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川西坳陷
  • 2篇须家河组
  • 2篇沙溪庙组
  • 2篇盆地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地震相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须家河组二段
  • 1篇优质烃源岩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地质意义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源岩
  • 1篇震相
  • 1篇致密砂岩
  • 1篇中段
  • 1篇砂岩

机构

  • 6篇中国石化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朱丽
  • 3篇杨映涛
  • 2篇王同
  • 2篇梁园
  • 2篇张玲
  • 1篇傅恒
  • 1篇李强
  • 1篇袁东山
  • 1篇马正武
  • 1篇朱宏权
  • 1篇叶素娟
  • 1篇李定军
  • 1篇张世华
  • 1篇郭文玲

传媒

  • 1篇大众科技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吐哈油气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川西坳陷优质烃源岩测井定量预测及分布——以须家河组五段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根据岩心粒度实验分析资料,采用测井交会分析方法建立了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岩石粒度中值测井解释模型。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对表征烃源岩有机碳特征的测井敏感参数进行分析,结合岩石粒度中值测井解释模型成果,建立了岩性约束下高精度有机碳含量测井解释模型,为优质烃源岩的定量预测及分布评价奠定了基础。结合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优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建立了优质烃源岩测井评价标准并对单井优质烃源岩进行划分统计,完成了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各亚段优质烃源岩分布的定量预测与评价工作。
李强袁东山杨映涛朱丽李定军
关键词:有机碳含量测井解释模型优质烃源岩须家河组川西坳陷
致密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以川西坳陷中段龙门山前沙溪庙组砂岩为例被引量:8
2018年
碳酸盐胶结物是川西坳陷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集层最主要的胶结物,也是其储集层致密化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以龙门山前地区最为发育,其平均含量约为12%.以龙门山前沙溪庙组砂岩为研究对象,在样品微观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其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区沙溪庙组碳酸盐胶结物以连晶和微晶方解石为主,δ^(13)CPDB为-7.69‰^-2.13‰,以无机碳源为主,δ18OPDB为-15.34‰^-9.60‰,其形成温度为56.1~101.3℃,总体上形成于早成岩阶段。其中连晶方解石FeO和MnO含量均较低,少量微晶方解石富含FeO和MnO,表明其形成以早成岩阶段为主,但也发育有晚成岩阶段的方解石胶结物,其形成与来自深部富Fe和Mn的流体有关。
杨永剑张世华杨映涛朱丽阎丽妮张玲
关键词:川西坳陷沙溪庙组致密砂岩碳酸盐胶结物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对沉积的控制
2012年
于奇地区钻探的YQ3、YQ4、GP5等井相继在三叠系一白垩系三个油组中获得油气发现,说明于奇地区中生代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由于该区综合研究程度整体偏低,受资料精度及认识程度的限制,以往有关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阿克库勒凸起南部塔河地区,需要继续深化研究于奇地区的构造地质特征,为此需要从大范围盆地分析入手,探讨区域构造演化。这对于深入认识于奇地区形成、演化以及构造对沉积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王同梁园马正武朱丽郭文玲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中生代
川西坳陷崇州沙溪庙组次生气藏成藏模式
2021年
针对川西坳陷崇州沙溪庙组次生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不清的问题,利用岩心物性、岩石薄片、储层流体包裹体测温、碳酸盐胶结物碳同位素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崇州沙溪庙组气藏成藏地质条件、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崇州地区沙溪庙组构造、烃源、储层、输导等成藏地质条件有利,上沙溪庙组成藏模式属于游离相运移的先致密后成藏,天然气聚集成藏主要受砂体与烃源断层配置关系和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程度控制,天然气呈邻近烃源断层聚集成藏的特征;下沙溪庙组成藏模式属于水溶相运移的边溶蚀边成藏,天然气聚集成藏主要受砂体与烃源断层配置关系和构造位置控制,天然气可远离烃源断层聚集成藏。研究成果对该区沙溪庙组下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映涛阎丽妮朱丽张玲孙意博
关键词:孔隙演化成藏主控因素成藏模式沙溪庙组川西坳陷
亚诺斯盆地Carbonera组3段水下河道识别及古流向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亚诺斯盆地C区(研究区)处于勘探初期,钻井、测井资料有限,地球物理资料相对丰富。以地震属性、地震相分析为主,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对工区新近系Carbonera组3段河道砂体识别、展布与古水流方向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综合利用三维地震相干属性与均方根振幅属性,可降低不等时问题及后期构造的影响。识别出2条以高相干、强振幅为代表由南向北展布的主水下分流河道。井震结合标定了槽形、峡谷—水道充填等地震相代表的水下河道,验证地震属性识别水下河道的可靠性。在确定河道展布的基础上,利用相带分析法和地震前积反射确定研究区内古水流方向为北、北西向。
王同傅恒梁园朱丽
关键词:河道地震属性地震相
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二段“饼状”缝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23年
以新场构造带须二段占比高、角度低、成因争议大,俗称“饼状”缝或“千层饼”缝的一类特殊形态裂缝为研究对象,采用精细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宏微观特征对比分析方式对“饼状”缝进行分类,明确相应岩相特征及成因,并结合含气性差异探讨了其油气地质情况。分析认为“饼状”缝有3种:薄层“酥饼”缝发育在粗粒、高石英含量、顶底突变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中;中厚层不等距缝发育在细、中粒、粗粒高长石含量的叠置型水下分流河道中;中厚层等距缝发育在细、中粒富碳酸盐砂与贫碳酸盐砂互层沉积的水下分流河道或河口坝微相中。其中,前两者既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也增强了溶蚀作用,含气性较好,后者仅提高了渗透率,对基质孔隙影响较小,含气性差。“饼状”缝不是单纯的构造剪切缝或沉积层理缝,也非应力卸载缝,而是在沉积环境、构造应力和差异成岩的共同控制下形成的一种复合成因缝,因此,构造部位高,储层物性好的地区配合有效缝网压裂改造技术是未来很有潜力的勘探目标。
阎丽妮朱宏权叶素娟朱丽
关键词:须家河组二段
共1页<1>
聚类工具0