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俊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izzi综合征手术致胆管损伤随访近16年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复杂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纠治策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随访近16年的Mirizzi综合征手术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胆管损伤发生原因、修复治疗时机和方式及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本例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确诊Mirizzi综合征(Ⅰ型),因术野区粘连严重、发现胆汁,仔细查找发现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约0.5 cm处胆管横断,行确定性修复手术,随访5年效果良好。术后第6年出现胆道狭窄,继行病变胆管切除、胆管整形、胆肠吻合术。3年后出现胆肠吻合口狭窄及左肝萎缩,行胆肠吻合口拆除、左肝切除、右肝管整形、胆肠再吻合术。随访3年,无明显不适。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医师麻痹大意和患者病变的复杂性。建议在患者全身状况能耐受手术和损伤胆管局部情况良好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的胆道专科医师积极实施确定性手术,且随访时间至少20年。
- 肖青川胡红强秦红军时吉庆李佳俊
- 关键词:胆管疾病手术后并发症医源性问题
-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生存状况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7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术后1、3、5年生存状况,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结果:7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手术切除41例,手术引流38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37%、22.78%、7.59%,其中手术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73%、36.59%、14.63%,手术引流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6.32%、7.89%、0。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分化程度、外科方案、手术切除方案、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和不同切缘情况患者的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黏液癌、TNM分期Ⅲ~Ⅳ期、手术引流、姑息性切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预后不佳,其中黏液癌、TNM分期Ⅲ~Ⅳ期、手术引流、姑息性切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肖青川胡红强李佳俊李俊时吉庆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
- 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法联合西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法联合西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94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法药物煎服。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血清淀粉酶(AMS)、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来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采用培养皿活菌计数法检测排泄物中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的总数,评价患者的肠道微生态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治疗1周观察组AMS(3675.74±574.22)U/L、血浆DAO水平(4.45±0.95)U/ml较对照组(4561.78±581.37)U/L、(5.71±1.13)U/ml显著较低(P<0.05);治疗1周观察组肠杆菌总数(7.37±1.64)In/g、肠球菌(4.24±1.03)In/g总数较对照组(8.93±1.71)In/g、(5.62±1.24)In/g显著较低(P<0.05),双歧杆菌总数(6.48±1.44)In/g、乳酸杆菌总数(7.64±2.13)In/g较对照组(4.76±1.52)In/g、(5.21±1.75)In/g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法联合西医治疗SAP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维持肠道微生态的稳定,提高其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肖青川谭定富李佳俊
- 关键词:清热解毒通里攻下肠道功能肠道微生态
- 经腹腔镜胆总管低位切开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被引量:2
- 2016年
- 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是胆道外科常见疾病。如何治疗,并避免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十二指肠损伤及胰腺损伤,且符合损伤控制外科基本理念是胆道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早年间,我们对此类病人采用开放式胆总管低位切开取石治疗,效果良好。但开放式手术对病人的创伤较大,已逐渐不被大众所接受。200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们对此术式进行了改进,开展了腹腔镜下胆总管低位切开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肖青川胡红强时吉庆李俊李佳俊
- 关键词:胆结石结石嵌顿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 腹腔镜胆总管低位切开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低位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6年2月91例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的临床资料,均腹腔镜下胆总管低位切开,取石钳取石,留置T管。结果 79例术中取净结石,术后3~5周拔T管;12例术后残留结石,术后6~7周经胆道镜取石,拔T管。无医源性胆管、胰腺、十二指肠损伤。随访1个月~12年,中位随访时间4年,无反流性胆管炎,5例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十二指肠后段低位切开,结合取石工具,能较好地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肖青川胡红强时吉庆李俊李佳俊
- 关键词:胆结石结石嵌顿腹腔镜胆总管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