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薇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PET/C
  • 7篇PET/CT
  • 6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4篇肿瘤
  • 4篇脱氧
  • 4篇脱氧葡萄糖
  • 3篇性病
  • 3篇肿瘤性
  • 3篇细胞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显像
  • 3篇弥漫
  • 3篇弥漫性病变
  • 3篇结核
  • 3篇结核性
  • 3篇结外
  • 3篇腹膜
  • 3篇鼻型
  • 3篇鼻型结外NK...

机构

  • 13篇武警后勤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岳建兰
  • 13篇林志春
  • 13篇陈薇
  • 12篇黄世明
  • 11篇尹亮
  • 3篇张锦明
  • 3篇李彦峰
  • 1篇孟慧鹏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ET/CT影像表现并文献复习
尹亮林志春岳建兰黄世明陈薇
18F-FDG PET/CT对结核性及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尹亮林志春岳建兰陈薇黄世明
结核性与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FDG PET/CT影像特征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结核性与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FDG PET/CT相关影像表现。方法对结核性与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相关^(18)F-FDG PET/CT影像表现进行量化分级,采用χ2检验、两样本独立t检验、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膜SUVmax、腹水CT值、壁腹膜增厚情况、网膜增厚情况及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在结核性与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网膜增厚情况及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在结核性与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为Y=1.201+1.517X3+1.980X9,X3及X9的OR值分别为4.559(95%CI:0.707~29.391)及7.242(95%CI:1.726~30.385);ROC曲线显示网膜增厚情况、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对结核性及肿瘤性病变的鉴别有效,两者的AUC分别是0.670(95%CI:0.527~0.813)和0.655(95%CI:0.525~0.785),前者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结论分析结核性与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可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
尹亮黄世明林志春岳建兰陈薇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18)F-ML-10监测多柔比星诱发心脏毒性的可行性探讨
2017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凋亡显像剂^(18)F-ML-10无创监测多柔比星诱发心脏毒性的可行性。方法 36只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15 mg/kg)多柔比星模型组和高剂量(20 mg/kg)多柔比星模型组,每组12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多柔比星模型组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多柔比星,48 h后进行小动物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以及放射性显像剂^(18)F-ML-10与^(18)F-FDG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测定每克组织放射性摄取值(%ID/g),处死的小鼠取出心脏进行caspase 3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超声结果显示低剂量组[LVEF=(59.49±5.32)%]与高剂量组LVEF=(52.41±6.47)%小鼠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70.58±5.06)%,^(18)F-FDG在低剂量组(%ID/g=21.67±3.69)与高剂量组(%ID/g=15.58±1.92)的摄取也明显低于对照组(%ID/g=36.18±3.65),而凋亡显像剂^(18)F-ML-10在低剂量组(%ID/g=0.50±0.11)与高剂量组(%ID/g=1.100.55)的摄取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ID/g=0.02±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 3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发生明显凋亡,与^(18)F-ML-10在心脏的摄取相一致。结论心肌细胞的凋亡是多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的重要途径,特异性凋亡显像剂^(18)F-ML-10用于多柔比星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毒性监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黄世明陈薇张锦明马永强岳建兰李彦峰林志春
关键词:多柔比星心脏毒性凋亡
大鼠单侧纹状体内四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建立帕金森模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单侧纹状体内四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大鼠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的可行性与成功率。【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PD模型组(n=36)。PD模型组通过立体定位技术于纹状体内四点注射6-OHDA诱导PD疾病,于2周后先后进行阿扑吗啡诱导旋转行为学测试和11C-CFT Micro PET/CT显像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法计数大鼠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总数的变化,以评定PD模型的成功率。【结果】^(11)C-CFT Micro PET/CT显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D模型组的11C-CFT损伤侧/健侧的放射性摄取比值(0.581±0.061,P<0.05)以及损伤侧/健侧的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比值(0.514±0.085,P<0.05)均显著下降。阿扑吗啡诱导行为学旋转评定大鼠PD模型成功率为86.1%。【结论】纹状体内四点注射6-OHDA建立PD模型的方法可有效模拟人类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变减少,且成功率高(86.1%)。
黄世明张锦明陈薇尹亮岳建兰周欣姬文婕马永强李彦峰林志春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基多巴胺纹状体
颞叶癫痫大脑网络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癫痫是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颞叶癫痫(TLE)是最常见的癫痫类型。长期的癫痫活动传播会造成颞叶外广泛脑区的结构及功能损害。随着神经系统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构和功能检查方法的应用揭示了癫痫复杂的结构、功能及代谢网络的改变.为进一步探索癫痫发病机制和改善癫痫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本文主要围绕不同检查方法显示的颞叶癫痫患者脑部网络结构、功能及代谢改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薇岳建兰林志春
关键词:颞叶癫痫
18F—ML-10PET/CT凋亡显像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18F-ML-10PET/CT凋亡显像对帕金森病(PD)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经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大鼠PD早期模型。1周后通过阿扑吗啡诱导旋转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评估。采用HC—CFT、18F-ML-10PET/CT显像分别观察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抗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黑质致密部存活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采用TUNEL凋亡染色检测黑质致密部凋亡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采用Niss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结果1周后实验组大鼠明显向左侧旋转,平均旋转速度为(4.52±1.03)r/min。11C-CFT在实验组大鼠右侧纹状体与左侧纹状体的放射性摄取值比值为0.556±0.017,明显低于对照组(0.998±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ML-10在实验组大鼠右侧黑质与左侧黑质的放射性摄取值比值为1.722±0.083,明显高于对照组(1.024±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右侧黑质致密部与左侧黑质致密部的TH阳性神经元比值为0.528±0.012,明显低于对照组(1.036±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凋亡染色显示实验组右侧黑质致密部凋亡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为43.200±2.507,明显高于对照组(1.400±0.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早期发病阶段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有关。18F—ML-10PET/CT凋亡显像部位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部位具有一致性,有望用于PD早期的诊断。
黄世明陈薇张锦明尹亮岳建兰李彦峰姬文婕周欣马永强孟慧鹏林志春
关键词:PET/CT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
结核性与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18)F-FDGPET/CT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结核性与肿瘤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鉴别在临床上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通过分析两者的18 F-FDG PET/CT特点,探讨18F-FDG PET/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2-15-2014-12-30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12例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22例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 metastasis,PM)、16例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primary serous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peritoneal,PSPCP)和4例腹膜弥漫性恶性间皮瘤(diffuse peritoneal mesothelioma,DPM)的18F-FDG PET/CT表现。观察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的受累及代谢、腹水、淋巴结及转移灶以及其他伴随征象。对结核性与肿瘤性的腹膜受累情况、18 F-FDG代谢程度和腹水等情况行统计学分析;对淋巴结及转移灶等情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TBP以壁腹膜的光滑均匀增厚为主,肿瘤性病变以壁腹膜的结节状增厚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9,P=0.006。TBP以大网膜的污垢样改变为主,肿瘤性病变以大网膜结节状增厚及网膜饼形成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7,P=0.015。TBP以肠系膜的污垢样改变多见,肿瘤性病变以肠系膜的结节状增厚相对多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9,P=0.274。2组受累腹膜18 F-FDG代谢均增高,肿瘤性病变的摄取高于结核性病变,分别为14.7±5.7及10.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29。肿瘤性病变腹水以中大量为主,结核性病变以中少量为主,结核性积液密度相对较高,肿瘤性积液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高于结核性积液,两者腹水量(χ~2=6.627,P=0.010)、密度(t=3.633,P=0.001)及SUVmax(t=2.184,P=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TBP与肿瘤性病变的淋巴结侵犯情况及其他征象亦存在不同。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通过显示病灶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情况,并结合其他伴随征象,可提高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效率�
尹亮林志春岳建兰陈薇黄世明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18)F-FDG PET/CT在巨淋巴结增生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少见且原因不明的良性淋巴结增殖性疾病[1],又称为血管淋巴滤泡组织增生症。CD的发病率低,其CT及MRI表现已有较多报道[2-3],但常规影像学检查并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很难早期发现并诊断,易漏诊和误诊。18F-FDG PET/CT可以从解剖形态和葡萄糖代谢方面评价CD,但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拟分析CD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
尹亮黄世明林志春岳建兰陈薇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18F-FDG PET/CT对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分期诊断价值
岳建兰林志春尹亮黄世明陈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