化水平而言,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方向跃沿海-内陆方向跃南方-北方方向。最后根据实证结果,选定北京、长春、上海、西安、武汉、广州或深圳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参考对象,形成了近"十字"型的空间布局。
- 王松胡树华
-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马太效应
-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研究被引量:25
- 2011年
- 在回顾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支撑能力、创新能力、贡献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四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高新区进行了竞争力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 胡树华解佳龙王松王姣
-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基于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的国家高新区非均衡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在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以科技部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非均衡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通过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国家高新区已进入五层分化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呈现出支撑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国际创汇能力同步非均衡发展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平衡发展的建议。
- 胡树华王松解佳龙王姣
-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 基于“四三结构”的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分析与同步非均衡评价被引量:7
- 2014年
- 本文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顶层框架,构建了我国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评价的"四三结构",设计了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相对模糊偏差矩阵的计算,从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内容和创新产出4个维度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现状和差异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
- 程杰程言美胡树华王松
- 关键词:城市群
-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杠杆工程”建设研究
- 2011年
- 在分析东湖高新区自有的优势和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依据"四三结构"模型细分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与目标;运用"四三结构"模型的要素协同机理提出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杠杆工程——重大专项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两化"融合工程;最后探讨了使"杠杆工程"付诸实施的关键措施。
- 邓恒进胡树华王松
- 关键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工业和商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大量人才需求,文章结合创新教育相关理论,提出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进行调整,结合该专业的特点,构建了营销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对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人才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 汪秀婷王松
- 关键词:市场营销
- 基于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的技术营销评价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技术营销是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管理手段。本文在技术营销相关研究基础上,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遵循技术和市场两大要素,构建了包含技术投入、经费投入、技术产出、市场产出四方面的技术营销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评价了我国三大汽车集团的技术营销绩效水平,并最终提出了相应建议。
- 王松解佳龙
- 关键词:技术营销绩效评价
- 国家高新区强弱空间极化的演化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以2000-2008年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强弱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极化指数测量了国家高新区的极化水平及其空间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近9年间国家高新区整体极化趋势呈现"M"型特征,并在南方-北方表现为增强,而在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沿海-内陆方向上稍微减弱;就平均极化水平而言,发达城市-次发达城市方向>沿海-内陆方向>南方-北方方向。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相应地推导出我国国家高新区均衡政策的选择域:北京、西安、天津、武汉、成都、大连、长春、沈阳,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 王松胡树华
-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空间极化
-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与框架被引量:59
- 2013年
- 区域创新体系(RIS)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本文在区域创新体系面临四大困难的背景下,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理论、创新经济学、创新系统论与RIS点对点的溯源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老三论、新三论为理论依据,界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结构及运行,最后阐述了RIS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 王松胡树华牟仁艳
-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