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20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AMI合并VSR患者37例,据患者接受治疗出院后30 d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7例和死亡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方式,包括单纯药物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治疗、内科介入性封闭治疗和外科开放性手术治疗等,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根据是否进行外科开放性手术治疗分为手术患者和非手术患者,比较500 d累计生存率。结果出院后30 d内,30例患者死亡,其中25例(67.57%)单纯药物保守治疗均死亡,3例(8.11%)药物治疗同时应用IABP支持治疗后死亡,1例(2.70%)内科介入性封闭治疗后发生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2.70%)接受外科开放性手术后发生心源性休克死亡,7例(18.92%)外科开放性手术治疗存活。存活组患者年龄小于死亡组,WBC、TBil、Killip Ⅲ~Ⅳ级比例均低于死亡组(均P<0.05);MAP、外科手术治疗比例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和WBC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手术患者的500 d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患者(P<0.01)。结论单纯药物保守治疗以及内科介入性封闭治疗并不能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外科开放性手术仍是治疗AMI合并VSR的有效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及手术时机,能带来最有益的临床结果。
- 张良徐涵王珏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外科治疗预后
- 高清腹腔镜手术视频录像在胃肠外科临床带教中的体会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为提高胃肠外科的带教水平和效果,探索高清腹腔镜手术视频录像在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进入胃肠外科的96名临床外科实习医师、研究生和低年制住院医师,每周进行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视频观看,并安排一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最后通过统一的出科考核并与上一年度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同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出科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6.3±3.7分,高于上一年度的78.8±2.9分(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胃肠和腹部脏器的解剖知识掌握有帮助的达95.5%,对胃肠手术流程和解剖变异学习有帮助的达93.8%,对临床带教有帮助的达96.7%,对带教老师满意度高达100%。结论:视频观看的教学方式更加直观、形象,更具吸引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同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带教的满意度。
- 李利义张良邱晓晓陈健陈馨鑫池潇游涛沈贤俞耀军
- 关键词:外科带教
- 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腹腔镜抗反流手术的4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114±39)min,平均术中出血(28±2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1.6)d。16例患者行Nissen手术,32例患者行Dor手术,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觉改善率在90%,胃食管反流病自评量表评分平均总分下降占77%,主要体现在烧心、反酸、恶心以及睡眠障碍症状的缓解。腹腔镜下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段。
- 张良杨欣欣黄颖鹏游涛沈贤徐晓武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抗反流手术术后住院时间自评量表术中出血
- 胃癌围手术期双向转诊协作模式的实践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索三甲医院-基层卫生机构胃癌围手术期双向转诊模式。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温州周围区(县)级(含)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温州某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转诊按照"基层-三甲医院-基层"围手术期相互转诊方案的胃癌患者32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温州周围区(县)级(含)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普通方式转诊到温州某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的胃癌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对双向转诊的周围区(县)级(含)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态度[(43.00±1.75)、(27.00±2.78)分],温州某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的接诊情况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46.00±1.52)、(32.00±2.3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手术总体花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双向转诊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较好地满足了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要求,有助于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与实现。
- 纪伟平卢明东黄颖鹏谷斌斌张良孙祥威CHANDOO ARVINE游涛沈贤
- 关键词:双向转诊外科诊疗围手术期
- Polo样激酶4抑制剂Centrinone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4(PLK4)抑制剂Centrinone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PLK4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在人类蛋白组数据库中分析PLK4在胃癌组织中的定位;利用不同浓度(0、1、2、5μmol/L)的Centrinone处理不同胃癌细胞系,再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检测Centrinone对AGS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GS细胞凋亡的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半胱天冬酶-3(Caspase-3)、BCL-2、BAX等的变化。结果: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PLK4在胃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胃癌预后相关(P=0.001)。细胞生长实验显示Centrinone对AGS、BGC和SGC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AGS最敏感(IC50=1.386μmol/L)。细胞迁移实验提示Centrinone浓度越大,胃癌细胞迁移的数量越少(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Centrinone浓度越大,细胞凋亡比例越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entrinone浓度越大,凋亡相关蛋白PARP和Caspase-3的裂解体表达量增多越明显(P<0.05),BCL-2蛋白表达量减少越明显(P<0.05),而BAX的蛋白表达量变化不明显(P>0.05),同时检测发现PI3K和AKT的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PLK4抑制剂Centrinone可以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抑制BCL-2表达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发挥作用。
- 张良杨嘉麒张特明黄颖鹏游涛倪仲琳
- 关键词:细胞凋亡胃肿瘤PI3K/AKT
- HCMV潜伏相关UL138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对THP-1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构建含人巨细胞病毒( HCMV)潜伏相关 UL13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探讨UL138基因对THP-1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UL13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利用TCID50法确定重组腺病毒滴度。重组腺病毒以不同MOI比值感染THP-1细胞,通过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确定感染THP-1细胞最佳MOI值;定量PCR分析UL138表达对THP-1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变化,通过定量PCR芯片分析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UL13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TCID50法测定病毒的滴度达1x1011 PFU/ml。利用重组腺病毒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检测THP-1细胞的感染率,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以MOI=1∶100感染THP-1细胞,感染率为60%, 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了THP-1细胞能够表达UL138,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定量PCR检测发现,THP-1细胞 UL138过表达后,可明显抑制IL-18、IL-1β、IL-6、IL-8、TNF-α等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定量PCR芯片分析显示,UL138表达明显改变THP-1单核细胞内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除外 CCL17、CCL21、CCL22、XCL2等趋化因子以及 CCR2、CXCR1、CXCR2、 CXCR4及CX3CR1等趋化因子受体在不同时间点上调表达外, CXCL1、CXCL3、CXCL9、CXCL10、CXCL11等大部分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均显著减少。结论成功构建了可感染THP-1单核细胞的UL138基因重组腺病毒;THP-1单核细胞过表达UL138可明显影响其功能。
- 郭刚强陈静陈文静叶璐璐孙祥威张良章慧娣林巧爱沈贤张丽芳薛向阳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重组腺病毒THP-1
- 长链非编码RNA AL04945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L04945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4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q RT-PCR检测lncRNA-AL049452的表达水平,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lncRNA-AL049452表达水平和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其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绘制ROC曲线评价lncRNA-AL049452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lncRNA-AL04945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35),肿瘤更大的结直肠癌患者其lncRNA-AL049452的表达量更高(P=0.024)。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表达lncRNA-AL049452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更短(log-rank=4.208,P=0.034)。ROC曲线分析显示,lncRNA-AL049452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I=0.613~0.832,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51.2%。结论: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AL049452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进程,是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生物标记物。
- 孙祥威胡盈盈徐剑峰张良毛晨晨郭刚强黄关立沈贤薛向阳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生物学标记
- 不同剂量的Anti-Fx1A对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Anti-Fx1A对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的影响,确定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所需最适Anti-Fx1A剂量。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A、B、C、D 4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nti-Fx1A 4 ml/kg、6 ml/kg、8 ml/kg以及生理盐水8 ml/kg。观察各组大鼠造模成功率,造模前与造模后7 d、14 d、28 d 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造模28 d后血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及血三酰甘油(TG),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测肾组织Ig G、C3的表达。结果:Anti-Fx1A的剂量与24 h UP及病理学改变可能存在着正相关性,与血白蛋白和造模成功率可能存在着负相关性,与血肌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按大鼠体重6 mg/kg尾静脉注射Anti-Fx1A造模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可能是最适剂量。
- 张良黄蔚霞程锦国
- 关键词:膜性肾病被动型HEYMANN肾炎
- 一种可以防止吻合口瘘或者狭窄的带覆膜支架的胃肠道吻合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防止吻合口瘘或者狭窄的带覆膜支架的胃肠道吻合器,包括:吻合器本体,对手术后肠道进行缝合;抵顶唑,连接于吻合器本体上完成缝合作业;安装管,连接于抵顶唑上;肠道支架,设于安装管内;肠道支架上包覆有可吸收膜...
- 俞耀军张特明李利义张良陈健毛晨晨游涛孙维建卢明东沈贤
- 人巨细胞病毒无症状性感染者UL144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探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无症状性感染者UL144基因多态性,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CMVDNA阳性无症状性感染者尿沉渣标本UL144基因开放读码框(ORF),阳性结果进行双向DNA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BioEdit、DNAstar、Mega5.0、GeneDoc等软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50例HCMV-DNA阳性无症状性感染者尿沉渣标本中,21例标本UL144基因扩增阳性,阳性率为42%,并完成测序。同源性比较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80.2%~100%,氨基酸同源性为77.8%~100%。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21例无症状性感染者DNA序列主要分为2个基因型,A型(10例,47.61%)和B型(11例,52.38%),未见其他基因型。Expasy数据库预测分析UL144基因编码产物重要功能基团,结果显示ASN、PKC、TNFR、NCD3G等翻译后修饰位点高度保守。与UL144A型相比,UL144B型在1-16和30-96氨基酸残基之间各增加了一个PROKAR_LIPOPROTEIN位点和ZF_CTCHY位点。与Toledo标准病毒株比较,UL144A型的CRD1和CRD2区域高度保守,UL144B型的CRD1和CRD2功能区变异较大,但跨膜区(transmembrane domain)和胞浆区(cytoplasmic domain)在UL144A型和B型中均高度保守。UL144A型和B型碱基变异未对UL144蛋白的预测等电点和二级结构造成较大改变。总之与HCMV显性感染者不同,HCMV无症状性感染者UL144基因型为A型和B型。
- 郭刚强谢尙丹叶思思张良孙祥威李宝青张丽芳薛向阳
- 关键词: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