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冼梨娜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高校
  • 4篇教育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党员
  • 2篇思政
  • 2篇文化
  • 2篇课程
  • 2篇课程实践
  • 2篇教师
  • 2篇高职
  • 2篇高校思想
  • 2篇高校思想政治
  • 2篇传统文化
  • 1篇大学精神
  • 1篇大学精神培育
  • 1篇大学生

机构

  • 12篇广州工程技术...

作者

  • 12篇冼梨娜
  • 3篇崔小云
  • 2篇钟小立
  • 1篇李佳

传媒

  • 2篇中学政治教学...
  • 2篇新乡学院学报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决策与信息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阅读对高职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在构建学习行为量表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微阅读频率、内容偏好以及使用软件等对高职学生学习的影响,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把微阅读融入课堂,以微阅读为起点,养成化零为整的学习方式以及两个引导策略。
冼梨娜
关键词:高职学生
基于传统文化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探究被引量:2
2020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将其有效融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涵养与能力素质,增强其文化自觉与自信。要引导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和行为遵循,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采取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健全教育机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共通共融;二是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融汇优秀传统文化鉴赏;三是优势互补,完善保障机制,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崔小云冼梨娜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
基于CRP系统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础。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应该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CRP系统有利于高校有序、高效地进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持续地提供学习资源,形成先进的学习理念,增强创新意识。把CRP平台应用于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应遵循可持续性、核心性和共享性原则,并不断地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学习机制,进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冼梨娜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
“微党课”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微党课”具有内容精练、针对性强、形式灵活等特点。“微党课”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型党课,它可以弥补传统党课的不足。“微党课”应用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主要有三个优势:其一,有利于促进高校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其二,有利于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其三,有利于丰富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将“微党课”应用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政治性和亲和性并重、系统性和碎片性并重、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等原则。将“微党课”应用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其一,应当建立“微党课”资源整合机制;其二,应当建立“微党课”载体应用机制;其三,应当建立“微党课”教育效果反馈激励机制。
冼梨娜崔小云
关键词:高校党员教育管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探析被引量:4
2020年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内涵式发展,关键在教师。为了更好地建设这一重要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探索"联盟贯通+分工协作"师资建设模式,各方联盟衔接、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坚持守正创新,健全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与长效发展机制;整体规划,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评价改革路径。各学段教师自觉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六个要求,勇担使命,凝聚合力,充分发挥第一资源作用,共同助力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的构建与发展。
钟小立李佳冼梨娜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教师第一资源
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被引量:9
2017年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价值追求,分析了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中存在的政策制度不完善,欠缺激励机制;"双师型"教师占比偏低;教师实践机会较少;教师职业精神有待提高四个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从政府层面制定倾斜政策;开拓"双师型"教师人才的来源;挑选在职教师,强化技能培训;引导高职师范生树立身份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路径,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冼梨娜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教学课程实践探索被引量:24
2020年
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提升教学活动的说服力、感染力。本文探索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汲取民族传统的文化精髓,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新时代发展需要复合型,高素养人才的需求尽力尽责。
崔小云冼梨娜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探讨
2016年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服务手段,以自身的强大功能满足了高校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推崇与青睐。微博的出现标志着自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学生的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表达提供了平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在当前背景下,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充分发挥微博的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冼梨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精准扶贫背景下学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探析被引量:2
2020年
精准扶贫是新时代扶贫工作中的精髓和亮点。高校资助育人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却存在认定体系尚未完善、资助层次单一、帮扶不到位等问题。学校应依托精准扶贫理念,采取联动社区并以以大数据管理为手段实现精准识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准帮扶、以反馈评价机制延伸精准管理等措施,全面提升学校资助育人实效性和针对性。
冼梨娜钟小立
关键词:资助育人
“微时代”语境下高校辅导员传播力的有效构建被引量:1
2018年
微时代语境之下,各类媒介产品出现并改变了当代学生生活习惯与信息获取途径,而这也为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新机遇。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引导者,应正确运用各类媒介产品来改进日常工作的方式及平台,确保在提升工作水平的同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微时代语境下高校辅导员怎样有序开展工作,建立更加理想的传播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辅导员的传播力现状、高校辅导员怎样开展工作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微时代语境中高校辅导员的传播力有效构建的途径。
冼梨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