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椎间孔
  • 5篇腰椎
  • 5篇神经根
  • 4篇神经根型
  • 4篇椎间盘
  • 4篇微创
  • 4篇颈椎
  • 4篇颈椎病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神经根型颈椎...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节段
  • 3篇根型颈椎病
  • 2篇代谢
  • 2篇单节段
  • 2篇手术

机构

  • 15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王军峰
  • 12篇卫建民
  • 12篇王小明
  • 7篇王亮
  • 7篇夏斌
  • 5篇冯万立
  • 5篇段豪
  • 4篇王新刚
  • 3篇康健
  • 1篇陈军
  • 1篇尚荣安
  • 1篇杨嘉
  • 1篇陈涛
  • 1篇张燕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剂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剂治疗前、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D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 600mg/d;维生素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1滴/d;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6个月时检测2组L_(2-4)、股骨颈及大转子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isomer of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ⅠN-terminal peptide,PⅠ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维生素D组、对照组治疗前BMD在L_(2-4)[(0.683±0.006)、(0.681±0.007)g/cm^2]、股骨颈[(0.559±0.009)、(0.555±0.021)g/cm^2]、大转子[(0.421±0.011)、(0.418±0.011)g/c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维生素D组BMD在L_(2-4)、肢骨颈、大转子[(0.784±0.172)、(0.679±0.007)、(0.507±0.091)g/cm^2],对照组BMD在L_(2-4)、肢骨颈、大转子[(0.701±0.080)、(0.611±0.163)、(0.457±0.079)g/cm^2]均高于治疗前,且维生素D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时L_(2-4)、股骨颈、大转子BM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组治疗前血清β-CTX[(0.74±0.05)μg/L]、PⅠNP[(42.10±3.50)μg/L]与对照组[(0.76±0.12)、(42.40±3.60)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组及对照组治疗3个月β-CTX[(0.57±0.11)、(0.63±0.14)μg/L]、PⅠNP[(30.20±6.50)、(36.90±10.30)μg/L],治疗6个月β-CTX[(0.33±0.12)、(0.54±0.11)μg/L]、PⅠNP[(24.50±0.90)、(29.60±2.40)μg/L]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维生素D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剂治疗可增加BMD,降低血清PⅠNP、β-CTX水平,有助于延缓骨吸收,减少骨量丢失。
王军峰陈军杨嘉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
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特点及MSCT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特点及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图像表现特征,并分析其椎间孔狭窄特点。结果C5-C6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高,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低为C3-C4节段;1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比例最高,且在30-50岁人群中,1个节段和2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最为常见,而60岁以上人群3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机率较高(P<0.05)。MSCT检查38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诊断符合率和椎间孔狭窄检出率分别为94.74%和97.56%,与手术病理学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MSCT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表现为前缘和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且均呈不规则致密影,其中椎体后缘增生骨赘主要可呈现不同程度的正中椎管矢状径狭窄;颈椎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椎体后方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影;黄韧带肥厚其椎管后方椎板内缘可见明显高密度影。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可合并椎管狭窄,以椎体后缘致密影为其主要表现。存在许氏结节形成椎体4个,横突孔变窄椎体2个以及含有空气征椎体1个。结论C5-C6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C4-C5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低为C3-C4节段。年龄越大患者其椎间孔狭窄机率和范围更大。MSCT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椎间孔狭窄检出率,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夏斌王小明陈广儒王军峰王亮卫建民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多层螺旋CT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探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72例,按收治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为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为观察组(42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手术指标、影像学指标、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VAS及JOA评分均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滑脱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LSS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陈广儒卫建民夏斌段豪王军峰王小明
关键词:腰椎管神经根管疗效
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宝鸡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经皮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除手术之外均给予正规四联口服药物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病椎融合时间、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130.31±20.22)min、(53.85±17.63)m L、(9.83±1.16)d,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的(177.35±30.82)min、(507.52±36.74)mL、(18.86±1.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椎融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R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SR[(9.18±3.42)mm/h vs(27.84±5.22)mm/h]、CRP[(10.55±3.61)mg/L vs(35.36±5.73)mg/L]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1.56±3.28)分vs(9.44±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1±0.82)分vs(3.57±0.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
冯万立王小明王新刚王军峰卫建民
关键词:脊柱结核C-反应蛋白
PTED与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椎间孔镜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PTED)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术(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ACDF治疗,观察组采用PTED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关节JOA活动度(JOA)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部疼痛、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颈椎活动度等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PTED治疗单节段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比ACDF更显著,且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改善症状及体征的效果更好。
陈广儒卫建民夏斌段豪王军峰王小明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椎间孔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运用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8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腰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显微内窥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61.11%(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臀部麻木、下肢感觉、下肢肌力、直腿抬高4个方面积分明显低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腰椎间孔镜手术治疗LDH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各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军峰王亮卫建民
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生理结构及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生理结构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经后路颈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病变椎间高度及疼痛程度。结果手术前后两组病变椎间高度未见明显变化(P>0. 05);两组术后颈椎曲度均较手术前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VAS评分降低,JOS评分上升,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较术前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上升,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生理结构,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王新刚王小明陈广儒王军峰王亮卫建民
关键词:临床疗效生理结构疼痛
微创经皮内窥镜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有腰椎失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微创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有腰椎失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
王新刚卫建民王小明陈广儒段豪王军峰王亮夏斌冯万立吕会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
X线平片、MSCT、MRI检查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及神经根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观察X线平片、MSCT、MRI检查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探讨与其神经根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分析不同症状及体征在不同障碍神经根占比情况,总结MSCT、MRI检查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SCT图像中Luschka关节骨质增生者51例(68.00%);56例患者(74.66%)Luschka关节及椎间关节发现骨赘,19例(25.33%)患者出现黄韧带增厚。MRI图像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变化,26例(34.66%)患者神经根及脊髓明显受压,9例(12.00%)患者合并脊髓水肿、变性。颈椎正侧位片显示43例(57.33%)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弓畸形,29例(38.66%)患者可见颈椎椎间孔变小,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神经根障碍表现存在一定相关性,神经根障碍表现结合X线平片、MSCT、MRI检查影像学表现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相关可靠资料。
段豪王小明陈广儒王军峰王亮卫建民
关键词:X线平片MSCTMRI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表现
SPECT/CT与磁共振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脊柱肿瘤、结核的鉴别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脊柱属于骨肿瘤高发部位,具有肿瘤种类多样特点。我国为结核疾病高发国家,其中脊柱结核具有较高致残率,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1-2]。准确鉴别脊柱肿瘤与结核,可有效指导患者早期治疗,对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解剖分辨率好,具有高特异性,但是其灵敏度较差[3]。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融合显像,能够提高对脊柱病变鉴别能力[4]。亦有报道指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技术在脊柱病变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本文以65例疑似脊柱肿瘤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SPECT/CT与MR对脊柱肿瘤、结核的鉴别价值。
张燕王小明夏斌王军峰康健卫建民陈涛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磁共振脊柱肿瘤结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