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3篇艾滋病
  • 3篇病毒
  • 2篇行为者
  • 2篇性行为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男男性行为
  • 2篇男男性行为者
  • 2篇狂犬
  • 2篇狂犬病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性病
  • 1篇性病门诊
  • 1篇学生保健
  • 1篇学生保健服务

机构

  • 9篇西宁市疾病预...
  • 3篇青海省疾病预...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新疆和田地区...
  • 1篇新疆疾病预防...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云南省曲靖市...
  • 1篇黄南州疾病预...

作者

  • 10篇李伟
  • 2篇孙妍兰
  • 2篇王学文
  • 2篇马秀兰
  • 2篇赵振川
  • 2篇赵长成
  • 2篇李云章
  • 1篇巴文生
  • 1篇石燕
  • 1篇邹玲
  • 1篇张文菊
  • 1篇王建仁
  • 1篇张惠蓉
  • 1篇赵生虎
  • 1篇马永成
  • 1篇郝增平
  • 1篇张世杰
  • 1篇李志红
  • 1篇封永建
  • 1篇刘桂香

传媒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宁市2004—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了解西宁市2004—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2年西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004—2012年西宁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1起,事件性质以传染病为主;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区;发生时间曲线呈现双峰状,9—12月份峰值明显高于4—6月峰值;县乡中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高于市中小学。结论学校是当前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场所,督促学校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制度以及建立学校早期传染病预警机制是今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李伟
关键词: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研究学生保健服务生活变动事件
青海省2010-2014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青海省2010-2014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乙肝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关于青海省2010-2014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青海省2010-2014年各年乙肝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67.52/10万、233.14/10万、236.83/10万、231.15/10万、147.27/10万,15岁以下人群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高发年龄集中在45~54岁和0~岁组,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42∶1。结论应针对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乙肝防控措施和策略。
郝增平巴文生蔡芝锋李伟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西宁地区流动人口中检出HIV阳性及防制对策
2002年
目的 通过对流动人口的 HIV筛检 ,发现感染者及病人 ,并对其加强监管 ,防止艾滋病传播蔓延。 方法 采集被检对象血清 5 ml,用酶标法检测 HIV。 结果 发现 3例初筛阳性者 ,经省级确认实验室蛋白印迹确认为 HVI- 1型。 结论 流动人口感染 HIV状况不容忽视 ,加强流动人口中 HIV监测是我市预防艾滋病的主要任务之一。
马秀兰李志红邹玲张惠蓉李伟耿海杰
关键词:艾滋病防制对策流动人口酶标法
西宁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暴露后预防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西宁市MSM HIV PEP的知晓情况及其相关需求,分析影响需求的因素。方法 2022-2023年4-7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研究对象进行现场一对一问卷调查。收集MSM一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行为以及对PEP服务需求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497例,70.42%(350/497)的人在调查前听说过PEP服务,68.61%(341/497)的人在了解过PEP服务后认为存在PEP服务的需求。随机森林算法显示,当lambda(λ)值为0.003 2时,误差最小,筛选出影响因素的数目为4个,重要性排序居前4位的自变量为PEP药物不良反应、HIV感染风险认知、调查前是否听说过PEP服务和PEP药物价格。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EP药物不良反应(OR=2.851,95%CI:1.768~4.598)、调查前听说过PEP服务(OR=2.984,95%CI:1.917~4.644)、HIV感染风险认知(OR=2.982,95%CI:1.670~5.325)是PEP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宁市MSM对PEP服务存在较大的需求,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PEP服务的宣传教育,提高MSM对PEP服务的认识,尽快推进PEP服务的开展,以控制艾滋病在MSM中流行。
黄胜南李伟赵长成赵英李云章
关键词:艾滋病暴露后预防男男性行为者
青海省首例实验室确诊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犬、猫等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高度兴奋、恐水、怕风、流涎、咽肌痉挛等症状,病死率几乎100%。2012年12月20日,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收住1例狂犬病患者,医治无效,于发病10d后死亡,现将事件的发生及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马永成饶华祥刘桂香田登姜双应王学文石燕易虎唐青沙桑李伟解永云蔡芝锋赵生仓张世杰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实验室确诊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
西宁市1-10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李伟马秀兰赵振川马海滨孙妍兰张文菊
项目通过询问病史、问卷调查、临床表现,确定了该市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为不良的卫生习惯、家庭卫生条件较差、生活环境不良等。对危险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概括了西宁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初步掌握了该...
关键词:
关键词: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西宁市首起乡镇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9年9月西宁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乡镇中学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发病3 d内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 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疫情持续14 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96例,罹患率为18.46%。采集53份患者咽拭子标本中27份甲型H1N1核酸为阳性,阳性率为50.94%。302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生被感染病例。275份社区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率为10.18%。结论西宁市首起乡镇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赵生虎封永建赵振川李伟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2004年北京市天桥社区居民狂犬病知识调查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普通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的认知水平,为今后深入开展相关调查和防治工作积累基线资料。方法2004年11月对社区所有养犬户161户及同楼同层的非养犬户148户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对每户家庭的知情人进行问卷访谈。结果社区户养犬率为5.2%,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在81.9%-96.8%。被调查的养犬户中办养犬证者占87.1%;无养犬证者占12.9%。家养犬的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4.2%,其中有养犬证的接种率为100%;无养犬证的接种率为55%。调查人群被犬咬伤率为12.2%,其中养犬户为16.1%;非养犬户为8.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北京市天桥社区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高,社区内家养犬狂犬疫苗接种率亦较高,对狂犬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文前.马合木提王学文刘清徐闻何丽芳李伟王建仁张征吐尔宏.木萨谭卫星
关键词:狂犬病
2015-2018年西宁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2015-2018年西宁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及时制定或调整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5-2018年西宁市已审核的手足口病临床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个案信息进行三间分布描述,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8年西宁市7个县(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8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1.53/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7月,次高峰为每年的10、11月,呈双峰分布;发病率最高的为城东区(63.33/10万),其次为城西区(62.98/10万),呈现城区集中、城乡结合部发病率高的特点(χ^2=6.466,P<0.01);发病男性(占59.43%)多于女性(40.57%),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及以下(79.20%),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60.27%、33.86%和5.27%)。病原类型主要是其它肠道病毒,占52.59%。结论根据2015-2018年西宁市手足口病三间分布流行特征,应在每年6、7月和10、11月对托幼机构和散居的5岁及以下儿童进行手足口病重点防控。
吴晶李伟孙妍兰王怡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核酸检测
2017—2021年西宁市高危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7—2021年西宁市艾滋病哨点监测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感染状况与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7—2021年4—7月监测期内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西宁市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监测,通过问卷调查和血样收集调查对象社会学、行为学和血清学信息。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变化趋势采用趋势χ^(2)检验。检验水准=0.05。结果2017—2021年,男男性行为者HIV抗体总阳性率从19.20%下降至6.15%;吸毒者HIV抗体总阳性率从0.25%上升至1.42%;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抗体总阳性率从2.72%上升至3.64%。从2017—2021年男性性行为者“近6个月有过同性肛交性行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88.709,P<0.001);吸毒者“注射毒品”的比例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30.349,P<0.001),“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20.762,P<0.001)。结论男男性行为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是2017—2021年西宁市HIV感染的主要人群,是未来西宁市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黄胜南赵长成赵英李云章李伟
关键词:艾滋病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哨点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