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 作品数:14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芪对放射性肺损伤干预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和内皮素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观察黄芪对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E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黄芪10 ml,2次/d,连续6个月,对照组为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NF-α和ET,放射治疗开始15 d起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和肺弥散功能.结果 在放射治疗后测定血浆TNF-α和ET,治疗组分别为(2.48±0.75)as/ml和(69.32±23.03)pg/ml;对照组分别为(5.12±1.01)ng/ml和(97.87±37.83)pg/ml;对照组较治疗组明显升高(χ^2=7.49、6.57,P〈0.001).放射治疗开始后5个月和10个月治疗组CO弥散量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3.78,P〈0.05).结论 黄芪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NF-α和ET的过度表达,降低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
- 奚蕾夏德洪沈伟生周剑波舒中琴于波侯昕珩王珂
- 关键词:肺损伤辐射防护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
- 清燥救肺汤联合黄芪精口服液对放射性肺损伤干预作用及对CTGF PDGF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联合黄芪精口服液对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清燥救肺汤200mL、黄芪精口服液10mL,2次/d,连续6个月。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CTGF和PDGF,放射治疗开始15天起观察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和肺弥散功能。结果:治疗组放射治疗前、后血浆CTGF分别为(118.32±81.31)pg/mL、(173.37±109.87)pg/mL,对照组放疗前、后分别为(121.01±82.34)pg/mL、(307.87±175.45)pg/mL,对照组放疗后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放疗后血浆PDGF分别为(29.01±7.12)ng/mL和(43.31±7.08)ng/mL,有显著差异(P<0.001)。放射治疗开始后5个月和10个月治疗组CO弥散量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联合黄芪精口服液能有效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CTGF和PDGF的高表达,降低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对放射性肺损伤有预防作用。
- 沈伟生夏德洪奚蕾周剑波刘少平于波候昕珩王珂高春恒
- 关键词:清燥救肺汤黄芪精口服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清燥救肺煎剂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对TGF-β_1、IL-1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煎剂对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I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清燥救肺煎剂200mL,每日2次,连续6个月;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2组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GF-β1和IL-1,放射治疗开始15d起观察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和肺弥散功能。结果:放射治疗后2组血浆TGF-β1和IL-1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射治疗后5个月、10个月2组CO弥散量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煎剂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GF-β1和IL-1的过度表达,降低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可以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
- 夏德洪奚蕾沈伟生周剑波侯昕珩王珂
- 关键词:辐射防护转化生长因子Β1白介素-1
- 三氧化二砷协同柔红霉素对K562/A02细胞株的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及柔红霉素(DNR)联合应用后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作用,探讨其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单用DNR及DNR与不同浓度As2O3合用时的生长抑制效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DNR浓度及凋亡。结果:DNR对K562/A0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4 mg/L,加用0.25,0.5,1.0μmol/L As2O3时的IC50分别为1.73,0.78,1.42 mg/L。1 mg/L DNR作用于K562/A02 48 h后的凋亡率为(17.4±2.19)%,0.5μmol/L As2O3作用于K562/A02 48 h后的凋亡率为(53.8±5.6)%,而两药合用后凋亡率为(65.5±6.2)%,但合用后胞内DNR浓度并未增加。结论:低浓度的As2O3与DNR联合应用对K562/A02细胞的抑制为协同作用,其效应与增加药物的诱导凋亡作用有关,而非通过增加胞内DNR浓度。
- 王珂丁家华吴玮玮陈宝安顾炎袁鹏
- 关键词:药物疗法多药耐药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
- 清燥救肺汤加黄芪对放射性肺损伤干预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及内皮素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加黄芪对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清燥救肺汤200 ml,黄芪口服液10 ml,2次/d,连续6个月。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NF-α和ET,放射治疗开始15 d起观测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和肺弥散功能。结果治疗组放射治疗前血浆TNF-α为(1.92±0.49)ng/ml,放射治疗后为(2.51±0.73)ng/ml;对照组放射治疗前为(1.90±0.51)ng/ml,放射治疗后为(5.12±1.01)ng/ml,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放射治疗前血浆ET为(56.73±18.35)pg/ml,放射治疗后为(68.97±21.76)pg/ml;对照组放射治疗前为(58.93±16.98)pg/ml,放射治疗后为(97.87±37.83)pg/ml,明显升高(P<0.001)。放射治疗开始后5个月和10个月治疗组CO弥散量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加黄芪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NF-α、ET的过度表达,降低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可以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和预防。
- 奚蕾夏德洪沈伟生许晨周剑波舒中琴于波侯昕珩王珂
- 关键词:清燥救肺汤肺损伤内皮素
- 试剂携带污染对血清钾测定的影响及解除方法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生化分析仪检测K+发生试剂携带污染时排查步骤及解决方案。方法通过测定位于K+前两位的试剂腺苷脱氨酶(ADA)及α岩藻糖苷酶(AFU)中试剂1及试剂2中K+的浓度以初步排查可能施污染的项目,并进一步实行污染的确认及污染的持续性实验。结果 ADA试剂对K+测定有显著影响,其携带污染可显著影响随后一次的K+测定,通过更换试剂检测顺序后携带污染情况被解除。结论在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K+时可能存在携带污染,可通过合理设计实验程序以避免或降低污染。
- 王珂严海东张廷沈红一
- 关键词:钾携带污染生化分析仪
- 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肝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抗肝原几种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测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江阴市人民医院2010-2014年肝病患者血清,根据疾病诊断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48例: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6例;病毒性肝炎组62例:包括10例 HAV,30例 HBV,14例 HCV,8例 HEV;以及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上述血清标本中抗肝抗原(AMA-M2,LKM-1,LC-1,SLA/LP,GP210,SP100)自身抗体。结果抗 AMA-M2抗体,抗 LKM-1抗体,抗 LC-1抗体,抗 SLA/LP 抗体,抗 GP210抗体和抗 SP100抗体在 AIH 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6.7%(2/12),16.7%(2/12),8.3%(1/12),25%(3/12),0%(0/12)和16.7%(2/12);在 PBC 组阳性率分别为83.3%(30/36),0%(0/36),0%(0/36),0%(0/36),44.4%(16/36)和27.8%(10/36);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1例(3.3%,1/30)AMA-M2阳性,1例(3.3%,1/30)抗 GP210抗体阳性,2例(6.7%,2/30)抗 SP100抗体阳性;在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1例(7.1%,1/14)抗 SP100抗体阳性;在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未检出自身抗体。抗 AMA-M2抗体、抗 GP210抗体和抗 SP100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χ^2值分别为33.9,10.6,8.8,P 值均<0.05)。抗SLA/LP 抗体在 AIH 组阳性率明显高于 PBC 组(χ^2=6.4,P <0.05)。AMA-M2和抗 GP210抗体在 PBC 组阳性率明显高于 AIH 组(χ^2值分别为15.1和6.1,P <0.05)。病毒性肝炎患者检出率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P >0.05)。结论抗肝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林江王珂陈孙云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免疫印迹法自身抗体
- 鼻塞与鼻罩在无创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鼻塞与鼻罩在无创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 )中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RDS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鼻塞组(48例)与鼻罩组(45例)。鼻塞组的无创通气连接界面选用短的双鼻塞,鼻罩组选用鼻罩。根据经皮血氧饱和度或血气分析调整FiO2等参数,记录各种参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鼻塞组无创正压通气后12~24 h血气分析的pH值为(7.32±0.06),PaCO2值为(48.2±9.0) mmHg,正压通气24 h时FiO2值为(0.39±0.08),腹胀3例,平均无创通气时间(54.1±16.8)h,无创通气失败12例;鼻罩组分别为(7.31±0.07),(47.2±10.2)mmHg,(0.38±0.08),5例,(54.8±13.6)h,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0.169,0.484,0.464,0.217,-0.226,0.332;P>0.05)。鼻塞组总脱落次数89次,总漏气次数352次,低于鼻罩组的48,48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98,44.644;P<0.05)。两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0.05),但皮肤损伤部位明显不同:鼻塞组皮肤损伤部位绝大部分在鼻中隔的内侧和鼻小柱,鼻罩组皮肤损伤部位绝大部分在鼻中隔与人中连接处及眉间。结论鼻塞较鼻罩更容易脱落,鼻罩比鼻塞更容易漏气,但这两种连接界面对无创通气时间及无创通气失败率等并无明显的影响。鼻塞和鼻罩导致鼻部损伤的发生率及程度基本相似,但损伤部位明显不同。
- 王静高翔羽渠慎英鹿翠莲杨清王珂庄婷
- 关键词:鼻塞鼻罩无创通气
- 清燥救肺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干预作用及对TNF-α、ET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对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清燥救肺汤200ml,2次/d,连续6个月。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NF-α和ET,放射治疗开始15天起观察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和肺弥散功能。结果:治疗组放射治疗前血浆TNF-α为(1.89±0.54)ng/ml,放射治疗后为(2.52±0.69)ng/ml;对照组放射治疗前为(1.90±0.51)ng/ml,放射治疗后为(5.12±1.01)ng/ml,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放射治疗前血浆ET为(59.45±18.43)pg/ml,放射治疗后为(71.43±25.37)pg/ml;对照组放射治疗前为(58.93±16.98)pg/ml,放射治疗后为(97.87±37.83)pg/ml,明显升高(P<0.05)。放射治疗开始后5个月和10个月治疗组CO弥散量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NF-α和ET的过度表达,降低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可以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
- 奚蕾夏德洪沈伟生周剑波侯昕珩王珂
- 关键词:清燥救肺汤肺损伤辐射防护TNF-Α
- Microlab FAME全自动酶免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被引量:1
- 2012年
- MicrolabFAME全自动酶免仪是瑞士HAMIIJTON公司生产的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系统的代表产品之一.它拥有20个温度可调节的孵育盒、24个试剂位、2个24针洗板机和8道比色分析系统。具有速度快、多任务、多通道、多项目批量测定等优势,可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整个实验过程标准化、自动化,提高试验的灵敏度。由于其具有高灵敏的光电感应系统,对各种轻微的故障即可感应,
- 王珂
- 关键词:全自动酶免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